泡书网 > 解春衫 >第136章 他的喜欢在这里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36章 他的喜欢在这里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陆铭章归家时,那位赵太后并未定亲,先前戴缨从陆溪儿嘴里听到时,以为这对璧人有缘无分,彼此错过,这么说来……并不是。

  “也就是说,太后当时同大人的亲事仍做准?”戴缨问道。

  “是,虽说我离了家,但老头儿并未将我从族谱剔除,我和赵映安的亲事仍是做准的。”陆铭章又道,“且,那一年她和我正值嫁娶之龄。”

  “后来……她家人上门,想要解除婚约,我母亲没有多想,就应下了。”

  “老夫人应了?”

  陆铭章点头道:“因为赵家攀上了太子府,后来,她让人递了一封书信于我,可需我把信中的内容讲与你听?”

  戴缨连连摆手,私密书信,她还是不要看了,不过那信中内容多半是互不再扰之类的话。

  “大人心里可有遗憾?”戴缨又问,离家一趟,未婚妻子成了别人的。

  陆铭章轻笑出声:“有什么可遗憾的。”

  戴缨靠近他,直直观着他的眼,问道:“大人心里定是喜欢过的,不然怎么都同家人闹翻了,自顾不暇的情况下,还念着人家?离京前还想把人带在身边。”

  “你这脑子在想什么?”陆铭章并起两指,点了点她的额,“你怕是糊涂了,我离京时虚岁十二,实岁不过十一,知道什么是喜欢?就谈男女之情?”

  说罢,又道,“不过真要说喜欢……”

  正在关键时,陆铭章不讲了,吹熄了床头烛火,躺进被中:“晚了,睡罢。”

  戴缨还未回过神,眼前就暗了下来,且陆铭章的话只讲一半,哪里肯依,遂跟着躺下,挨近他追问:“话没说完呢,真要说喜欢怎么样?”

  陆铭章拍了拍她的背,说道:“不是说过么,你忘了。”

  戴缨想了又想,说过……喜欢?什么时候?

  她的思绪开始调动,前前后后所有让她记忆深刻的片段在脑中来回翻滚。

  那一夜很冷,屋里却很暖融,她敲响他的房门,榻间,她环上他的颈,问了一句:

  大人喜欢阿缨么?

  他吻上她的唇角,给了回应,喜欢……

  原来他的喜欢在这里……戴缨满意了,心安了,闭上眼,嘴角带着笑,窝在陆铭章的怀里睡去,黑夜中不知想到什么,双眼倏地睁开,想起一个被她忽略掉的关键。

  声音又轻又急,脱口问出:“等等,那两名女子是被害的?!那我呢?赵太后会不会派人杀我?”

  然而没有回应,陆铭章已然睡去。

  之后几日,朝廷定下接引金城公主的人选为陆铭章。

  罗扶国使团在京都没有久留,前前后后不到一个月离了京。

  在罗扶国使团临行前,陆铭章又是一阵忙碌,待使团彻底离开后,他并未闲下来,因为再过一段时日大衍使团就要前往罗扶。

  这一程自是千里万里之遥。

  端说大衍境内,从这个城到另一个城,一路畅行的情况下,还要一到两个月,这还是相隔不算太远的。

  遑论跨越边境的异国。

  后来,她拿出舆图,丈量比画,从大衍京都到罗扶国都,这中间隔着好远。

  如此一算,山高路远,一来一去,只怕到了新年,陆铭章都不能回来同家人相聚。

  ……

  这日,天气晴和,正巧陆铭章休沐,携同家人往城外的青山寺烧香祈福。

  戴缨伴陆老夫人入到庙中,祈拜一番,出了庙门到寺庙后院禅房请高僧开示。

  有何氏和姚氏陪着,老夫人念她年纪轻,怕她嫌枯燥,便不用她在跟前侍候,让她离了禅房。

  戴缨出了禅房,寻了一圈,没见着陆溪儿和陆意儿,准备带着下人往后山走一走,谁知刚走了没两步,被一个声音叫住。

  “可是华四锦的戴娘子?”

  戴缨回过头,就见身后不远处站了一锦衣妇人。

  那妇人看上去不上四十,皮肤白皙,鬓间簪着珠翠,身后跟着几名丫鬟和小厮。

  戴缨看了一眼,很确定,她不认识此人,可以说从未见过。

  那妇人走上前来,因着对方年长,戴缨出于礼貌,稍稍欠身:“夫人是……”

  妇人温和笑道:“妾随夫姓胡。”

  说罢,见戴缨好似仍未记起,提醒道:“小娘子想是不记得了,那批劣质生丝,京都衙令。”

  劣质生丝戴缨哪能忘,京都衙令胡渊她更是记得,只是眼前这妇人,她不记得自己见过,但她说自己随夫姓胡。

  “恕妾身冒昧,只是先前并不曾见过夫人。”

  胡夫人笑道:“你没见过我,我却是见过你。”

  那日她家老爷将这位女东家传至堂间,她就在后堂,出于好奇,偷摸着瞧了一瞧,不想今日在青山寺碰到了,遂一眼认了出来。

  “那日你同我家老爷于前堂议事,我就坐于隔屏后。”胡夫人又道,“也多亏了你,方解了那些绸缎庄的燃眉之急。”

  戴缨了然,微笑道:“叫夫人笑话了,一点点小事并不当什么,只是妾身手头正巧有些闲散银子,想着多囤积一些丝货总无坏处,既解了自身之需,又能为诸位同行略尽绵力,也是两便之策。”

  胡夫人赞赏地点了点头,两人闲散说着话,并肩往后山行去。

  “戴娘子一人前来还是随家人来这青山寺?”胡夫人问道。

  “妾随家人一同前来。”戴缨也问,“夫人呢?随胡大人一起来的?”

  “是,我家老爷另有事去了,我便携着家下人在附近随意转转,这不正巧遇到你,也是缘分。”

  胡夫人不便言明,实是寺庙来了大人物,她家老爷前去谒见。

  两人就这么一边漫步,一边闲话,先是在后山转了一圈,再往山下走。

  胡夫人想到什么,突然问道:“对了,我记得你好像并不是京都人士,家在平谷。”

  戴缨点头道:“老家在平谷,后来我来了京都,户籍随夫,转到京都来了。”

  “你家郎君也是京都人?”这一点胡夫人倒未想到,只因那时这位女东家被卢主簿刁难,其中有一头揪着不放,说的就是她没有京都本地人做保。

  且这小娘子看着年纪并不很大,应该不上二十。

  戴缨并不隐瞒:“我家老爷是京都人士,所以随了他的户籍。”

  这就让胡夫人糊涂了,追问:“若你家郎君为京都人,先前怎的不叫他做你的保人?你一女子在外开店,有他个男儿在,避免许多麻烦……”
  http://www.paoshu5.cc/book/37426/22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