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胡同粮票失窃:指纹破邻里疑云
推荐阅读:
战帝归来顾靖泽白今夏
绝世萌宝:天才娘亲帅炸了
今天你成功登机了吗
恩爱夫妻宠娃日常唐夜溪顾时暮
谁说小皇叔要绝后?我两年生五崽
孽徒你无敌了,下山祸害师姐去吧
一仙,一鬼,任平生
狂妄医妃驾到,摄政王心头宠
抢婚替嫁,我成军区大佬你哭什么
快穿之路人不炮灰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1991年春的南州,单位家属院的清晨总裹着煤炉的暖烟。林砚刚在刑侦大队门口吃完油条,传呼机就“滴滴”震起来,屏幕上跳着“城东纺织厂家属院粮票失窃,速往”——这是本周第三起民生小案,都绕不开“社区刑侦网格化”的范畴。“又是粮票?”赵伟拎着勘查箱赶过来,语气里带着无奈,“上周西胡同丢了30斤,这周又来50斤,这玩意儿现在比钱还金贵,丢了能急得人睡不着觉。”
林砚擦了擦嘴,拉开车门:“80年代末粮票还没完全取消,家家户户过日子都得靠它,尤其是老人们,省吃俭用攒着给孩子换口粮,丢了能不心疼?走,去看看现场。”
二十分钟后,纺织厂家属院3号楼前围了不少人。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坐在石阶上,手里攥着个掉漆的木盒,气得嘴唇发抖——正是失主张大爷,纺织厂退休工人,丢的50斤粮票是他攒了三个月,准备给外地读书的孙子寄去的。
“林警官,你可得给我做主!”张大爷见林砚来,连忙起身,“昨天晚上我还把粮票放在木盒里,锁在衣柜里,今早一打开,木盒敞着,粮票全没了!这院里除了邻居,谁还能进来?”
周围的邻居也七嘴八舌地议论:“肯定是熟人干的,这楼里就没外人来”“我看老李家最近不对劲,他家小子总往张大爷门口凑”“别瞎猜,我看你家才可疑,昨天下午还问张大爷粮票够不够用”。
李建国也赶了过来,皱着眉安抚众人:“都别吵了,破案得讲证据,瞎猜没用。林砚,你先勘查现场。”
林砚点点头,跟着张大爷走进屋里。房子不大,两室一厅,家具都是老款式,衣柜放在卧室墙角,柜门虚掩着,里面的衣物被翻得有些乱。那个掉漆的木盒放在衣柜最下层,盒盖敞开,锁扣是坏的,边缘有轻微的撬动痕迹。
“张大爷,您昨晚最后一次见粮票是什么时候?睡前锁衣柜了吗?”林砚蹲下身,戴上手套,仔细观察木盒。
“昨晚七点多,我把粮票数了一遍放进木盒,锁好木盒才关的衣柜门,衣柜也锁了。”张大爷回忆道,“今早六点起来做饭,想着把粮票装信封寄走,一打开衣柜就傻了,木盒的锁被撬了,粮票没了。”
苏晓这时也赶到了,拿出勘查工具:“我先提取木盒上的痕迹,看看有没有指纹和撬痕。”她用细毛刷蘸上淡粉色的指纹粉,轻轻在木盒表面扫动,很快,木盒盖内侧显现出几枚模糊的指纹,其中一枚相对完整,能看清纹路。
“林队,提取到一枚完整指纹,看着不像成年人的,纹路比较浅,可能是孩子的。”苏晓将指纹拓印下来,递到林砚面前。
林砚接过拓印纸,又看了看木盒上的撬痕:“撬痕很浅,手法很生疏,像是用小螺丝刀或者指甲刀撬的,不像是有盗窃经验的人干的。赵伟,你联系家属院的网格员,按照网格化划分的片区,统计一下这栋楼里10岁以下孩子的名单,还有各家最近的粮票使用情况,重点看看有没有突然多出粮票,或者去供销社换零食、日用品的。”
“明白!”赵伟立刻转身出去,家属院的网格员是纺织厂的退休女工王阿姨,对楼里每家的情况都熟,统计起来很方便。
李建国在屋里转了一圈,对林砚说:“我刚才问了邻居,这栋楼里有三个孩子,最大的12岁,最小的6岁。老李家的小子李小宇,8岁,平时爱调皮捣蛋,昨天下午还有人看见他在张大爷家门口转悠,会不会是他干的?”
“不能凭猜测定人,得等指纹比对和网格员的统计结果。”林砚摇摇头,“而且如果是孩子偷的,背后可能只是一时嘴馋,要是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前途,还会激化邻里矛盾,违背咱们搞网格化的初衷。”
李建国点点头:“你说得对,民生小案不光要破案,还得顾着邻里和睦。我去跟周围邻居再聊聊,看看有没有人昨晚听到异常动静。”
大概一个小时后,赵伟和王阿姨一起回来,手里拿着一张统计表:“林队,这栋楼里三个孩子,分别是李小宇、张萌、王浩。李小宇家最近粮票不怎么够,他爸妈都是纺织厂的普通工人,上个月刚给老家寄了一批;张萌是女孩,平时很文静,很少出门;王浩家条件不错,粮票充足,上周还帮邻居换过面粉。另外,王阿姨说,最近供销社的售货员见过李小宇用粮票换糖果,换了好几次,每次都是一两斤的粮票。”
“李小宇?”林砚心里有了方向,“苏晓,把刚才提取到的指纹,和咱们档案里孩子的指纹比对一下——之前搞网格化的时候,王阿姨帮着统计过孩子的指纹,说是为了‘安全登记’,没想到现在派上用场了。”
苏晓立刻回到勘查车上,用简易的指纹比对设备进行比对。没过多久,她拿着比对结果回来,脸上带着笑意:“林队,对上了!木盒上的指纹就是李小宇的,每一个关键纹路都吻合。”
林砚和李建国、赵伟一起,来到李小宇家。李小宇的妈妈正在做饭,见警察上门,吓了一跳:“警官同志,我们家小宇怎么了?是不是犯什么错了?”
“我们就是来问问小宇,有没有见过张大爷家的粮票。”林砚语气平和,避免让孩子感到害怕。
这时,李小宇从里屋跑出来,看到警察,眼神瞬间慌了,转身就想躲回屋里。赵伟连忙上前,轻轻拉住他:“小宇,别怕,跟叔叔说实话,是不是见过张大爷家的粮票?”
李小宇低着头,小手攥着衣角,半天没说话。他妈妈急了,拉着他的胳膊:“小宇,你是不是偷了张大爷的粮票?快说!”
“我……我没有偷!”李小宇眼里含着泪,声音带着哭腔,“我就是嘴馋,看到张大爷的粮票放在木盒里,就想拿一点换糖果吃,谁知道一撬就把锁撬坏了,我怕被发现,就把所有粮票都拿走了,藏在院子里的柴火堆下面。”
说完,李小宇带着众人来到院子里的柴火堆旁,赵伟蹲下身,拨开柴火,果然看到一个油纸包,里面装着50斤粮票,一张都不少。
李小宇的妈妈又气又急,抬手就要打他,被林砚拦住了:“大姐,别打孩子,他也是一时糊涂。小宇,你知道粮票对张大爷有多重要吗?那是张大爷攒着给孙子寄去的口粮,你把粮票偷走了,张大爷的孙子就没粮吃了,张大爷也会很伤心的。”
李小宇低着头,眼泪掉在地上:“我知道错了,我以后再也不偷东西了,我去给张大爷道歉。”
林砚笑着摸了摸他的头:“知道错了就好,道歉之后,还要帮张大爷做几天家务,弥补自己的过错,好不好?”
李小宇用力点点头。林砚让赵伟把粮票还给张大爷,又带着李小宇去给张大爷道歉。张大爷见粮票找回来了,又看到李小宇诚恳的样子,气也消了:“孩子还小,知错就改就行,以后可不能再干这种事了。”
解决完粮票失窃案,林砚和众人回到家属院门口,王阿姨笑着说:“林警官,还是你们这个网格化管用,不仅破案快,还没伤着邻里感情。以前楼里也有过邻里矛盾,吵来吵去也解决不了,现在有你们这么上心,我们住着也踏实。”
“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林砚笑着说,“王阿姨,以后要是楼里有什么异常情况,你及时跟我们说,咱们一起把家属院的安全守好。”
就在这时,林砚的传呼机又响了,屏幕上显示“城北菜市场纠纷升级,有人受伤”。林砚收起传呼机,对李建国、苏晓和赵伟说:“走,又有新任务了。”
警车缓缓驶出家属院,身后的居民们挥着手道别。春日的阳光洒在车身上,林砚看着窗外掠过的街道,心里清楚,民生小案虽小,却连着老百姓的日子,每破一起,就多一分安宁。而他和团队的使命,就是守着这份安宁,让正义的脚步,遍布南州的每一个角落。
http://www.paoshu5.cc/book/38426/54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