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网 > 淬火警魂1985刑侦笔记 >第332章 实操课现案:鸡窝旁的盗窃线索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332章 实操课现案:鸡窝旁的盗窃线索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1990年冬的南州,暖阳勉强穿透晨雾,刑侦技术实验室门前的空地上,基层警员们围拢成三圈,实操演练的热闹劲儿驱散了寒意。老王捏着镊子,盯着鸡窝模型旁那根棕色毛发,眉头皱得紧紧的,身后两个年轻警员凑着脑袋,连大气都不敢出。

  “老王,别慌,先看毛发的粗细和色泽。”林砚走过来,手里拿着一本物证图鉴,“鸡的毛发偏细软,颜色多是米白或浅黄,而这根毛发质地较粗,根部还带着一点皮屑,大概率是人毛。”

  老王点点头,按照手册上的步骤,将毛发小心放在载玻片上,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林队,你看这毛发末端有磨损,会不会是嫌疑人经常干重活,毛发摩擦导致的?”

  “有这个可能。”林砚赞许地点头,“结合鸡窝周边的环境,嫌疑人大概率是附近居民,而且平时可能从事体力劳动。你们再看看鸡窝门口的泥土,有没有留下什么痕迹?”

  两个年轻警员立刻蹲下身,用小铲子轻轻拨开表层泥土。没过多久,其中一个警员眼睛一亮:“王哥、林队,这里有个浅浅的脚印!”

  众人立刻围拢过去,只见泥土中残留着一个半个巴掌大的脚印,轮廓有些模糊,但能隐约看出鞋底的纹路。老王拿出卷尺,小心翼翼地测量:“长度大概25厘米,看纹路像是胶鞋,这种胶鞋在城郊的工地和农田里很常见。”

  林砚蹲下身,用手指摸了摸脚印周围的泥土:“泥土湿度适中,脚印边缘还比较清晰,应该是昨晚留下的。结合之前的毛发线索,嫌疑人身高大概在一米七左右,穿25码胶鞋,从事体力劳动,且对周边环境熟悉。”

  就在这时,实验室门口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中年男人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脸上满是焦急:“警官!警官!不好了!我家的鸡被偷了!还有两只下蛋的母鸡,昨晚还好好的,今早一看鸡窝空了!”

  林砚眼前一亮,转头对老王说:“来得正好,这是实操的好机会。老王,你带着两个小兄弟,跟这位老乡去现场勘查,就用我们刚才教的方法,看看能不能找到线索。”

  老王立刻精神起来,拍着胸脯说:“放心吧林队!保证完成任务!”说完,便跟着中年男人往城郊方向赶去。林砚则带着苏晓和赵伟,也随后跟上——他想看看基层警员们对新技术的掌握程度,同时也能及时提供帮助。

  中年男人名叫孙福,家住在城郊的孙家村,距离市局不算太远。十几分钟后,众人抵达孙福家的院子。院子不大,靠墙搭建着一个简陋的鸡窝,鸡窝门被撬坏了,地上散落着几根鸡毛,周围的泥土上有不少杂乱的脚印。

  “林队,你看这鸡窝门,是被硬物撬开的,边缘有明显的撬痕。”老王蹲在鸡窝旁,指着被损坏的木门,“按照手册上说的,应该提取撬痕上的金属碎屑,看看嫌疑人用的是什么工具。”

  说完,老王从工具箱里拿出镊子和物证袋,小心翼翼地刮取撬痕上的碎屑。两个年轻警员则负责勘查周边的脚印,其中一个警员很快在鸡窝旁的菜地里发现了一枚清晰的胶鞋印,和之前演练时的脚印纹路相似。

  “林队,你看这个脚印,和我们刚才在实验室看到的差不多,也是25码左右的胶鞋!”年轻警员兴奋地喊道。

  苏晓蹲下身,仔细观察脚印:“这个脚印比演练时的更清晰,鞋底的纹路能看清是‘回’字形,这种胶鞋是附近农机站卖的,很受村民和工地工人欢迎。”

  林砚点点头,对孙福说:“孙老乡,你最近有没有注意到周边有陌生人员出没?或者有没有邻居和你有矛盾,或者最近有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经常在附近走动?”

  孙福皱着眉想了想:“陌生人员倒是没有,不过村东头的李大海,最近在村外的工地打工,穿的就是这种胶鞋。而且前几天,他还来我家借过钱,我没借给他,他当时还挺不高兴的,说我小气。”

  “李大海是什么情况?”老王立刻问道。

  “他三十多岁,单身,平时就在附近的工地打零工,住的地方离我家不远,也就几百米的距离。”孙福回答道,“他人有点游手好闲,之前就有过偷鸡摸狗的传闻,但没被抓住过证据。”

  林砚眼神一凝:“老王,你带着人去李大海家附近看看,注意观察他家有没有可疑情况,不要打草惊蛇。我和苏晓留在现场,再仔细勘查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线索。”

  老王立刻带着两个年轻警员离开了孙福家,朝着村东头走去。林砚则和苏晓继续在鸡窝周边勘查,苏晓在鸡窝旁的草丛里,发现了一根和之前演练时相似的棕色毛发,立刻装进了物证袋。

  “林队,这根毛发和孙福家鸡的毛发明显不同,大概率是嫌疑人留下的。”苏晓说道,“如果能拿到李大海的毛发样本进行比对,就能确认他是不是嫌疑人。”

  林砚点点头:“等老王那边有消息,我们再想办法提取李大海的毛发样本。另外,你再检查一下鸡窝周围的地面,看看有没有嫌疑人留下的衣物纤维。”

  苏晓立刻按照林砚的吩咐,用粘毛器在鸡窝周边的草丛和泥土上仔细粘取,没过多久,就在一片叶子上发现了几根深蓝色的纤维。“林队,你看这些纤维,像是工装裤上的,工地工人经常穿这种工装裤。”

  就在这时,老王带着两个年轻警员匆匆赶了回来,脸上带着兴奋:“林队!有发现!李大海家的烟囱正在冒烟,我们在他家门口的地上,发现了几根鸡毛,而且他家门口的胶鞋印,和现场的脚印纹路一模一样!”

  “太好了!”林砚立刻说道,“我们现在就去李大海家,注意保持距离,先进行外围观察,确认情况后再进行询问。”

  众人悄悄来到李大海家的院墙外,透过院墙的缝隙往里看,只见院子里晾着一件深蓝色的工装裤,裤腿上还沾着一点泥土,墙角的鸡笼里,赫然关着两只母鸡,和孙福描述的一模一样。

  “证据确凿,我们进去!”林砚说完,率先走到院门口,敲了敲门。

  过了一会儿,李大海打开门,看到门口的警察,脸色瞬间变得苍白:“警……警官,你们找我有事?”

  “李大海,我们接到报案,孙福家昨晚丢失了两只母鸡,我们在你家院子里发现了疑似被盗的母鸡,还有与案发现场吻合的脚印和毛发,希望你能配合调查。”林砚亮明身份,语气严肃地说道。

  李大海的眼神闪烁了一下,试图狡辩:“警官,这鸡是我自己买的,不是偷的!你们可不能冤枉好人!”

  “自己买的?那你说说,你是在哪买的,花了多少钱,卖鸡的人是谁?”老王立刻追问道。

  李大海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这时,苏晓拿着物证袋走过来:“李大海,我们在案发现场提取到了一根棕色毛发和几根深蓝色纤维,经过初步比对,与你家的毛发样本和你工装裤上的纤维一致。而且你家门口的胶鞋印,也和案发现场的脚印完全吻合,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铁证面前,李大海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他低下头,声音低沉地说:“我……我承认,孙福家的鸡是我偷的。最近工地没活干,我手头紧,就想着偷两只鸡换点钱,没想到还是被你们发现了。”

  “你用什么工具撬的鸡窝门?”林砚问道。

  “就是我工地用的撬棍,现在还放在我家的工具箱里。”李大海回答道。

  警员们立刻在李大海家的工具箱里找到了撬棍,撬棍上的金属碎屑与孙福家鸡窝门上的碎屑完全吻合。至此,这起家禽盗窃案成功告破,从接到报案到抓获嫌疑人,只用了不到两个小时。

  回到刑侦技术实验室,基层警员们脸上都带着兴奋的笑容。老王拉着林砚的手,感慨地说:“林队,以前办这种案子,要么靠蹲守,要么靠碰运气,没想到用你教的新技术,这么快就能破案!这玩意儿是真好用啊!”

  其他警员也纷纷点头,之前的顾虑和质疑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对新技术的认可和向往。

  林砚笑着说:“这些技术不仅能破民生小案,在重大案件的侦破中也能发挥关键作用。接下来的几天,我们还会继续开展实操培训,希望大家都能熟练掌握,用技术手段更好地守护辖区的安宁。”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赵伟接起电话后,脸色变得严肃起来:“林队,市局来电,说城东的纺织厂发生了一起盗窃案,丢失了一批原材料,价值不菲,让我们立刻过去勘查。”

  林砚立刻站起身,拿起警服外套:“走!兄弟们,实战的机会又来了!让我们用新技术,尽快破获这起案件!”

  众人纷纷拿起工具箱,跟着林砚朝着城东纺织厂的方向赶去。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映出一张张坚定而执着的脸庞,在守护正义的道路上,他们正用专业的技术和坚定的信念,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刑侦故事。
  http://www.paoshu5.cc/book/38426/53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