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0章 星骸腊肉(2024年12月23日 冬至次日)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湘西的冬晨,群山被浓得化不开的雾气包裹,吊脚楼的飞檐在乳白色的纱幔里若隐若现。空气湿冷,带着柴火烟气和松脂的清冽。向阿婆的熏烤坊就嵌在半山腰,老木屋被长年累月的烟火熏得黝黑发亮,像一块巨大的陈年腊肉。作坊里暖意融融,却又弥漫着一种沉甸甸的、混合了时间与山林气息的独特氛围。巨大的杉木梁上,悬挂着密密麻麻、油亮深红的腊肉条,如同丰收的奇异果实。中央的熏坑里,松柏枝、橘皮、还有向阿婆秘不外传的几味山间香草,正幽幽地燃烧着,不见明火,只有暗红的炭心和青白色的烟雾,丝丝缕缕,缠绵不绝地向上攀爬,温柔地舔舐、渗透着悬挂的肉条。烟雾里,夹杂着一种极淡、却又无法忽视的、类似高温灼烧过的特殊矿物气息——那是向阿婆儿子所在的航天所,偷偷塞给她的几片据说来自“嫦娥六号”返回舱的隔热层碎屑,被她当作宝贝混进了熏料里,说是能“沾点天外的灵气”。
王铁柱裹着一件半旧的军棉袄,哈着白气,搓着粗糙的大手走进来。他刚从哈市赶过来,身上还带着北方的寒气。作为李玄策的老同学,哈市第一精密刀具厂的特种钢材淬火工艺师,他此行是受李玄策所托,来看看西疆科考队寄存在向阿婆这里熏制的一批特殊风干肉——里面混入了珍贵的雪莲精华,准备带回京城。更深的,是李玄策隐晦地提到最近天地异象频发,或许这融合了西疆地气与古法熏制的东西,能提供一些意想不到的“启示”。王铁柱虽然对玄学一窍不通,但对李玄策的信任和对能量变化的直觉,让他觉得此行不虚。
“阿婆,辛苦您了!”王铁柱嗓门洪亮,带着东北人特有的热乎劲,驱散了作坊里一部分沉滞的寒气。
向阿婆是个精瘦的小老太太,穿着靛蓝的土布衣,眼睛却亮得像山涧里的黑曜石。她笑着点点头,用竹竿指着一块悬挂在熏坑正上方、颜色格外深褐、几乎接近墨黑的腊肉:“喏,那块,就是西疆来的宝贝,加了雪莲的。挂了小半年,火候差不多了。”
王铁柱凑近了看。这块腊肉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灰白中透着奇异青蓝色的霉斑,像一片片不规则的苔藓,又像是某种矿物结晶体。在熏烤坊昏暗的光线下,在青白色烟雾的缭绕中,那霉菌的纹路似乎……在微微流动?
他以为自己眼花了,揉了揉眼睛,再定睛细看。
这一次,他看得清清楚楚!
那灰白青蓝交错的霉菌斑块,正在极其缓慢地变化、延展、组合!它们不再是无序的斑点,而是构成了一幅令人瞠目结舌的、深邃到令人心悸的宇宙星图!背景是幽暗无垠的虚空,中央是一颗庞大到占据视野一半的、垂死的恒星!它如同一个行将熄灭的巨大火炉,表面翻滚着暗红与惨白交织的、狂暴的日珥,核心处则坍缩成令人不安的深紫色漩涡,仿佛一个吞噬一切的黑洞入口。恒星周围,散落着无数破碎的星骸和扭曲的光带,正是韦伯望远镜不久前才捕捉到的、震撼整个天文界的“船帆座垂死星云”影像!
“我的老天爷……”王铁柱倒吸一口凉气,整个人僵在原地。
更不可思议的还在后面。随着熏烤温度的细微变化,那腊肉深褐色的皮下,金黄色的油脂被缓缓逼出,沿着肉质的纹理缓缓渗出、凝聚、滴落。那些金黄的油脂珠,在滴落的过程中,竟在下方承接的旧搪瓷盘里,自动排列组合成一个又一个古老而优美的篆体文字——角、亢、氐、房、心、尾、箕……正是《步天歌》中记载的东方青龙七宿的星官之名!
油脂星官名在盘底微微晃动,与上方霉菌构成的垂死恒星影像交相辉映,构成一幅诡秘而壮丽的宇宙末日图景。
“阿婆!这……这肉……”王铁柱指着那块腊肉,声音都有些变调。
向阿婆却显得异常平静,仿佛早已司空见惯,只是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洞悉世事的幽光:“山有灵,树有魂,这肉吸了半年的山气烟火,沾了那天外来的石头气,又融了西疆雪莲的精魄,看到点不一样的东西,有啥稀奇?天要说话,借块腊肉当嘴巴,稀奇么?”
王铁柱心头剧震,来不及细想阿婆话里的玄机,一个近乎本能的念头冲上脑海——淬火!就像他处理那些特种合金,极热之后需要极冷的淬炼才能获得理想的晶体结构和强度!这霉菌星图,是否也需要一场“淬火”?
“阿婆!借您的液氮桶用用!”王铁柱大吼一声,不等阿婆回应,已经冲到作坊角落——那里放着一个他带来的、用于保存精密零件的便携式液氮罐。他戴上厚厚的防冻手套,一把抓起竹竿,小心地将那块诡异的腊肉从熏坑上方挑了下来。动作快如闪电,却又带着淬火师特有的稳定精准。
腊肉脱离熏烟,表面那流动的星云影像似乎黯淡了一瞬。王铁柱毫不犹豫,在向阿婆惊愕的目光中,猛地将这块还带着余温的腊肉,整个浸入了翻涌着刺骨白汽的液氮之中!
“嗤啦——!”
剧烈的气化声响彻作坊,浓密的白雾瞬间蒸腾而起,模糊了视线。
几秒钟后,王铁柱将腊肉猛地提出液氮。它表面覆盖了一层厚厚的、晶莹剔透的冰霜,像穿上了一件水晶铠甲。寒气四溢。
王铁柱屏住呼吸,拂去表面的浮霜。
冰层之下,那原本由霉菌构成的垂死恒星影像,在经历了极热熏烤到极寒液氮的瞬间“淬炼”后,发生了惊人的转变!恒星狂暴的影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幅极其精密、复杂、由无数幽蓝色光线构成的、缓缓旋转的动态磁场结构图!线条流畅而充满力量感,核心是几道完美嵌套的环形约束场,边缘是无数代表粒子流的、高速旋转的螺旋线。其结构的复杂程度、约束力的稳定性和能量转化效率的标识精度,远超昨日冬至午宴上,李天枢在厨房蒸汽中凝聚出的那个模型十倍不止!这是一幅近乎完美的可控核聚变磁场蓝图!
“成了!成了!”王铁柱激动得满脸通红,粗糙的手指隔着冰层抚摸着那精妙的磁场图,仿佛抚摸着一件绝世神兵。这哪里还是腊肉,这分明是来自宇宙星骸的启示录!
与此同时,京城郊外,深空探测中心巨大的数据处理大厅内。
李天枢正站在一面巨大的全息星图前,眉头紧锁。屏幕上显示的,正是韦伯望远镜传回的“船帆座垂死星云”最新高分辨率光谱分析数据。他敏锐地察觉到,在恒星核心坍缩区域的光谱中,存在着一种极其微弱、特征奇特的能量信号波动。
“玻色子……和昨天故宫日晷台上那些雪砂里的特征……完全一致!”李天枢低声自语,心脏狂跳。这意味着什么?月壤、雪砂、垂死恒星……一种未知的、具有特殊传导或共振效应的宇宙基本粒子,似乎无处不在!祖父留下的怀表在胸口微微发烫。
就在这时,他的加密通讯器响了,传来王铁柱激动得语无伦次的声音:“天枢!湘西!腊肉!液氮!磁场图!精度……精度逆天了!还有……油脂写的星官名!对!油脂写的!”
李天枢瞬间明白了王铁柱的发现!腊肉、霉菌、星图、淬炼、聚变磁场……还有那油脂写就的《步天歌》星官名!一个大胆的联想在他脑中炸开:既然霉菌能显现星图,油脂能书写星名,它们是否也能作为媒介,去沟通、甚至显影那无处不在的玻色子关联的景象?比如……格陵兰冰缝下那片神秘菌群森林的投影?
他立刻回复:“王叔!别挂!把腊肉,靠近熏烟的源头!快!”
湘西熏烤坊里,王铁柱虽不明所以,但毫不迟疑。他立刻将那块覆盖着冰霜、内蕴聚变磁场图的腊肉,重新用竹竿挑起,小心翼翼地放回熏坑上方,让那袅袅的青白色烟雾再次温柔地包裹住它。
烟雾缭绕中,冰层在低温熏烟下并未融化,反而与烟雾产生了一种奇异的交互。
深空探测中心,李天枢深吸一口气,从怀中取出那枚温润的古旧怀表——李长庚的遗物。他轻轻摩挲着表壳上繁复的缠枝莲纹,感受着齿轮间那一点微小却坚韧的翠绿——祖宅老槐树枯桩底部萌发的新芽,被父亲李玄策以秘法嵌入其中,象征着生命在绝境中的复苏与负能量的净化。
他打开表盖,露出精密转动的金色齿轮,然后将怀表,轻轻靠近全息星图接收器上一个特定的感应端口,口中默诵着一段从古中医典籍中化出的、关于生命能量与自然频率共鸣的口诀。
怀表内部,那点翠绿的新芽仿佛被无形的力量激发,散发出极其柔和、充满生机的微光,与齿轮的金属光泽交相辉映。
“嗡……”
一声极其轻微的共鸣声响起。
熏烤坊里,那块被青白熏烟包裹的冰霜腊肉,突然剧烈地蒸腾起浓郁的烟雾!这烟雾不再是青白色,而是带着一种奇异的、如同极光般的七彩幻光!烟雾在空中急速盘旋、凝聚,瞬间投射出一幅清晰无比的全息影像!
那是一片冰蓝色的、深不见底的巨大冰缝!冰壁陡峭,泛着幽蓝的光泽。而在冰缝深处,并非死寂的黑暗,而是生长着一片难以想象的、散发着柔和荧光的森林!巨大的、伞盖如云的荧光菌类如同参天古木,缠绕着冰晶藤蔓般的发光植物,地面覆盖着厚厚的、如同星尘般闪烁的苔藓,无数微小的、形态奇异的发光生物在林间穿梭飞舞。这片存在于极地冰盖之下、不见天日的菌群生态系统,散发着一种古老、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浩瀚气息——正是之前他通过祖父怀表惊鸿一瞥的格陵兰秘境!
影像持续了十几秒,才随着烟雾的消散而渐渐隐去。
熏烤坊里一片死寂。王铁柱张大了嘴,手中的竹竿啪嗒一声掉在地上。向阿婆静静地看着那消散的幻影,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一丝了然的微笑,低声念叨着只有她自己才懂的古老歌谣。
李天枢站在深空探测中心,望着屏幕上定格的那片梦幻般的冰下森林投影,又低头看向手中怀表。齿轮间,那点翠绿的新芽光芒似乎更加莹润了一分。他轻轻抚摸着表壳,仿佛能感受到祖父残留的温暖,以及那株老槐树在寒风中顽强萌发的生命力。
星骸的死亡,腊肉的重生,熏烟的桥梁,槐芽的生机……宇宙的宏大与生命的坚韧,毁灭的预兆与新生的希望,在这冬至次日湘西的烟火气里,以一种超越想象的方式,紧密地纠缠在一起。未来之路,依旧迷雾重重,但手中这枚承载着过往与生机的怀表,似乎变得更加沉甸,也更有力量。窗外的群山,在浓雾中显露出更加深邃的轮廓。
http://www.paoshu5.cc/book/38816/156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