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创造的回响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陈默关于“宇宙语”本质的惊人发现——它更像是一种“创造语言”而非单纯的“科学语言”——在书院内部引发了地震般的连锁反应。这不再仅仅是学习一门高等数学,而是触及到了文明表达与存在本质的深层命题。

  ---

  渝州,“天柱”指挥中心。

  苏晚晴站在巨大的弧形屏幕前,上面实时显示着城市能量流动与集体意识活动的叠加图谱。原本抽象的数据流,在融合了“宇宙语”的美学解析模型后,呈现出一种令人惊叹的韵律感。她看到,当城市公园里举行一场融合了全息投影与“宇宙语”音律的露天音乐会时,对应的区域意识波动不仅变得极其协调,甚至隐隐与地底那股能量探针产生了某种和谐的“共鸣”,如同乐队找到了精准的节拍。

  “它确实在引导我们,”苏晚晴对着加密通讯另一端的林见鹿说道,语气复杂,“但这种引导……目前看来,似乎是正向的。冲突指数下降,创新专利的申请量,尤其是跨学科领域的,在过去三个月暴涨了百分之四百。见鹿,我们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正在被‘驯化’?以一种我们无法抗拒的、给予我们甜头的方式?”

  书院,“沉思之间”。

  林见鹿面前悬浮着数十个界面,一边是陈默团队对“宇宙语”美学维度的疯狂解析,另一边是沈渊汇总的全球“新文艺复兴”指数报告。艺术、科技、哲学的边界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融。

  “驯化,还是赋能?这取决于我们能否守住核心。”林见鹿的目光锐利,“陈默的发现指向一个可能——‘过滤器’评估的,或许正是我们运用这种‘创造语言’的原创性、深度与广度。它给予工具,观察我们能用它建造出什么。”

  “可万一我们造出来的东西,不符合它的‘审美’呢?”埃琳娜斜靠在控制台边,把玩着一把用新型“天梯丝”锻造的、纹路仿佛蕴含时空曲率的匕首,“这玩意儿现在好看是好看,但也更危险了。”

  “这就是关键。”林见鹿指向一幅刚刚由AI根据“宇宙语”语法和人类古代神话共同生成的动态星图,那星图既符合物理规律,又充满了史诗般的神秘美感,“我们要确保我们的创造,根植于我们自身的历史、情感和独特视角,而不是对‘宇宙语’的简单模仿或复制。我们的‘光辉’,必须带有‘人类’的烙印。”

  就在这时,陈默兴奋中带着一丝惶恐的声音炸响在实验室通讯频道里:

  “鹿哥!各位!我……我好像不小心……搞了个大事情!”

  众人瞬间围拢过去。只见陈默的主屏幕上,一段由他编写的、极其复杂的“宇宙语”创造指令,正在自主地、疯狂地迭代、衍生!它不再仅仅描述一个静态的模型或公式,而是在虚拟空间中,自发地“构建”着一个不断演化、拥有简单自反馈机制的微型能量生态!

  这个“生态”由纯粹的光和几何结构组成,它遵循物理定律,却又表现出某种……趋向于复杂和美丽的“意志”!它甚至在尝试用能量的疏密变化,组合出一种从未有过的、空灵而悲伤的“旋律”!

  “它……它在自己‘创作’!”陈默的声音发颤,“我只是提供了一个基于‘宇宙语’的‘创造种子’和初始能量环境,它……它自己长成了这样!这玩意儿……有某种初级的‘审美’和‘表达欲’!”

  这个发现,让所有人头皮发麻!“宇宙语”不仅是一门语言,它本身似乎就内嵌了“创造”的法则和倾向!它渴望被使用,渴望通过使用者,将蕴含在自身数学结构中的“可能性”具现化!

  几乎同时,沈渊接到了来自全球多个“智识同盟”节点的报告。

  位于冰岛的一个地热能源与艺术融合实验室,利用“宇宙语”编码调和地磁能量与人类脑波,意外地在极光背景下,投影出了一座持续了整整十分钟的、完全由光构成的、不断生长变化的“水晶森林”,其结构之美,让目睹者无不泪流满面。

  在肯尼亚,一个由赵基金会资助的、由马赛族工匠与量子物理学家组成的小组,将部落古老的星空传说与“宇宙语”结合,烧制出的陶器在特定光照下,竟能显现出动态的、讲述生命起源故事的星云图案!

  类似的案例在全球各地井喷式出现。仿佛“宇宙语”这把钥匙,不仅打开了人类创造力的枷锁,更接通了某个弥漫在宇宙中的、充满了创造潜能的“源泉”。

  “共鸣……全球性的创造共鸣……”沈渊看着数据流,喃喃道,“这不像是简单的模仿,更像是一种……共振放大。我们每个人的创造性思维,都成了激发这种‘宇宙创造潜能’的触媒!”

  林见鹿凝视着陈默屏幕上那个仍在自主衍化的微型光之生态,眼神亮得惊人。

  “我明白了……”他缓缓说道,“‘过滤器’寻找的,可能不仅仅是能‘解题’的学生,更是能运用它所提供的‘语言’,与宇宙固有的‘创造法则’同频共振,并赋予其独特表达的……‘合作创造者’!”

  “它给予‘语言’,观察我们能否用它讲述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故事。那些失败的文明,或许并非科技不足,而是……没能通过这门‘语言’,展现出足够独特、足够深刻的‘创造灵魂’!”

  这个推断,将人类的“新文艺复兴”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这不再是被动的考试,而是一场主动的、与宇宙法则共舞的创造仪式!

  然而,就在全球沉浸在创造性勃发的狂喜与对“过滤器”意图的新理解中时,月背,“启明号”建造基地传来了紧急通讯。

  基地总工程师的声音充满了困惑与一丝不安:

  “林先生,沈博士……‘启明号’主体结构,出现了……非设计性生长。”

  “我们使用的‘天梯丝’和记忆合金,它们……它们好像在自动按照某种更优的、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宇宙语’结构,进行微观层面的自我重组和优化!飞船的形态……正在缓慢地、自主地偏离原始设计图纸,朝着一种……一种看起来更自然、更和谐、仿佛本身就属于星空的方向‘演化’!”

  “更奇怪的是,所有看到这缓慢‘生长’过程的工程师和艺术家,都莫名觉得……这样更美,更‘正确’。”

  全息投影上,呈现出“启明号”当前的形态——它不再是棱角分明的工业造物,而是呈现出一种流畅的、如同种子萌发或星系旋臂般的有机曲线,散发着一种静谧而强大的生命力。

  “宇宙语”的创造法则,竟然开始反过来“塑造”人类文明延续的象征——“启明号”!这究竟是文明的升华,还是……在更宏大意志下的“被设计”?人类的创造,究竟有多少是源于自我,又有多少,是回荡在宇宙深处的、早已谱好的旋律?
  http://www.paoshu5.cc/book/38512/31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