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明洲之光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天启三十六年,新常山。这座昔日的登陆点,如今已是人口超两百万、横跨萨克拉门托河两岸的巨型都市,名副其实的“明洲之光”。

  新常山的变迁,不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是文明的飞跃。从一个不起眼的登陆点,到如今的繁华都市,新常山见证了无数的变革与进步。

  高耸的城墙内,宫殿群巍峨壮丽,官署、学宫、市坊、工坊区井然有序。城墙如同守护神一般,将这座城市的繁华与外界的纷扰隔离开来。

  宫殿群中,金碧辉煌的建筑在阳光下闪耀着耀眼的光芒,彰显着帝国的威严与繁荣。官署区则是一派忙碌的景象,官员们穿梭其间,处理着各种政务,确保这座城市的运转井井有条。

  学宫内,学子们孜孜不倦地学习着各种知识,从经典文学到先进科技,无不涉猎。这里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未来帝国栋梁的摇篮。

  市坊区则是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商贩的叫卖声、顾客的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各种商品琳琅满目,从日常用品到奢侈品应有尽有。

  工坊区的烟囱高耸入云,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在其中穿梭,制造出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和先进的机械。

  港口千帆云集,来自神州、灵州乃至商洲的商船与帝国舰船并肩停泊。这些商船带来了远方的奇珍异宝,也带来了各地的文化与信息,使得新常山成为了一个多元文化的交汇点。

  贯通东西的“两海大道”终点纪念碑下,车水马龙,各族裔面孔的行人穿梭如织,官话(标准汉语)成为通用的语言。

  这条大道不仅是连接东西的重要通道,更是新常山的象征。纪念碑巍峨耸立,上面刻着帝国的辉煌历史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道路上,马车、行人络绎不绝,各种车辆川流不息,展示着这座城市的活力与繁荣。

  各族裔的面孔在人群中交织,他们或穿着本民族的传统服饰,或身着帝国的流行服装,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多元文化融合。

  官话作为通用语言,使得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们能够顺畅交流,共同推动着这座城市的进步与发展。新常山,这座昔日的登陆点,如今已经成为了明洲乃至整个帝国的骄傲。

  在辉煌壮丽的明王宫内,年仅三十八岁的赵广,正以君王之姿主持着盛大的大朝会。文武百官济济一堂,气象万千,彰显着明洲的繁荣与强盛。

  朝堂之上,金碧辉煌的殿堂中,龙椅上端坐着赵广,他的目光威严而深邃,审视着每一位臣子。

  国相徐越迈步而出,奏报:“启禀大王,截至去年,明洲在册汉民已逾六百万户,归化各族裔超四百万户。各郡县官学、蒙学逾千所,官话普及率已达七成。去年赋税、粮产、工坊产出,均已超越帝国江南诸州之和。”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自豪与成就感,每一个数字都代表着明洲的繁荣与进步。

  军师成公英(已年迈,但仍居首辅)缓缓站起,补充道:“西海岸‘临西城’已发展成人口五十万之大港,与东岸新常山航线繁忙,双海贯通,名副其实。各归附之地,皆遵王化,虽有零星骚动,已无碍大局。”

  他的声音虽然苍老,但每一个字都透露出对明洲未来的信心与坚定。

  水军总督甘晟紧随其后,奏道:“新型铁甲蒸汽战舰‘镇远级’已下水十艘,不仅巡航明洲四海,更可随时听候帝国调遣,远征他洲。”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展示出明洲水军的强大实力和对未来的雄心壮志。

  史柱、张白骑、张任等将领亦纷纷奏报军务,他们报告说兵精粮足,士气高昂,整个军队都处于最佳状态,随时准备为明洲和帝国效力。

  赵广聆听完毕,肃然道:“诸卿,明洲有今日,赖陛下洪福,亦赖万民之力。然,居安思危,我等之使命尚未完成。对内,需继续推动教化,促进融合,使明洲亿兆黎庶,皆为我汉家赤子。”

  “对外,需厉兵秣马,随时准备响应陛下征召,为帝国‘天下布武’之伟业,贡献我明洲之力!”他的声音回荡在宏伟的殿堂之中,激起了所有臣子的共鸣,他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明洲的忠诚。

  赵广的目光扫过殿内众多年轻面孔,其中不乏在明洲出生或成长的第二代汉人,以及通过科举选拔出的归化族裔才俊。

  “未来,在尔等手中。”赵广的声音带着期许,“望尔等不忘开拓之艰,继承进取之志,使明洲之光,永照寰宇!”

  朝会的喧嚣渐渐散去,赵广与成公英缓步走向宫苑的高处,他们站在那里,俯瞰着这座他们亲手参与缔造的奇迹之城。

  阳光洒在宏伟的城墙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城内的街道井然有序,市集上人声鼎沸,一片繁荣景象。

  “军师,当年我等初至此地,十万户移民,面对蛮荒,前途未卜。不曾想,短短十余载,竟有如此气象。”赵广感慨万千,他回想起当年的艰辛与挑战,心中充满了自豪与感慨。

  成公英白发苍苍,笑容中带着几分沧桑与欣慰:“大王,此乃时也,势也,亦乃人之力也。老臣此生,能见证并参与此亘古未有之伟业,足慰平生。”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过往岁月的尊重,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赵广点了点头,目光深邃地望向远方。他记得那些日子里,他们如何在荒芜的土地上规划城市,如何一砖一瓦地建立起这座城池。他们克服了无数的困难,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将一个荒凉的边疆变成了繁华的中心。

  成公英则回忆起那些与赵广并肩作战的日子,他们一起策划战略,一起安抚民心,一起推动改革。每一个决策背后,都凝聚着他们的智慧和汗水。

  他深知,没有赵广的英明领导,没有那些忠诚的将士和勤劳的百姓,这一切都不可能发生。

  他们站在高处,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那些曾经的战斗,那些曾经的欢笑与泪水,都化作了这座城市的基石。

  赵广和成公英知道,他们的名字将与这座城市一起,被后人铭记。

  “看那远处的宫殿,那巍峨的城墙,还有那熙熙攘攘的市集,这一切都是我们努力的成果。”赵广指着城中的景象,眼中闪烁着光芒。

  成公英点头赞同:“是的,大王。这些年来,我们经历了风风雨雨,但最终,我们共同创造了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度。这不仅仅是一座城,这是一段历史,一段传奇。”

  两人相视一笑,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过去的感激。他们知道,这座城池不仅仅是一个地理上的存在,它更是他们共同梦想和理想的象征。

  夕阳的余晖洒在新常山连绵的屋瓦上,映照出万点金光。码头上,一声汽笛长鸣,又一艘满载货物与希望的巨轮,缓缓驶出港口,航向无垠的大海。

  明洲的故事,是一首由勇气、智慧与汗水谱写的开拓者史诗。它始于一次伟大的航行,成就于一代人的奋斗,最终融入帝国更加波澜壮阔的全球篇章之中。而它的未来,正如那西沉的落日,预示着明日必将升起的新辉。

  明洲的故事先叙述到这里,我们再回头看看帝国近年来发生的一些事情。
  http://www.paoshu5.cc/book/37678/53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