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灭掉可萨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不知不觉,城东聚集了九千唐军,这九千唐军排成一列,缓慢朝城墙推进,边前进,边举着枪,对准城墙上的可军。

  可军这才发现情况不对劲,立即开始组织反击,可是刚有人露身要还击,就迎来城下的唐军一阵集火射击。随着唐军的不断推进,完全掌握了城东的形势,但凡有可军敢还击,立即成为唐军争相射击的靶子,可军被迫躲在城墙后面。

  乌重胤看到时机成熟,立即派出一支爆破部队,在城东唐军的掩护下,在东门附近放置了大量的炸药。而后附近的唐军撤离,爆破人员引燃火绳,后面随着一声巨响,东门及附近一段城墙被彻底炸塌,出现一个巨大的缺口。

  还没等可军反应过来,就已经死伤了一百多少人,城外的唐军趁机突入城内。由于可军准备不足,唐军刚开始很顺利的就突入城内。

  城内的可军紧急向缺口方向聚集,希望能够堵住唐军。这些唐军入城以后,骑着马到处出击,攻击的速度很快,根本不给可军抱团堵截唐军的机会。

  城内的可军只得各自为战,眼看入城的唐军越来越多,可军的死伤越来越严重,那些参加过第一次会战的可军,早就被打出了心理阴影,根本不敢再战,赶紧投降。

  莫拉克看到大势已去,带着一些亲兵乘船渡过伏尔加河,逃到对岸,沿着伏尔加河向上游逃去。守将一跑,其余可军更不愿抵抗,纷纷向唐军投降。

  乌重胤在没有经受大的损失的情况下,连胜两仗,不觉得意了一番,命令将俘虏押到城外,占领城内的府库,取出剩余的财物,好好犒赏了部队一番。

  这里的存粮也比较丰富,乌重胤直接取出一些作为军粮,然后在此留下一个扶余团,向西渡过伏尔加河,向北追击莫拉克。

  乌重胤向北进发了一段,觉得没有炮兵和辎重不行,就找了一个合适的地方,搜集了一些渔船,派人去红亚尔,将炮兵和辎重部队接过来,再运到河西岸,与大部队汇合。

  第二路军连续两仗,打出了威风,沿途的可军望风而逃,再也不敢招惹唐军。最后,这些可军都聚集到了察里津(今伏尔加格勒)。

  随着第二路军不断向察里津推进,主将莫拉克心急如焚,打吧,城内只有两万多人,肯定打不过唐军,降吧,自己的家人还在萨开,怕塔布兰可汗对他们不利。

  莫拉克正在思想斗争,听说唐军已经抵达城南三十里,觉得是该定下决心的时候了。莫拉克认为,先保住自己的命再说,后面再想办法救出自己的家人,于是决定投降。

  当天傍晚,莫拉克派出使者来到唐营,唐军已经开始宿营,发现可军派来的探子,立即将他抓获,送到乌重胤那里。

  使者见到乌重胤以后,立即解释自己是来洽谈投降的,还拿出莫拉克写给乌重胤的书信,乌重胤让翻译读了一遍,确认是莫拉克要想投降,心中大喜,觉得如果不战就能拿下察里津,自然又是大功一件。

  使者走后,可军要投降的消息不胫而走,唐军营地内弥漫着乐观的情绪,从而也放松了警惕。

  没想到,事情发生了变化,使者刚离开察里津不久,塔布兰可汗派出两万援军来到察里津,要求莫拉克要坚决抵抗唐军,如果丢失察里津,将会杀掉他的家人。

  莫拉克的思路发生了变化,推翻了投降的想法,认为如果等唐军知道他还继续抵抗,肯定会过来进攻察里津,凭这四万人也很难挡住唐军。

  最后,莫拉克心一狠,一不做二不休,趁着唐军思想麻痹,当夜就带着手中的四万人去袭击唐军,说不定能够一战而胜。

  莫拉克带着可军刚出城就遇到回来的使者,正好了解一些情况,知道了一些虚实,当即命使者带队,全军向唐军营地扑来。

  乌重胤做梦也没想到可军的变化这么快,第二路军都觉得第二天可军就要投降了,岗哨也没那么认真了。

  等到四万可军都抵达大营边上了,才有人发现可军,立即鸣枪示警。使者知道乌重胤大营的位置,指了一下方位,莫拉克带着可军冲进唐营,朝着乌重胤大营的方向猛攻。

  靠近北侧外围的唐军营地率先遭殃,大批的唐军在混乱中被杀,其他地方的唐军赶紧拿武器,与攻来的可军展开激战。

  莫拉克舍弃其他方向,指挥可军一直向乌重胤的大营冲去,沿途攻破多座营帐,不少唐军死在可军的刀下。

  唐军也发现了可军的企图,也向乌重胤大营的方向汇集,乌重胤早就在亲兵的护卫下,出了营帐,调集各路军队过来,拼死抵抗可军的进攻。大营附近,成为两军交战的核心区域,双方的部队都在这里死磕。

  刚开始可军靠着欺骗性的突然袭击,打了唐军一个措手不及,唐军损失比较大,随着唐军反应过来,开始带着愤怒与可军激烈交战。

  唐军的燧发枪使用方便,在夜间也不受影响,一些唐军聚集后,排成队形对冲过来的可军进行猛烈射击,堵住了可军的攻势。随着其他方向的唐军赶来,将突入唐营的可军围住,不停地射击、围攻可军,可军的伤亡开始增加。

  随着时间的流逝,形势开始对可军不利,仅靠大刀巨斧对战已有准备的唐军,只能让可军陷入险地。这些唐军被可军如此折腾,血性大发,开始疯狂地射击可军,一大批可军中弹倒毙。

  莫拉克看到形势不利,立即带领可军从唐军营地撤退,唐军岂会让他们全身而退,一路追杀过去。可军残部最后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才摆脱唐军的追击,逃回察里津。

  莫拉克回到察里津一清点,回来的不到两万人,折损了一半多,凭这这些人是不可能守住察里津,留在这里只能被明天过来的唐军报复。莫拉克命人收拾一些金银细软,将城里的战马全部带上,带着这股残兵向西往萨开逃去。

  第二天,第二路军一清点,共阵亡四千多人,一万多人受伤,全军损失惨重,其中一个扶余团伤亡最重。

  乌重胤一直认为自己善于用计,没想到被莫拉克给耍了,气得直想撞墙。乌重胤第二天命人将阵亡的将士掩埋掉,再抢救伤员,整整忙乎了一天。

  乌重胤越想越气,第三天带着能打仗的人员向察里津进发,准备血洗察里津,为死去的唐军报仇。然而,等唐军到了察里津才发现,这里已经是一座空城,莫拉克等人早已逃之夭夭。

  乌重胤认为,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于是先将营地内的唐军都接到察里津,在这里养伤休整,补充物资,同时派人打探莫拉克等人的去向,准备恢复实力以后,再杀了莫拉克祭旗。

  第二路军在察里津休整了八天,乌重胤在这里留下一个扶余团和一些重伤员,然后挥师向西,继续进攻可萨汗国。第二路军抵达顿河以后,沿着顿河向西南方向行军,逐渐接近萨开。

  塔布兰可汗听说唐军又要打来,心中恐慌不已。为了激励士气,塔布兰可汗以连续战败逃跑为名,命人将莫拉克斩首示众。

  塔布兰可汗的本意是通过杀掉战败逃跑的莫拉克立威,让其他人死心塌地作战,不敢再逃跑。没想到他的举动引起可军内部的极大不满,大部分可军认为莫拉克努力奋战,已经尽了全力,给予唐军重创,这样都被杀,跟着塔布兰还有什么意思?

  随着唐军的逼近,其他可军不愿继续为塔布兰效愚忠,纷纷开小差逃跑。到唐军抵近萨开时,塔布兰身边只剩下一万多人,靠着这些人想抵挡唐军,无异于以卵击石。

  塔布兰故伎重演,又任命一员将领负责守卫萨开,自己带着家眷和亲兵向西逃跑。

  这个守将想,只要跟唐军开战,不是被唐军打死,就是逃回去被塔布兰处死,打个屁,老子直接玩投降。

  唐军抵达萨开以后,可军又派出使者要求投降。乌重胤被耍了一次,心里有点阴影了,开始不信,等后面使者说塔布兰已经杀了莫拉克,守将不愿做炮灰,乌重胤才半信半疑。

  为了防止重蹈覆辙,乌重胤命令城中的可军全部缴械,出城投降。可军为了展示诚意,完全按照乌重胤的要求,一个个走出城门,扔掉武器,然后抱头站在一边,唐军全程持枪监督。

  待所有可军全部投降后,乌重胤让人将这些俘虏绑起来,然后又派兵入城搜查一番,确认可军是真心投降,这才放下心来。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可军都无条件投降了,莫拉克也被杀了,乌重胤就找不出理由大开杀戒。

  乌重胤最后将怨气撒在塔布兰身上,第二路军在萨开短暂休整以后,留下一个扶余团处置俘虏,然后就向西追赶塔布兰残军。

  为了追到塔布兰,乌重胤派出好几支骑兵,往西到处搜寻塔布兰的下落。有的可军实在不愿跟着塔布兰到处躲藏,最后有人投降唐军,报告塔布兰的行踪,塔布兰带领两千多人躲在第聂伯河东岸的扎波罗什一带。

  乌重胤得到这个消息,决定彻底灭掉这股可萨残军,挑选了好几支精锐骑兵,分头向扎波罗什包抄过去,只要遇到可军,一概击毙。

  这些部队两三千人一股,总共有五六股,呈一个大扇形,从东往西搜索过去,乌重胤带着其他部队跟在后面,防止有漏网之鱼。

  唐军抵达扎波罗什附近时,遇到这里的可萨散兵,这些可军看到唐军以后惊慌不已,拼命向城内跑去。唐军好不容易发现目标,立即紧追过去,一路上击毙不少可军,其他几路唐军听到这边有动静,也向这边靠拢。

  有一股可军直接从东门逃进城里,还没来得及关城门,第一波唐军就尾随而至,直接冲进城内。这支唐军入城以后,就开始大开杀戒,看到可军就射击,有的是直接刺死。

  随着其他几支唐军先后入城,扎波罗什成了一个修罗场,可军被杀的伤亡殆尽。唐军经过一番搜寻,终于在城西发现塔布兰,他带着几个亲兵刚跳到一个船上,想沿着第聂伯河逃跑。

  唐军对他是一肚子怨气,直接对着他们几人射击,经过好几轮射击,这几个人全部死在船上,这股唐军将船只扣住,请乌重胤和可萨降兵过来辨认,确认就是塔布兰可汗。

  第二路军杀了塔布兰,乌重胤总算出了一口恶气,同时也宣告可萨汗国灭亡,第二路军取得了第一阶段的战果。

  乌重胤听说第一路军在北边已经跟罗斯军干起来了,觉得自己也该加快进程,在扎波罗什留下一个扶余团,然后沿着第聂伯河北上,准备与第一路军夹击罗斯国。

  罗斯国大公留申里克,原本派兵重点对付北方的唐军,没想到南边又来了一股唐军,立即派出一支罗斯军南下,企图阻止唐军进攻基辅。

  这股罗斯军约两万多人,在一个叫做科柏雅基的小城停下来,因为这里有一条第聂伯河的支流,可以起到阻挡唐军的作用。

  第二路军到达科柏雅基对岸以后,乌重胤发现这条河也不算很大,搭个简易木桥就可以渡过去,但是罗军既然选在这里,肯定会阻止唐军搭桥。

  乌重胤算了一下,搭这种简易木桥,花上一天就可以完成,关键是要排除罗军的干扰,乌重胤决定再略施小计,玩一个声东击西。
  http://www.paoshu5.cc/book/38046/21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