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气候解决方案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亚马逊雨林深处那自发形成的、直径超过一公里的发光环状结构,如同地球肌肤上一道突然裂开的、流淌着能量血液的伤口,瞬间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也让书院“灵境”中心内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赵昊前线团队传回的高清影像令人窒息:参天古木与粗壮藤蔓违反常理地扭曲、交织,构成了一个完美的圆环,环内空间的光线诡异扭曲,仿佛隔着一层流动的水波,隐约能看到其中并非雨林景象,而是某种……不断变幻的、仿佛由纯粹几何光构成的异度空间!更令人不安的是,环状结构周围弥漫着与渝州地底探针同源、但强度远超的能量场,连空气都在微微震颤。

  “盖亚”模型疯狂运转,试图解析这突如其来的剧变。数据显示,这个“亚马逊之环”的出现,并非孤立事件,它与全球能量脉络,尤其是几个主要节点,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仿佛是整个星球能量系统的一个“新阀门”被强行打开了。

  “妈的!这又是什么新考题?还是说,‘考官’觉得之前那些不够劲儿,直接给咱们换了张‘地狱难度’的考场地图?”陈默盯着模型中那个剧烈脉动的、代表“亚马逊之环”的刺目红点,感觉头皮发麻。

  林见鹿的目光在“亚马逊之环”与“盖亚”模型其他部分之间快速移动。他注意到,当模型将“亚马逊之环”的能量扰动纳入计算后,全球气候系统的模拟曲线,开始出现更加剧烈的、近乎失控的波动。极端高温、超级风暴、冰盖加速融化的预警信号在模型中疯狂闪烁。

  “‘过滤器’的评估是全面的,”林见鹿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它观察我们的科技、我们的意识、我们的团结,也必然包括……我们与孕育我们的星球环境之间的关系。这个‘环’的出现,或许加剧了某种……‘环境压力测试’。”

  他指向模型中那些代表温室气体浓度、海洋酸化、冰川消融的、不断恶化的曲线。“如果我们连自己家园的基本稳定都无法维持,那么所谓的‘文明潜能’无疑将大打折扣,甚至可能被直接判定为‘失败’。”

  “所以,我们必须交出一份关于星球健康的‘高分答卷’。”沈渊立刻明白了林见鹿的意图,“‘盖亚’模型,现在就是我们最强的笔。”

  命令下达,整个书院和“智识同盟”的资源再次向“盖亚”模型倾斜。这一次,目标无比明确:利用这个前所未有的数字孪生地球,在浩瀚如烟的可能性中,为人类文明寻找一条最优的、可行的全球碳中和路径,并尽可能缓解乃至逆转气候变化带来的损害。

  这无疑是一个比破解病毒、构建能量网络更加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能源结构、工业体系、农业模式、交通网络、乃至全球治理和个体生活方式的彻底变革。

  “灵境”中心内,全息投影池化为了一个巨大的、动态的“解决方案沙盘”。

  陈默带领团队,将“宇宙语”中关于能量高效转换与物质循环的深层原理,转化为各种超越现有技术想象的解决方案模型:

  · “光合作用2.0”:模拟一种基于特定纳米材料和“宇宙语”能量频率的、效率远超自然光合作用的人工合成过程,可以直接在沙漠或城市建筑表面,将二氧化碳和水高效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和清洁能源。

  · “大洋环流引擎”:设计利用海洋温差和洋流动能的、遍布全球大洋的巨型柔性能量收集网络,既能发电,又能通过精准的能量输入,调节局部海洋环流,缓解极端天气。

  · “地脉调和剂”:基于对地球能量脉络的理解,提出在特定地质节点注入或引导能量,以稳定地壳活动,并增强地球自身的碳封存能力。

  而沈渊则协调着全球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政策专家,将这些技术方案与全球经济结构、各国发展水平、社会接受度等现实约束条件进行耦合模拟。

  屏幕上,无数条代表不同政策组合、技术路线、投资规模的曲线在疯狂碰撞、迭代。AI“先知”的算力被催谷到极限,每秒都在进行着数以亿计的情景模拟。

  “不行!激进技术路线A,虽然减排快,但对全球经济冲击太大,可能导致大规模失业和社会动荡,意识场稳定性跌破阈值!”

  “方案B过于依赖全球统一碳税,政治博弈成本太高,推行速度太慢,无法在模型设定的时间窗口内达到目标!”

  “方案C……咦?等等!如果我们将‘光合作用2.0’与赵昊基金会的全球扶贫农业项目结合,同时解决碳吸收和粮食安全问题……”

  失败的红色警示与偶然闪现的优化绿光交织闪烁。这是一场在数字世界中进行的、关乎文明未来的宏大博弈。

  时间在极度专注中飞逝。数天后,一个极度疲惫但带着兴奋的声音从陈默团队中响起:

  “找到了!一条……一条理论上可行的‘黄金路径’!”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全息沙盘上,一条散发着柔和金光的、相对平滑的曲线蜿蜒前行。它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分阶段、多技术路线并行、兼顾了效率与公平的复杂方案:

  1. 短期(5-10年):利用“烛龙”聚变能和升级版电网,快速替代全球大部分化石能源;大力推广“清瘟导引术”简化版衍生出的“生态冥想”,通过大规模集体意识活动,潜移默化地提升公众环保意识,降低政策推行阻力。

  2. 中期(10-30年):全面铺开“光合作用2.0”和“大洋环流引擎”等新型负排放技术,结合“天柱”网络对区域能量场的稳定作用,开始主动降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修复气候系统。

  3. 长期(30-50年):完成全球能源、工业、交通体系的深度脱碳和循环化改造,实现与地球生物圈的动态和谐共生,文明发展完全构建在可持续的基石之上。

  这条路径,在“盖亚”模型的亿万次模拟中,以最高的成功率,平衡了环境目标、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并将可能出现的负面冲击降到了最低。

  “太美了……”苏晚晴看着这条凝聚了全球智慧的“黄金路径”,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这不仅仅是技术方案,这是一幅……文明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蓝图。”

  林见鹿点了点头,正欲下令将这份“气候解决方案”作为人类文明的又一重要答卷,通过特定渠道向“过滤器”展示,并全力推动全球实施。

  突然!

  “盖亚”模型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刺耳的尖啸警报!

  屏幕上,那条刚刚找到的、散发着金光的“黄金路径”,在延伸到某个未来时间节点时,毫无征兆地……断裂了!

  断裂点对应的现实时间,大约在方案推行二十年左右。

  而断裂的原因,并非来自模型内部的技术或社会变量,模型的追踪箭头,死死地指向了外部现实世界的一个坐标——

  亚马逊雨林,那个发光的“环”!

  数据显示,在“黄金路径”推演到那个时间节点时,“亚马逊之环”的能量级别会突破某个临界阈值,其引发的全球能量场和气候系统的连锁反应,将彻底颠覆、甚至完全湮灭之前所有的减排和修复努力!

  “怎么会这样?!”陈默失声叫道,“这破‘环’……它……它难道是我们解决气候问题的……终极障碍?!”

  希望刚刚点燃,就被来自亚马逊丛林的、充满未知与恶意的光芒,当头浇灭。人类文明能否拥有未来,似乎不仅取决于自身的努力,更取决于能否解开这个突然出现在星球母亲身上的、危险的“环”之谜。
  http://www.paoshu5.cc/book/38512/32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