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静候谕旨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临河镇漕运司正堂,空气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

  烛火摇曳,将众人身影拉长,扭曲地投射在冰冷的地砖和森严的堂壁上。

  赵金水被两名衙役死死按着,跪在堂下中央。

  一名书吏正将蘸饱了朱砂的毛笔递向他

  他的指尖距离那决定命运的印泥,仅剩寸许。

  就在此时——

  “圣——旨——到——!”

  一声悠长、尖利却极具穿透力的唱喝,如同九天惊雷,猛地炸响在公堂之外。

  邢司业瞳孔骤然收缩,没有任何犹豫,立即从主位霍然起身,面色肃穆,率先面向大门方向,一撩官袍前襟,屈膝便拜:“臣,邢司业,接旨!”

  声音沉稳,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堂上所有衙役、书吏,连同凌析、沈漪、岳辰等人,无一敢怠慢,齐刷刷跪倒一片,垂首屏息。

  连那按住赵金水的衙役也松了力道,随众跪下。

  整个公堂,刹那间鸦雀无声,只剩下烛火燃烧的轻微噼啪声。

  赵金水先是一愣,随即,那双原本死灰般的眼睛,如同将溺之人看到了浮木,猛地爆发出难以置信的狂喜光芒!

  他挣扎着扭过头,望向门口,脸上交织着劫后余生的激动和一种近乎癫狂的期盼,喉咙里发出嗬嗬的怪响,涕泪瞬间纵横,若非被衙役按着,几乎要瘫软下去。

  只见大堂门口,光影交错处,一位身着深紫色高级宦官服色、面白无须、神情肃穆的传旨太监,双手高捧一卷明黄绫锦圣旨,步履沉稳地迈入公堂。

  其身后,紧跟着一个面带矜持冷笑、眼神中透着一丝得意的青色蟒袍太监,再后面则是一队盔甲鲜明、手持长戟的宫廷侍卫,仪仗森严,瞬间将公堂的肃杀之气提升到了另一个等级。

  那卷轴上绣着的五爪金龙,在烛光下熠熠生辉,刺得人几乎睁不开眼。

  传旨太监站定,目光扫过跪伏的众人,缓缓展开圣旨,用洪亮的声音宣读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临河漕运一案,波澜迭起,牵涉甚广,乃至关乎天潢清誉,深骇朕心。漕运乃国之大脉,皇子乃朕之骨肉,二者皆不容有失。为昭公允,以正视听,特旨:此案一应人犯、卷宗、证物,即日起移交宗正寺,会同三法司,联合审理。钦差邢司业,当恪尽职守,将本案详情悉数移交,不得延误,不得隐匿,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堂下众人齐声山呼。

  圣旨宣读完毕,那无形的、代表至高皇权的压力,如同万丈冰川,轰然压在整个公堂之上,几乎令人窒息。

  移交宗正寺?这意味着案件将脱离邢司业的掌控,进入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更高层级权力博弈的领域。

  那青色蟒袍的宦官待传旨太监合上圣旨,立刻上前一步,脸上那抹矜持的冷笑化为毫不掩饰的倨傲。

  他对着刚刚起身的邢司业略一拱手,语气带着施舍般的意味:“邢侍郎,皇上的旨意,您可听真切了?”

  “殿下清誉,重于泰山,岂容小人构陷玷污?如今圣意已明,为了避嫌,也为了彰显公正,还请邢侍郎即刻遵旨,将堂下这名要犯,”他手指点了点狂喜的赵金水,“连同所有相关卷宗、证物,以及……一干涉案人等的笔录,统统交由杂家带走。”

  “宗正寺自有法度,定会查个水落石出,还天下一个公道!”

  他刻意将“一干涉案人等的笔录”咬得极重,其意图不言自明——不仅要带走赵金水,更要拿走可能对二皇子不利的所有调查记录!

  赵金水听得此言,更是激动得浑身发抖,若非嘴被衙役捂住,几乎要欢呼出声。

  压力瞬间集中到了邢司业一人身上。

  抗旨不遵,形同谋逆,是诛九族的大罪!

  但若就此交出人证物证,此案必将泥牛入海,真相永埋,而凌析、沈漪等查案之人,恐怕也将面临灭顶之灾!

  邢司业面色如古井无波,他先是对着传旨太监方向,郑重一揖:“臣,邢司业,领旨谢恩,吾皇万岁!”

  礼仪周全,无可指摘。

  随即,他缓缓转身,目光平静地迎上李公公那咄咄逼人的视线,声音沉稳有力,清晰地传遍公堂:“李公公,皇上圣心烛照,旨意煌煌,为求公允,命移交宗正寺会同三法司审理,此乃圣明之举,本官由衷敬佩,自当遵行。”

  但话锋随即一转:“然,圣旨之中,虽有‘移交’,却未言明何时移交。”

  “《大雍律·刑狱》第三章第七条明文规定:‘钦差奉旨查办十恶重案,需将案情勘验明晰,人证、物证链核对无误,形成铁卷文书,方可移交给后续审理衙门,以防证据湮灭,案情反复,贻误圣断。’此乃太祖钦定之成法,亦是确保圣意‘公允’二字得以落实之根本。”

  “圣意已明,本官自当遵行移交之旨。然,移交之事,关乎案情最终能否水落石出,关乎圣上‘公允’二字能否真正落实,不可不审慎。”

  他略作停顿,似在斟酌言辞,实则字字千钧:“案犯赵金水虽已初步招供,但其供词中关键细节,尚需与现有物证、书证逐一核对印证,以防疏漏或反复。”

  “沉船关键物证,如那击穿船底的配重石机括残骸,尚在打捞勘验,其形制、来源,皆需详实记录在卷。漕运账目与不明资金流向,脉络复杂,更需时日细细厘清,方能形成完整无缺的证据链条。”

  邢司业又一拱手,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郑重:“倘若此刻仓促移交,人犯押解途中若生变故,或关键证物因交接不清而损毁遗失,致使案情链条中断,真相难明。届时……”

  他的目光扫过李公公,又似无意地望向那传旨太监的方向:“非但本官无法向皇上复命,恐亦会使后续审理陷入僵局,有负圣上委以‘公允’之重托。”

  “这贻误案情、有负皇恩之责,非同小可。”

  李公公被堵得难受,却又抓不住明显的把柄,只得强压怒火,尖声道:“邢侍郎!休要危言耸听!宗正寺规程完备,岂会容证物有失?”

  “你百般推诿,莫非是想借故拖延,抗旨不遵?”

  邢司业面色不变,微微颔首,语气依旧沉稳:“李公公言重了。非是推诿,实乃职责所在。”

  “至于人犯与证物,”他继续道,“在铁卷形成之前,为防万一,必须由本官行辕严加看管,确保万无一失。”

  “若公公对此有异议,请公公或宗正寺即刻具本上奏,请皇上圣裁。”

  “本官在此,静候谕旨!”
  http://www.paoshu5.cc/book/37920/38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