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网 > 铁北微光 >第145章 第三章 课的光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45章 第三章 课的光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周一上午的第三节课是美术课。

  林暮走进教室的时候,阳光正斜斜地从窗户照进来,在地上割出一块长方形的光斑。窗玻璃裂了道缝,用黄色的胶带十字交叉粘着,风一吹就嗡嗡地响,带着外面煤渣跑道的灰尘味飘进来,混着教室里松节油和颜料的味道,有点呛人。

  他走到自己的座位坐下,把帆布背包放在桌角。背包里装着速写本,还有早上出门前没吃完的半个馒头——江川今天早上没什么胃口,只喝了点热水,这个馒头是江川塞给他的,说拿着,别在学校饿死,语气还是那副不耐烦的样子,但林暮知道他是担心自己。

  林暮把馒头塞进桌肚深处,拿出画板和素描纸。画板边缘掉了块漆,露出里面浅棕色的木头,是他刚转来铁北中学时,张老师从器材室翻出来给他的。素描纸是上周新买的,一沓,边缘裁得整整齐齐,纸质比他之前用的好多了,不容易起毛。这是江川在晨光文具店清仓时买的,十二支中华牌铅笔也是,五块钱,江川当时皱着眉把铅笔塞进他背包,说别整天用那些快磨成渣的笔。

  林暮把素描纸固定在画板上,拿起一支2b铅笔。手指碰到笔杆的时候,他下意识地顿了一下。昨天晚上给江川处理伤口的触感好像还在指尖——江川手心的薄茧,脚踝肿胀处皮肤的温度,还有包扎时江川身体的紧绷。他抬头看了眼窗外,铁北中学的红砖教学楼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陈旧,墙皮剥落的地方露出里面的灰色水泥,像结痂的伤口。江川现在应该在家,单脚跳着给江叔喂水?还是靠在墙上休息?脚踝的伤那么重,昨天晚上换纱布的时候,林暮看到伤口周围还是红通通的,稍微一动,江川的脸就白了。

  林暮。

  后排传来男生的喊声,林暮转过头。是班里的赵磊,正拿着一支炭笔在纸上涂涂抹抹,画的是篮球场上的人,线条乱糟糟的。昨天下午你咋没来上课?江川也没来,你们俩干啥去了?

  林暮的心猛地一跳,像被什么东西蛰了一下。他低下头,假装整理画纸,声音轻轻的:江川...他脚崴了,我送他去医院。

  崴脚?赵磊嗤笑一声,江川那硬茬子还能崴脚?怕不是跟人打架了吧?

  林暮没说话,只是捏紧了手里的铅笔。笔杆硌得手心有点疼,他能感觉到周围有几道视线落在自己身上,带着好奇和探究。铁北中学的学生都知道江川不好惹,也知道他和林暮走得近,这种若有若无的关注让林暮很不自在,他习惯性地想把自己缩起来,尽量不引起注意。

  赵磊,画画。

  张老师的声音从讲台那边传来,带着点严厉。赵磊撇了撇嘴,没再说话,低头继续涂他的画。张老师走了过来,她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外套,袖口沾了点颜料,头发用皮筋扎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她手里拿着教案夹,边角磨破了,露出里面垫着的旧报纸。

  画什么呢?张老师站在林暮桌旁,看了眼他空白的素描纸。

  林暮有点紧张,手指在铅笔上转了转:还...还没想好。

  张老师笑了笑,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很温和。周末去工厂区了?她知道林暮喜欢去那里写生,之前还看过他画的工厂全景,夸他有灵气,懂得抓细节。

  林暮点点头,想起速写本里新画的几张维修铺的速写——江川修车时的样子,阳光照在他背上,头发上沾着点油污;还有维修铺角落里的废机油桶,桶身上的铁锈纹路像一张网。那些画他都藏在速写本最后几页,用松木板压着,松木板是江川给他的,说是省得你那破纸老卷边。

  嗯,去了。林暮的声音稍微放松了点,提到画画,他总是更容易开口,画了点...零件。

  挺好。张老师拍了拍他的肩膀,她的手掌很暖,带着粉笔灰的粗糙感,多观察生活,对你考美院有好处。

  林暮的心跳又快了些。考美院,青北美术学院,这是张老师之前跟他提过的。张老师说他有天赋,不该埋没在铁北这个地方,让他好好准备,明年去试试。那时候林暮只是低着头,没说话。他知道自己的水平,也知道考美院需要钱——学费、画材、还有...如果能考上,去北京的生活费。这些钱像一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

  对了,张老师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俯下身,声音压低了些,只有他们两个人能听到,周末我去市里开会,碰到文化宫的王老师了。

  林暮抬起头,看着张老师。张老师的眼睛很亮,带着点兴奋的光,不像平时那么严肃。

  文化宫新开了个美术高考预备班,张老师继续说,语气里带着明显的鼓励,专门针对明年的高考,请的都是有经验的老师,有几个去年带出过考上青北美院的学生。

  林暮的呼吸猛地一滞,心脏像是被一只手攥紧了。预备班...高考...青北美院...这些词像一颗颗小石子,投进他平静的心湖,激起一圈圈涟漪。他一直以为考美院只是个遥远的梦,像挂在天上的月亮,看得见,摸不着。他的速写本快用完了,最后几页纸薄得透光,稍微用力就可能破;画油画需要的颜料和画布他都买不起,只能在素描纸上用铅笔一遍遍地画;他甚至不知道高考具体要考什么,张老师给的那本招生简章,他翻了无数遍,边角都磨圆了。

  我跟王老师聊了聊,张老师的声音更柔和了些,把你的情况跟她说了,她看了你上次艺术节那幅《夕阳下的工厂》,说你很有潜力。

  林暮的脸有点发烫,耳朵也热了起来。《夕阳下的工厂》是他画的废弃工厂区,夕阳把生锈的管道染成橘红色,角落里画了个小小的人影,是江川蹲在地上捡零件的背影。那幅画得了二等奖,红色的荣誉证书现在放在他的帆布背包侧袋里,叠得整整齐齐。

  关键是学费,张老师顿了顿,看着林暮的眼睛,外面这种班,一个月至少六百,还不算材料费。文化宫这个是政府补贴的,只要三百,整整便宜了一半。

  三百。

  这个数字像一块小石头,地一声掉进林暮的心湖里,刚才的涟漪瞬间消失了,只剩下沉甸甸的石头,沉到湖底,压得他胸口发闷。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素描纸的边缘,纸很光滑,带着点凉意。三百块...他想起江川的维修铺。江川一天能修几辆自行车?一辆自行车挣五块,电动车十块,小家电看情况,有时候一天下来也就挣个二三十块。上个月张婶生病,江川给她修微波炉没收钱;前几天那个老爷爷的自行车链条断了,江川换了根新的,老爷爷只给了五块,江川也收了。三百块...差不多是江川半个月的收入了。江川要付江叔的医药费,请护工太贵,只能自己照顾;要交水电费,楼道里的灯泡坏了,江川自己换的LEd灯,说省电;还要买米买面,江叔最近胃口不好,江川昨天还说要去买点小米回来熬粥...

  林暮的眼神慢慢散开,没聚焦在张老师脸上,而是飘到了窗外。操场上有几个女生在跳皮筋,绳子是彩色的,在阳光下一闪一闪。远处的工厂区冒着淡淡的白烟,像一条灰色的带子,缠绕在铁北的上空。他想起江川的手,布满薄茧,指甲缝里总是嵌着油污,怎么洗都洗不干净;想起江川的脚踝,昨天包扎的时候,林暮能摸到里面肿胀的骨头,江川疼得额头上全是汗,却咬着牙一声不吭;想起江川的工具箱,里面的扳手、螺丝刀都用得发亮,最底下的抽屉里锁着他们俩的积蓄,二十块,是张婶给的十块和老爷爷给的五块,还有江川塞的五块零钱...

  上课时间是每周六、周日上午九点到十二点,张老师没注意到林暮的走神,还在继续说,不耽误平时上课,你周六周日去市里就行,坐公交也就一个小时。

  林暮低下头,看着自己的手。手指很白,没什么力气,不像江川的手那么结实。这双手只会拿画笔,画那些不能当饭吃的画。他想起养父母把他送回铁北时的眼神,冷漠又不耐烦,养母说我们养不起你了,养父什么都没说,只是递给了他一张写着林建国手机号的纸条。他想起林建国砸江川家门时的样子,醉醺醺的,嘴里骂骂咧咧,说要把他抓回去。他在这个世界上,好像只有江川了。江川说过学费我来想办法,语气那么肯定,像铁打的一样。可江川已经够辛苦了,他凭什么还要让江川负担他的学费?

  林暮?张老师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觉得怎么样?这机会很难得,王老师说可以给你留个名额,下周就能开始上课。

  林暮猛地回过神,抬起头。张老师的眼神里充满了期待,像看着自己的孩子。周围的同学都在安静地画画,铅笔划过纸张的沙沙声,窗外女生跳皮筋的歌谣声,还有远处火车驶过的汽笛声,都变得模糊起来。他的心脏还在砰砰地跳,像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

  他想说,想说谢谢张老师,想说我一定好好学。可是话到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来。三百块...像一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

  林暮的眼睛眨了两下,长长的睫毛垂下来,遮住了瞳孔。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他的脸上,给他苍白的皮肤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他的手指在素描纸上掐出一道浅浅的白印,铅笔尖在纸上顿了顿,留下一个小小的黑点,像一颗凝固的眼泪。

  他看着张老师,嘴唇动了动,却没发出声音。眼神有点散,像蒙了层薄雾,轻轻晃动着,没有聚焦。

  那是一种混杂着惊喜、渴望、犹豫和不安的眼神,像迷路的孩子,找到了一扇门,却不敢推开,因为知道门后可能藏着更重的负担。

  林暮的眼神闪烁着,像风中摇曳的烛火,明明灭灭。
  http://www.paoshu5.cc/book/39870/14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