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扶苏满脸困惑与不忍。

  淳于越适时露出愤慨之色,心中暗忖果然不出所料。

  他眼底闪过一丝阴冷——陈麟!

  天降陨石没能扳倒你,这次看你如何逃脱!

  这可是你自寻死路!

  “公子先前已有口谕,武安君却置若罔闻,如此行径,实属大逆不道!”

  “分明是藐视公子,独断专行,残暴无度,违背天理!”

  淳于越厉声斥责,随即跪伏在地,悲切道:

  “公子,绝不能再纵容武安君了!否则皇室威严何在?监国权威何存?”

  扶苏沉默不语,但目光愈发坚定。

  若是以往的冒犯,哪怕当众羞辱他,他都能隐忍。

  但这次不同!

  几十万条人命,虽是胡人,亦是生灵。他向往胡人与大秦和睦共处,如今这般杀戮,岂非与他的理想背道而驰?

  “如今武安君已下令围歼匈奴二十万大军。”

  “本监国要下令撤军,给匈奴一条生路,他们必会感恩戴德!”

  “整个匈奴部落都将铭记大秦恩情!”

  扶苏道出心中所想。他深信,以德报怨,方能开启胡汉和睦之局。

  天下止戈,永绝兵燹——这才是他的宏愿!

  淳于越:“…………”

  即便城府如他,此刻也险些失笑。

  公子终究天真啊!胡人岂会感恩?只怕仇恨愈深。依他之见,就该赶尽杀绝,否则败军之辱世代相传,后患无穷。

  但——

  他岂会点破?

  唯有附和,才能让扶苏视他为知己。更何况,他的目标是陈麟!

  “公子高见!”淳于越正色道,“胡人虽传凶残,但秦人仇视胡人,难免以讹传讹。同为人类,不过族裔相异。大秦施以仁德,必得善果!天下人人向善,方为太平盛世!”

  这番话令扶苏目光更坚。

  “只是公子……”淳于越话锋一转,“丞相、国尉等与武安君交好的大臣,恐怕会阻挠公子的仁政啊!”

  他提前铺垫,心中已谋定对策。

  扶苏眉头紧锁。

  这一刻,他对权力生出前所未有的渴望。自己太过软弱,即便身居监国之位,仍无法如父皇般乾纲独断。

  他也要成为说一不二的君王!

  见扶苏沉思,淳于越趁机进言:“公子,老臣有一计,可令众臣噤声!”

  “速讲!”扶苏急道。

  公子,先前您已下达口谕,但武安君公然违抗。公子不妨在朝堂上当众质问!

  届时,群臣即便心有异议,也需权衡再三。

  淳于越低声进言。

  扶苏略作思索,颔首道:淳师所言极是。

  正当如此!

  ......

  麒麟殿内。

  百官闻讯匆忙赶来,各自肃立,暗自揣测监国突然召集群臣的用意。

  淳于越自章台宫缓步而出,神色平静地步入朝班,唯有嘴角若有若无的笑意泄露了内心的得意。未能扳倒武安君,此番却是对方自取 ** 。若非场合所限,他几乎要放声大笑——初儿的大仇即将得报!

  扶苏满面怒容自内殿走出,手中紧攥着那份军报。

  ......

  第181章 下旨降罪

  百官行礼时悄悄交换眼色,皆从同僚眼中看出困惑。

  素以温润如玉着称的长公子扶苏,向来以仁德闻名。往日即便不悦,至多面露阴郁。

  可今日,监国脸上的怒意已不加掩饰,令众人纷纷猜测缘由。

  眼下大秦各地灾情渐稳,唯余北方战事最为吃紧。然有武安君与上将军等坐镇,理应无虞才是。

  莫说寻常朝臣,就连前列的王绾、冯去疾、尉缭等重臣亦不明就里。

  究竟何事令监国震怒至此?

  扶苏强压怒火,谨记淳师叮嘱的细节,将竹简重重掷于殿上。清脆的撞击声中,满朝文武齐刷刷跪伏。

  诸卿!

  在尔等眼中,可还认我这个监国?

  在尔等心中,可还将本监国口谕当作敕令?

  莫非自父皇驾崩后,赢氏威严已荡然无存?

  扶苏立于丹墀连声喝问。

  三声质问震得满殿寂然,群臣屏息垂首,暗自叫苦不迭。

  丞相王绾硬着头皮出列:监国言重了。大秦江山乃嬴氏天下,监国身为长公子,继承大统名正言顺。

  老臣斗胆请教,今日究竟出了何等变故?

  沙哑的嗓音里透着不安。

  秦二世?

  扶苏冷笑自嘲。

  本监国念及武安君曾于奸贼窃国时力挽狂澜,故在胡人南犯之际再度委以重任,命三大营听其调遣。

  王绾瞳孔骤缩,霎时想起天降陨石亡秦者武的谶言。莫非...莫非武安君已率军谋反?

  然而,这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仅凭兵力并不足以解释,三大营多为大秦根基的老秦子弟,怎会轻易听令举兵?

  武安君在军中的威望,恐怕还没到这种程度吧。

  不仅王绾心存疑虑,满朝文武亦是议论纷纷。

  待扶苏继续道出下文,

  群臣皆惊骇不已,

  险些以为当真发生了叛乱。

  王绾暗自松了口气,却不知该如何为武安君开脱。

  心中既感无奈又疲惫不堪。

  武安君统领六十万大军本就敏感,加之天降异石更添变数,此时本该谨遵王命。

  即便监国执意驱逐胡人,

  此举倒也使得大秦得以休养生息。胡人若再犯境,至少也要等到来年,大秦终能稍作喘息。

  正因如此,先前扶苏坚持己见时,众臣并未跪求收回成命。

  驱逐便驱逐罢。

  监国!

  不知武安君为何将王命视若草芥?

  王绾出言询问,心中疑云渐起。

  百官目光齐聚扶苏。

  扶苏未作回应,只是凝视殿上竹简。王绾会意,躬身拾起展开细览。

  王绾双目圆睁,神情再也无法自持。

  大捷,此乃大捷啊!

  武州城一战,武安君竟以一座城池的代价,歼灭三十万胡人,仅余二十万匈奴仓皇北逃!

  武安君真乃**倚重之才,妙极,实在是妙......

  王绾激动难抑,浑然忘却周遭一切。胡患困扰数百年,更是**心头之刺。如今八十万胡人南侵,仅剩二十万溃逃,岂非天大捷报?

  待兴奋稍退,他才猛然醒悟其中关窍。

  一时竟无言以对。

  尉缭夺过竹简细看,神色愈发激动,转念间却又面露复杂。

  百官低声议论,字里行间难掩喜色。

  这令扶苏面色愈发阴沉,愤怒使得他面容扭曲,浑身颤抖。

  这些臣子眼中,难道只看得见冰冷数字?

  看不见那累累白骨、血流成河?

  三十万胡人啊!

  三十万条性命!

  传本监国令!

  即刻快马加鞭,命武安君撤军回朝!抗命者严惩不贷!

  扶苏怒声咆哮。

  王绾、尉缭等人慌忙抬头。

  王绾不假思索拱手进言:启禀监国,如今胡人仅剩匈奴残部二十万溃逃,正是乘胜追击良机!

  尉缭急步上前,思虑更为深远:启禀监国,若让匈奴二十万大军逃归,其余四大部族名存实亡。若被单于头曼整合,其势必将大增。届时边境百姓恐遭涂炭,请监国三思!

  淳于越未等冯去疾等人出列,便冷声喝道:莫非在诸位看来,武安君抗旨不尊之功,便可抵过其罪?如今其罪尚未论处!原本胡秦可相安无事,却被武安君一手破坏,致使胡人深恨大秦,其罪当诛!

  王绾等人愕然望向淳于越,眼中尽是不可置信。

  淳于越这顶帽子,扣得倒是娴熟非常。

  是非颠倒,指鹿为马竟如此冠冕堂皇!

  沙场交锋,歼敌数十万竟成 ** ?

  普天之下岂有这般荒谬之理?

  满朝文武尽皆愕然,周青尘瞳孔骤缩,望向淳于越的目光中混杂着震惊与叹服......

  淳于越躬身长揖:请监国降罪!

  ——————

  第182章 大秦脊梁

  荒谬绝伦!尉缭怒发冲冠,戟指淳于越:尔等竟将武安君污为罪囚,此等构陷,大秦黎民可服?三军将士可服?满朝将帅可服?声震殿宇,众臣垂首悚然。若当真问罪武安君,只怕大秦根基都将动摇!

  肃静!扶苏广袖翻飞,满殿噤声。本监国不予问罪,但撤军令即刻执行!周青尘!

  位列淳于越身后的周青尘浑身剧震,慌忙出列:臣在!

  着你亲赴北疆宣诏,十名禁军随行。务令武安君接诏撤兵!扶苏目光如炬。这本是与淳师商定的后手——周青尘这等硬骨头,断不会受王绾等人笼络。

  微臣......领旨。周青尘伏地接令,喉头发苦。那尊杀神见到诏书,怕是要将他生吞活剥!

  王绾与尉缭相视叹息。老丞相瞥向淳于越,恍然明悟:监国方才的震怒,此刻的决断,分明透着那腐儒的算计!奈何这佞臣圣眷正隆......

  散朝时,周青尘面如死灰。十名禁军?在那煞星眼中不过草芥耳!

  ——————

  章邯俯首禀报:周青尘已携诏北上。

  朕的清闲日子,终究是到头了。嬴政轻抚竹简,语似惋惜却暗藏锋刃。章邯脊背生寒——越是这般平静,越预示血雨将至。

  这一次,恐怕整个儒家都要被牵连了。毕竟背后那些因儒家而起的小心思,陛下可是一清二楚。

  如今儒家的所作所为,正在动摇大秦的根基,陛下岂会轻易放过?至于长公子扶苏,日后想要成为大秦太子恐怕更难了,不知陛下对他失望了多少次。

  章邯深吸一口气,试探着问道:陛下,若武安君遵从王诏停止追击匈奴,让王贲大将军负责截杀,会如何?

  嬴政轻笑:朕虽不敢说完全了解先生,但在这件事上,他绝不会仅因一道王诏就放弃彻底解决胡患的机会。单于头曼不同于其他人,若让他逃脱,无异于纵虎归山,这一点先生再清楚不过。
  http://www.paoshu5.cc/book/37794/28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