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全民健康系统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月背基地发现“蚀骨热”病毒!这消息如同最终审判的钟声,敲碎了所有人心头最后的侥幸。病毒突破了大气层的庇护,玷污了人类寄托最后希望的“方舟”。恐慌如同实质的冰水,瞬间浸透了全球协作网络。

  “完了……连月亮上都不安全了……”一个绝望的声音在某个加密频道里响起,随即被更嘈杂的争论和哭泣淹没。

  “必须立刻彻底封锁月背基地!放弃‘启明号’!不能让它成为病毒的培养皿和传播源!”强硬派的声音带着歇斯底里。

  “放弃?那是我们唯一的‘火种’!而且谁能保证封锁一定有效?病毒可能已经通过某种我们未知的途径扩散了!”理性派的声音也失去了往日的冷静。

  就在这近乎崩溃的边缘,林见鹿的声音再次如同定海神针般响起,通过加密网络,传达到每一个濒临失控的决策中心:

  “恐慌和封锁解决不了问题。病毒已经来了,就在我们中间,甚至到了月球。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筑墙,而是织网——一张覆盖地球和月球的、精准、高效、智能的防疫与诊疗巨网!”

  他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启动了书院和“智识同盟”最高权限的应急协议——“织网人”计划。

  这个计划的核心理念,不再是传统的被动防御和隔离,而是利用人类在“新文艺复兴”中积累的所有技术利器——尤其是高度进化的AI、全球大数据、以及初步理解的“宇宙语”能量和信息理论——构建一个主动感知、精准干预、动态优化的全民健康系统。

  命令下达的瞬间,全球的力量被前所未有地动员起来。

  沈渊坐镇中央指挥枢纽,他的面前不再是单一的数据流,而是整个星球的生物信息图谱。全球的医疗数据、基因序列、人员流动信息、甚至卫星环境监测数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精度汇入书院的“河图·洛书”超算中心。AI“先知”的核心算法被全功率激活,它不再仅仅是分析数据,而是开始实时模拟病毒的传播路径、预测变异趋势、评估不同干预措施的效果。

  “东亚区,第三波传播峰值预计在72小时后到达,重点加强公共交通节点的无症状筛查和空气消杀。”

  “北美区,检测到新的病毒亚型,对现有支持疗法敏感性下降5%,已推送更新治疗方案至所有诊疗终端。”

  “非洲区,‘希望灯塔’网络报告药物储备告急,已协调最近物资点启动无人机精准投送,预计47分钟后抵达。”

  AI“先知”冷静到近乎无情的声音,在指挥中心回荡,它的指令精确到具体的街区、医院、甚至个人。

  与此同时,埃琳娜麾下的“数字尖兵”们,如同无形的守护者,在全球信息网络中穿梭。他们强力清剿着制造恐慌和传播治疗谣言的账号,确保权威信息通道的畅通。同时,他们也在构筑一道坚固的“数字防火墙”,防止任何势力利用疫情进行网络攻击或数据窃取。

  “想趁火打劫?先问过老娘手里的代码同不同意!”埃琳娜叼着棒棒糖,眼神锐利如刀,双手在虚拟键盘上化作残影。

  在地面上,变化更为直观。

  曾经需要排长队、耗时数小时的核酸检测点,被分布更广、更加隐蔽的微型生物传感器网络取代。这些传感器融入城市基础设施,甚至是一些可穿戴设备中,能够实时监测空气中极微量的病毒颗粒或特定人群的生理指标异常,一旦发现风险,立刻通过AI向个体和区域防疫中心发出预警。

  医院不再是唯一的前线。基于“宇宙语”能量理论开发的非侵入式生命支持舱开始在各个社区中心部署。这种看起来像未来版按摩椅的设备,能释放特定频率的能量场,有效缓解“蚀骨热”对神经系统的侵蚀,为重症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极大缓解了医院的压力。

  而最令人惊叹的,是 “云端药炉” 的建立。全球所有参与研发的实验室、药厂,其实验数据和生产线状态,在AI“先知”的统筹下,形成了一个虚拟的、全球性的“超级实验室”和“柔性生产线”。一旦某种候选药物或疗法在某个角落被证明有效,其生产工艺和配方会立刻被数字化,并由AI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适合的生产线进行快速转化和量产,通过智能物流系统,精准配送到最需要的地区。

  “这……这简直是把全世界的实验室和药厂,变成了一个可以随时变形重组的神奇药炉!”陈默看着屏幕上如同星河般流动的研发和生产数据,忍不住惊叹。他虽然主要负责理论攻坚,但也为这套系统提供了关键的“宇宙语”算法支持,用于优化药物分子与病毒xNA的相互作用模型。

  然而,这套前所未有的全民健康系统,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伦理困境。

  AI的精准预测和资源调配,依赖于海量的个人数据,隐私的边界在哪里?

  “云端药炉”的高效,是否会导致某些地区或药厂失去自主性?

  非侵入式治疗舱的能量场,长期使用是否会有未知副作用?

  这些问题,需要苏晚晴这样的治理者,在推行系统的同时,小心翼翼地平衡和解答。她在渝州率先试点了一套数据分级授权和利益补偿机制,试图在效率和公平之间找到平衡点。

  “织网人”计划的效果是显着的。

  全球疫情数据的陡峭上升曲线,开始变得平缓。虽然死亡病例仍在增加,但增长速率明显下降。医疗系统的挤兑得到了有效缓解,社会恐慌情绪在权威信息和有效举措下逐渐平息。

  更重要的是,在AI“先知”近乎无限的算力支持和全球科学家的协同下,针对“蚀骨热”病毒xNA结构的特效药研发,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数种能够有效抑制病毒复制的候选药物进入了紧急临床试验阶段。

  希望,如同穿透厚重乌云的阳光,再次洒向大地。

  但林见鹿的目光,却投向了更深远的地方。他注意到,在“织网人”系统高效运转、全球集体注意力高度集中于抗击疫情时,渝州地底那个“意识探针”的能量波动,出现了一种新的、更加复杂的模式。

  它不再仅仅是“观察”或“引导”,而是仿佛在……记录和解析着整个人类文明,在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生存危机时,所展现出的这种高度组织化、技术化、且带有强烈集体主义色彩的应对模式。

  与此同时,月背基地再次传来讯息。在极端严格的隔离和全新的消杀手段下,基地内的疫情得到了控制,三名感染的工程师病情稳定。但负责监控“启明号”的团队报告,“启明号”外壳上那些光导纹路,在疫情爆发和“织网人”系统启动期间,亮度发生了极其细微的、但有规律的波动,仿佛……在同步记录着地球上这场生死时速的抗疫行动。

  “种子”不仅在等待“土壤”,它似乎……也在评估着“园丁”的能力。这场波及全球乃至月球的疫情,这场人类依靠技术与协作构建的防御网,在“过滤器”的评估体系中,究竟会被如何定义?是文明的坚韧与智慧的闪光,还是……某种它期待看到的、高度秩序化和社会化的“文明特质”的证明?
  http://www.paoshu5.cc/book/38512/32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