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新的圣地灵隐寺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诊疗结束时,夕阳已经西斜,将湖面染成一片橘红。

  埃利亚斯走出诊所时,脚步比来时轻快了许多。

  他回头望了一眼诊所的玻璃窗,镜中映出自己释然的笑容,第一次没有感到丝毫恐惧。

  送走患者,哈桑缓缓靠在椅背上,长长舒了一口气。

  他抬手握住胸前的玉石吊坠,指尖传来温润细腻的触感,那是丽莎用第一次亲手烧制的陶土为他做的礼物。

  当初烧制时,陶土还带着些许不规则的凹凸。

  丽莎笨拙地在上面刻了一个小小的太阳。

  经过上釉烧制后,太阳的纹路变得模糊,却更显质朴可爱。

  哈桑一直贴身戴着它。

  这枚吊坠不仅承载着女儿的爱意,更见证了那场风暴中,他们父女二人相依为命的时光。

  系统崩溃的余波,终于在这一年里渐渐平息。

  全球各国在新潜意识公约的框架下,缓慢而坚定地重建着与生死、与记忆的关系。

  曾经被潜意识污染的区域,经过专业团队的疏导与净化,已经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秩序。

  那些在风暴中失去亲人的人们,在心理援助机构的帮助下,开始学习与悲伤共存,与记忆和解。

  各国政府联合成立了潜意识监管委员会,制定了严格的规则,防止类似的灾难再次发生。

  最令人动容的,是那些战争遗址。

  曾经硝烟弥漫的战场,如今大多被改造成了纪念公园。

  而那些在战争中被士兵们佩戴过的护心镜,无论是青铜铸造的古镜,还是钢铁打造的现代军镜,都被小心翼翼地收集起来,陈列在遗址中心的纪念馆里。

  这些护心镜,曾见证过生死离别,曾沾染过鲜血与泪水。

  在潜意识风暴中,它们一度成为亡魂聚集的媒介。

  而现在,它们成了新的圣地。

  人们会带着鲜花来到这里,抚摸着镜面上斑驳的痕迹,缅怀那些逝去的生命。

  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聆听着镜子背后的战争故事,懂得和平的来之不易。

  老人们坐在纪念馆的长椅上,对着镜子喃喃自语,像是在与逝去的亲人对话。

  这些沉默的镜子,不再传递恐惧,而是承载着对生命的敬畏,提醒着每一个前来的人:

  和平的代价沉重,生命的脆弱与珍贵,值得永远铭记。

  “爸爸!”

  清脆的童声打破了诊所的宁静,丽莎像一只轻快的小鸟,猛地推开办公室的门跑了进来。

  她穿着鹅黄色的连衣裙,扎着两个俏皮的麻花辫,脸颊因为奔跑而泛起健康的红润,眼神明亮得如同盛满了星光。

  一年前,那场潜意识风暴在她身上留下的透明痕迹,如今已荡然无存。

  那时的她,身体仿佛随时会化作光粒消散,眼神里带着与年龄不符的迷茫与脆弱。

  而现在,经过一年的调养与治愈,她不仅恢复了健康,更多了一种经历过风暴后的异常沉静。

  这种沉静,不是少年老成的沉闷,而是见过黑暗后依然选择相信光明的通透。

  “慢点跑,别摔着。”

  哈桑伸手扶住扑进怀里的女儿,语气里满是宠溺。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女儿身体的温热与力量,感受到她心脏在胸腔里有力地跳动。

  这种真实的触感,让他心中满是欣慰。

  丽莎仰起脸,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他:

  “爸爸,我们什么时候再去灵隐寺呀?我昨天晚上梦到那里了,梦到了好多好多树,还有很好听的钟声。”

  她的梦里,不再有暗金光柱的轰击,不再有扭曲的镜像,只有青石板路、参天古木和悠扬的梵唱。

  那是她内心深处对和平与安宁的向往,也是潜意识彻底愈合的证明。

  哈桑看着女儿期待的眼神,心中柔软一片。

  他抬手揉了揉她的头发,笑容温暖:“就现在。”

  说完,他起身关上办公桌的抽屉,拿起搭在椅背上的外套,牵起丽莎的小手。

  父女二人走出诊所,沿着苏黎世湖边的小路慢慢前行,阳光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一路延伸到湖边的码头。

  远处,一艘白色的游船正缓缓驶离港口,驶向湖中心的小岛。

  船上的游客们欢声笑语,享受着这平静美好的时光。

  十几个小时后,杭州灵隐寺。

  这座始建于东晋的古刹,在经历过那场概念层面的“炮击”后,并未如人们担忧的那样倒塌损毁。

  相反,那场涤荡一切的潜意识风暴,仿佛洗去了古寺千年积累的尘埃与浮躁,让它焕发出一种洗尽铅华后的庄严与厚重。

  山门依旧是朱红底色,门楣上“灵隐寺”三个鎏金大字历经风雨,却愈发显得苍劲有力。

  进得山门,便是开阔的庭院,地面由青石板铺就,被岁月磨得光滑温润,缝隙间长满了青苔。

  庭院两侧的古木参天,树干粗壮得需要几人合抱,枝繁叶茂,遮天蔽日。

  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枝叶,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与草木的清香,混合着山间湿润的水汽,吸入肺腑,只觉得心神安宁。

  悠扬的梵唱从大雄宝殿方向传来,低沉而舒缓,与寺外隐约的鸟鸣、风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奇妙的韵律,仿佛能涤荡人内心所有的烦躁。

  游客如织,却没有往日的喧嚣嘈杂。

  人们大多放缓了脚步,放低了声音,脸上带着虔诚与平和,或是驻足观赏殿内的佛像,或是在香炉前焚香祈福。

  一切似乎与往常无异,却又处处透着不同。

  哈桑牵着丽莎的手,走在熟悉的青石板路上。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这里的空气格外清澈,没有一丝一毫潜意识污染的残留,吸入体内,只觉得通体舒畅。

  时间的流速也带着一种愈合后的平缓,不再有风暴来临时的扭曲与急促,每一分每一秒,都过得踏实而安稳。

  丽莎好奇地东张西望,小手紧紧握着父亲的手,脚步轻快。

  她还记得一年前来到这里时的恐惧与混乱,记得那道撕裂天空的暗金光柱,记得镜中那些狰狞的黑影。

  而现在,她只看到了古寺的宁静与美丽,看到了人们脸上的笑容与平和,心中的阴霾早已烟消云散。

  父女二人沿着蜿蜒的石板路拾级而上,穿过天王殿、大雄宝殿,一路走到后山,来到了当年暗金光柱轰击的核心区域附近。

  这里与一年前截然不同。

  曾经被光柱轰击得面目全非的地面,如今已被新的土壤覆盖,长出了细密的青草。

  周围的树木虽然还有些伤痕累累的痕迹,却已抽出新的枝丫,嫩绿的叶子在风中轻轻摇曳,充满了生机。

  而在这片区域的中心,立着一块天然的巨石,约莫两人来高,通体呈青灰色。

  表面光滑得如同被流水打磨过千百年,没有刻任何文字,没有立任何碑记,却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游客们驻足冥思的地方。

  有人坐在巨石旁的石阶上,闭目沉思;

  有人轻轻抚摸着巨石光滑的表面,眼神悠远;

  还有人将额头贴在石面上,仿佛在与某种神秘的力量对话。

  此时此刻,万籁俱寂,仿佛时间都凝固了一般。

  没有丝毫喧闹之声,也不见任何干扰之物,唯有一片静谧祥和笼罩着整个空间。

  他们紧闭双眸,眉头微蹙,似乎正在努力思索着什么。

  又或是轻启双唇,喃喃自语,像是在向某个人诉说衷肠。

  人们摒弃外界纷扰,全身心地沉浸于内在世界之中。

  那些曾经深埋心头、难以释怀的过往岁月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让他们重新审视起那段段刻骨铭心的回忆来。
  http://www.paoshu5.cc/book/38278/49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