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雨水的回信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何雨柱接过,入手沉甸甸的。

  他解开红绸,里面赫然是一柄带鞘的短剑!

  剑鞘古朴,似乎是鲨鱼皮制成,上面镶嵌着几颗已经暗淡却难掩贵气的绿松石。

  剑柄是乌木的,磨得光滑温润。

  他轻轻拔出短剑,一道寒光瞬间泻出,剑身狭长,上面有着细密如云纹的锻造痕迹,靠近剑格处,刻着两个古朴的篆字,何雨柱辨认了一下,似乎是“破军”二字。一股森然锐气扑面而来,显然绝非凡品。

  “这……”何雨柱有些愕然。

  定亲送剑?这寓意……

  赵正明看着短剑,眼中闪过一丝复杂,解释道:

  “老爷子当年在晋西北打游击时,从一个负隅顽抗的鬼子大佐手里缴获的,据说是把祖传的武士短刀,被他找人改成了这模样。他说了,赵家的媳妇,不光是享福的,也得有胆魄,有能斩断荆棘的锐气。这剑,是护身的,也是立身的。”

  这份礼物,太过特殊,也太过沉重。

  它代表的,不仅仅是认可,更是一种期望,甚至是一种……责任的传递。

  何雨柱郑重地将短剑收回鞘中,用红绸重新包好,沉声道:“请赵叔叔转告老爷子,何雨水,绝不会辜负他老人家的期望。”

  送走赵正明夫妇后,小院里恢复了安静,但所有人的心都久久无法平静。

  何大清捧着赵家送来的茅台酒,喃喃道:“了不得,了不得啊……雨水这丫头,真是……”

  他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只觉得像是在做梦。

  刘翠兰则摸着那些光滑的衣料,又是欢喜又是惶恐。

  苏青禾帮着何雨柱将礼物收拾好,轻声道:“赵家……比我想象的还要……”

  她顿了顿,找了个词,“不寻常。”

  何雨柱没有说话,他走到院中,看着那柄被放在石桌上的红绸包裹的短剑,眉头微微蹙起。

  赵家的诚意,他感受到了。

  但这份诚意背后,似乎总萦绕着一层看不透的迷雾。

  赵正明那锐利沉稳的目光,林若兰那温柔却滴水不漏的谈吐,还有这柄寓意深远的“破军”短剑……

  尤其是,他们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如此正式地上门提亲,真的仅仅是因为赵卫国对雨水的感情吗?

  西北的阴影,虽然看似远去,但那些未解的谜团——观察点、符号、敌特组织寻找“特殊人员及其关联者”——真的与赵家毫无关联吗?

  赵卫国动用家族渠道帮助转移岳父母,赵家高层是真的一无所知,还是……默许甚至另有深意?

  这场看似圆满的婚事,是风雨过后终见彩虹的归宿,还是……另一张更大、更复杂的网的开始?

  他拿起那柄短剑,入手冰凉,那沉甸甸的分量,仿佛不仅是一份礼物,更是一个无声的警醒与询问。

  何雨柱抬头,望向西北方向的天空,春日的阳光明媚温暖,但他心中却隐隐感觉到,一股潜藏在平静表象下的暗流,似乎正随着这场高调提亲,开始悄然涌动。

  赵家提亲的余波,在纱络胡同7号这个小院里荡漾了数日,方才渐渐归于一种表面的平静。

  何大清与刘翠兰是纯粹的欢喜与惶恐交织。

  欢喜的是小女儿雨水终身有靠,且是这般他们以往想都不敢想的高门;

  惶恐的是自家门第低微,唯恐女儿将来在那样的人家受委屈,或是言行举止不当,贻笑大方。

  两人私下里没少拉着何雨柱和苏青禾嘀咕,反复确认赵家父母当日的态度是否真诚,那柄“破军”短剑是否有什么不好的寓意。

  何雨柱与苏青禾自是再三宽慰,只挑好的说,将赵正明夫妇的开明与尊重,以及赵卫国本人的可靠再三强调,总算让二老安心了不少。

  但私下里,夫妻二人对视时,眼中都藏着一丝难以完全消散的凝重。

  那份厚重的礼单和那柄寓意深远的短剑,如同无声的宣言,宣告着何家与一个截然不同的阶层产生了无法分割的联结。

  福兮祸所伏,这份联结带来的,绝不会仅仅是荣耀与便利。

  提亲后的第三天,何雨柱便以何家的名义,给远在金川的何雨水和赵卫国去了一封长信。

  信中,他详细描述了赵正明夫妇登门提亲的经过,重点描绘了对方的诚恳态度和对雨水的赞赏,也提及了那柄“破军”短剑及其代表的期望。

  他没有在信中流露太多自己的隐忧,只以兄长的口吻,表达了对妹妹的祝福,并叮嘱她与卫国好好相处,相互扶持,同时也不忘提醒她,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要保持本心,独立自强。

  信寄出去后,便是略显焦灼的等待。

  期间,何雨柱的生活看似恢复了常态。

  轧钢厂后勤处的工作依旧繁杂,他处理得游刃有余。

  李怀德似乎也听闻了些风声,在一次单独谈话时,意味深长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了句“柱子,了不得啊,攀上高枝了,以后可别忘了厂里”,语气半是玩笑半是试探。

  何雨柱心中警铃微作,面上却只是憨厚一笑,滴水不漏地回道:“厂长您说笑了,我就是个厨子,运气好妹子找了个好对象,该干的活儿一点不会少,还得指着厂里和李厂长您吃饭呢。”

  李怀德哈哈一笑,不再多言,但何雨柱知道,自己与这位精明的副厂长之间,那层因利益而结成的信任薄膜,似乎又薄了几分。

  外部环境的细微变化,让他更加坚定了低调行事的决心。

  他也曾试图通过王广福等旧关系,旁敲侧击地打听赵家更具体的情况,但得到的反馈都语焉不详,只知赵正明地位颇高,且在某个特殊领域颇有影响力,细节却无人能说清。

  这种信息上的不对称,更增添了何雨柱内心的不安。

  就在这种表面平静、内里暗涌的氛围中,西北的回信终于到了。

  不是一封,而是两封。

  一封厚厚的,是雨水写的,字迹娟秀而激动,充满了待嫁女儿的羞涩与喜悦;另一封较薄,笔力刚劲,是赵卫国的。

  何雨柱先拆开了雨水的信。
  http://www.paoshu5.cc/book/39793/62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