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网 > 点亮哲心:迪卡拉底的启迪之课 >第35章 法兰克福学派的“启蒙辩证法”与异化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35章 法兰克福学派的“启蒙辩证法”与异化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秋雨敲着玻璃窗,像有谁在用指尖轻轻叩问。迪卡拉底站在窗前,手里捏着片刚捡的银杏叶,叶边卷着点褐黄,像被什么东西啃过。

  “你们说,人发明了斧头,是为了砍树造房子,还是为了让斧头逼着人天天砍树?”他转过身,把银杏叶放在讲台上。

  马克想起老家的伐木场,爷爷年轻时用斧头,后来换成电锯,“效率高多了”,但爷爷总说“现在的人,倒像被机器牵着走”。“应该是为了造房子吧,”他挠挠头,“可最后好像真成了被斧头逼着砍树。”

  苏拉从书包里掏出个计算器,按了几下:“我妈说,以前算账靠算盘,现在有计算器,省了好多事。可她天天盯着电脑算报表,比以前用算盘时还累。”

  “这就是法兰克福学派说的‘启蒙辩证法’。”迪卡拉底在黑板上写了“工具理性”四个字,粉笔末混着雨声往下掉,“人本来想靠理性和科学当世界的主人,结果反倒成了工具的奴隶。就像人养条狗看门,最后却天天被狗牵着遛弯。”

  阿明突然拍桌子:“我爸就是这样!他开了家小超市,买了台收银机,说能省力气。结果现在天天研究怎么让收银机算得更快,怎么进货能让机器‘满意’,连陪我下棋的时间都没有。”

  “不光是机器,”迪卡拉底从讲台下拿出本旧杂志,封面是几十年前的洗衣粉广告,“以前人洗衣服,是为了穿干净衣服。现在呢?广告说‘用这种洗衣粉,才能算干净’,于是人就天天追着新款洗衣粉跑,好像洗衣服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满足洗衣粉的‘标准’。”

  苏拉想起表姐减肥的事。表姐下载了个健身App,本来想锻炼身体,结果天天被App上的“热量数据”绑架,吃口饭都要算半天,“瘦了五斤,却总说心里空落落的”。“这App不就是个工具吗?怎么倒像个监工了?”

  “因为‘工具理性’会偷偷换跑道。”迪卡拉底把杂志翻到后面,是篇讲流水线的文章,“工厂里的流水线,本来是为了提高效率,让工人轻松点。可后来呢?流水线的速度越来越快,工人得跟着机器跑,手被扎了都顾不上揉——这时候,人成了流水线的零件。”

  马克皱起眉:“那科学和理性不是好东西吗?没有它们,哪来的疫苗和互联网?”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没说科学不好,”迪卡拉底摇摇头,“他们说的是,当人只认‘有用没用’‘效率高不高’,把所有东西都当成工具,麻烦就来了。就像你交朋友,要是总想着‘这人对我有用吗’,那朋友就成了工具,友情也就没了。”

  他让大家分组找“身边的异化”。

  马克那组聊到了手机。“本来是为了方便联系,现在吃饭时大家都盯着手机,没人说话。”一个男生说,“上次我妈生日,全家坐在一起,却各自发朋友圈祝她生日快乐,我妈偷偷抹眼泪。”

  苏拉那组说到了教育。“老师讲课要看‘教学进度表’,学生考试要看‘分数排名’,”苏拉叹口气,“我表妹说,她现在看到课文,第一反应是‘这段话可能考默写’,不是想知道里面写了啥。”

  “那我们能咋办?”阿明急了,“总不能把收银机砸了,把手机扔了吧?”

  迪卡拉底没直接回答,反而唱起了段老歌,是他年轻时听的调子,跑调跑得厉害,大家却都笑了。“法兰克福学派里有个叫阿多诺的,特别喜欢音乐。他说,音乐能让人暂时忘了‘有用没用’,就像现在,你们听我唱歌,不用想‘这歌能考几分’,不用算‘唱完能赚多少钱’,就只是听着——这就是对抗工具理性的办法。”

  他从抽屉里拿出支毛笔,蘸了点清水,在黑板上画了朵花,水迹很快晕开,不成样子。“你看,这朵花没用,不能当饭吃,不能换钱,但画的时候,我心里挺舒服。人总得有点‘没用’的时刻,不然就真成机器了。”

  马克突然想起爷爷偶尔会放下电锯,坐在门槛上抽烟,看着树影发呆。“爷爷说那时候‘心里最静’,大概就是这种‘没用’的时刻吧。”

  苏拉把计算器放进书包,又掏出本漫画:“我决定了,今晚不算题,就看漫画,啥也不想。”

  放学时,雨停了。迪卡拉底把那片银杏叶夹进课本,说:“法兰克福学派想告诉我们的,不是要毁掉斧头,而是别忘了,斧头是握在人手里的。偶尔把斧头放下,摸摸树的纹路,挺好。”

  讲台上的水迹画的花已经干了,只留下淡淡的印子,像片云。
  http://www.paoshu5.cc/book/37664/45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