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火种”计划
推荐阅读:
战帝归来顾靖泽白今夏
绝世萌宝:天才娘亲帅炸了
恩爱夫妻宠娃日常唐夜溪顾时暮
谁说小皇叔要绝后?我两年生五崽
今天你成功登机了吗
孽徒你无敌了,下山祸害师姐去吧
一仙,一鬼,任平生
狂妄医妃驾到,摄政王心头宠
抢婚替嫁,我成军区大佬你哭什么
碧蓝:养了一群冲官逆女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那由东非“门”投射出的、短暂却震撼的影像,如同一个来自深渊的凝视,深深烙印在所有目睹者的脑海中——陌生的星空背景,瑰丽而死寂的星云,以及那座悬浮于其间、巨大到令人失语的金属废墟。它断裂的骨架扭曲着,仿佛承受过无法想象的力量,表面覆盖着非地球已知的任何材料,其建筑风格兼具了某种冰冷的几何美感和一种非人的、庞大的尺度感。这不是自然造物,这是一个文明的坟墓,一个在“过滤器”考验中失败(或者说未能完全通过)的“前辈”留下的、漂浮在宇宙中的墓碑。
影像只持续了不到三秒便消散了,“门”上的符号恢复了原状。但它带来的冲击,却如同海啸般席卷了书院和所有知情的高层。
希望与危机并存的感觉,从未如此清晰。
“它……它是在警告我们?”陈默的声音有些发干,他指着已经恢复平静的主屏幕,脸上没了往日的跳脱,只剩下凝重,“给我们看看‘考场’上‘前辈’的惨状,提醒我们不好好考试的下场?”
沈渊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更可能是一种……‘信息补充’。它告诉我们,‘港口’并非终点,也可能是一个……‘中转站’或者‘筛选场’。而通往那里的路上,遍布着失败者的残骸。它让我们对前路的艰险,有一个更直观的认知。”
埃琳娜嚼着口香糖,眼神冰冷:“看来这监考老师还挺‘贴心’,怕咱们对考试难度没概念,直接给看了个‘历年落榜生’的惨状合集。”
林见鹿沉默地看着那片影像最后消失的地方,指尖无意识地在控制台上敲击着。十年的高速发展,让人类文明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底气和希望,但这突如其来的“废墟影像”,像一盆冷水,浇醒了任何可能存在的盲目乐观。
它提醒所有人,“过滤器”是冷酷的,失败的下场是彻底的湮灭。而人类文明,远未达到高枕无忧的程度。
“我们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通过考试’这一条路上。”林见鹿终于开口,声音沉稳,却带着一种下定决心的力量,“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尤其是在这个篮子本身,还悬在一个我们无法完全理解的‘考官’手中时。”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最终与苏晚晴、赵昊等人的全息影像对视。
“我们需要一个‘备份’,一个即便地球这个‘摇篮’最终未能通过‘过滤器’的考验,甚至遭遇不测,也能让人类文明的火种得以延续的计划。”
他顿了顿,说出了那个在高层内部已经酝酿许久,但因资源和技术门槛而一直处于论证阶段的代号:
“‘火种’计划,正式启动。”
“火种”计划!建造能够进行跨恒星系远航的世代飞船,向银河系深处散播人类文明的火种!
这个计划一经提出,便在有限的知情圈层内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和复杂的情绪。
“这是逃跑主义!是放弃我们家园的可耻行为!”一些秉持着“与地球共存亡”信念的官员和科学家激烈反对,“我们应该集中所有资源,提升文明整体实力,争取通过‘过滤器’的考验!分散资源去建造可能永远用不上的‘方舟’,是对现在生存机会的削弱!”
“这不是逃跑,这是保险!”另一些人则据理力争,“面对一个成功率未知、失败即毁灭的‘考试’,准备一条后路是最理性的选择!‘火种’计划不是为了放弃地球,而是为了确保无论‘考试’结果如何,人类文明不至于彻底断绝!”
“可是技术呢?”更务实的人提出质疑,“以我们现在的技术,建造能够维持数千年、数万年航行,并且能在一个未知星系重建文明的世代飞船?能源、生态、导航、社会结构……哪一个不是天方夜谭?”
面对这些争论,林见鹿展现出了他作为“文明引领者”的决断力和远见。
在一次由各国代表和顶尖专家参与的绝密视频会议上,他站在星图前,身后是那片刚刚显现过废墟的陌生星空影像。
“先生们,女士们,”他的声音通过翻译系统,清晰地传入每个与会者耳中,“‘火种’计划,不是对地球的背叛,而是对文明未来的终极负责。”
“我们谁也无法保证,一定能通过那个‘过滤器’的最终评估。那个废墟影像,就是最直接的警示。将文明的命运完全寄托于一场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考试’,是最大的赌博,也是最大的不负责任。”
“至于技术……”他话锋一转,语气中带着一丝得益于十年钻研“宇宙语”的自信,“并非遥不可及。”
他示意陈默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
全息投影上,浮现出基于“宇宙语”理论推导出的几种革命性技术蓝图:
· “零点能”间歇性汲取装置的小型化模型:虽然还无法实现持续供能,但已经能够为星际飞船提供远超化学燃料和传统核能的、阶段性的巨大推力。
· 基于“时空韧性”理论的亚光速航行优化方案:能够显着降低飞船在接近光速航行时所遭遇的相对论效应和星际尘埃冲击风险。
· 利用“意识相干性”原理构建的、高度稳定的封闭生态系统雏形:这对于维持世代飞船内漫长航行的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 以及……从“前辈”文明废墟影像的结构中反向推导出的、某种极其高效的巨型结构材料学线索。
这些技术的出现,虽然大多还停留在理论和实验室阶段,但却让“火种”计划从一个纯粹的幻想,变成了一个理论上具备可行性的、需要倾注巨大资源去实现的超级工程。
“看,我们并非从零开始。”林见鹿指着那些蓝图,“‘过滤器’给予我们的‘语言’和‘考题’,以及它偶尔透露的‘信息’(比如那片废墟),本身就在为我们指明方向。‘火种’计划,不仅仅是保险,它本身也是我们消化吸收这些高等知识、提升文明科技水平的过程!”
最终,在林见鹿的力主和展现出的技术可行性面前,“火种”计划以“人类文明延续战略备份工程”的名义,获得了通过。它将作为一个最高优先级的补充项目,在不严重影响应对“过滤器”主战线的前提下,整合全球部分资源,秘密进行。
计划的核心基地,选在了远离主要能量节点、地质结构稳定、且便于隐蔽的月球背面。
接下来的数年,人类文明如同一个双核驱动的巨人,一边继续在“宇宙语”的海洋中畅游,努力攻克“哨兵”留下的难题,提升整体文明“潜力指数”;另一边,则调动起庞大的工业体系和科研力量,在寂静的月背,开始了代号“启明”的世代飞船的建造。
巨大的环形工厂在月壤上拔地而起,利用月球资源进行原位建造的技术被快速发展。来自地球的特种材料和关键部件,通过新式的、基于“宇宙语”理论优化的电推飞船,悄无声息地运抵。
“启明号”的设计理念,不再仅仅是传统的“诺亚方舟”,它更是一个移动的、自给自足的“微型文明”。它必须能够独立运行数千年,维持内部社会的稳定,保存人类的知识、文化和基因多样性,并在抵达可能的适宜星系后,具备重建工业文明的能力。
这是一项远比建造“烛龙”聚变堆更加复杂、更加宏伟的工程。它考验的,不仅仅是人类的科技,更是人类的组织能力、社会结构设计能力和对遥远未来的承诺。
林见鹿偶尔会通过高清晰度的月面监测系统,看着那座在环形山中逐渐成型的、闪烁着焊接火花的庞大骨架。那不仅仅是一艘船,那是人类面对未知命运时,不屈的意志和延续文明的渴望的象征。
然而,就在“启明号”主体框架完成百分之三十,整个“火种”计划步入正轨之时,一个来自渝州“天柱”能源网深层监测站的、最高加密等级的警报,直接送到了林见鹿面前。
警报的内容,让一向沉稳的他,瞳孔也骤然收缩:
“检测到‘天柱’核心能源矩阵下方,约三十公里处的地幔层,出现异常高能反应!能量签名……与东非‘门’及‘哨兵’中子星高度同源!且……该能量反应正在以缓慢但稳定的速度,向地表‘上浮’!”
“根据‘宇宙语’模型初步测算,其目标指向……并非‘天柱’能源网本身,而是……与‘天柱’紧密耦合的、整个渝州及周边区域的……‘人类集体意识场’?!”
“过滤器”……或者某种与之相关的存在,似乎并不满足于仅仅通过“端口”和“考题”观察人类。它……正在主动地、以某种物理性的方式,接近并试图接触……人类文明的“意识”本身?而这第一次深度接触的地点,竟然选在了“天柱”计划的核心——渝州?!
http://www.paoshu5.cc/book/38512/31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