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新生活运动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大多数女学生一毕业就没了出路,学了一肚子东西却派不上用场。”

  “可到了咱们晋西北根据地就不一样了,这儿有大把的管理职位等着她们来挑。”

  “眼下虽说只有卷烟厂、被服厂和食品加工厂,但以后还会建更多——毛巾厂、肥皂厂、鞋厂、纺织厂,甚至还能办个茶厂。”

  “除了工厂,还有银行这类机构也在筹建。”

  “总之,在咱们这块地盘上,机会多的是。”

  “还有件事,团长、政委,我觉得得立条规矩。”

  “在咱们晋西北这边,管理岗位一律不许男人插手。”

  “是条汉子,就该扛枪上前线,后方事务就该交给妇女来做。”

  “说得对!我举双手赞成!”李云龙爽朗一笑,“就这么定了。”

  说话间,旅长已把王彦写的文章通篇看完,皱着眉道:“实话讲,你这文章功夫比起打仗差远了,不过倒也不是全无见识。”

  “我可以帮你把这篇稿子带到120师师部。”

  “然后通过他们的电台发往捌陆军重庆办事处。”

  “但我不能保证新华社或者重庆那边的报刊一定会登。”

  “没关系。”王彦笑着接过话,“只要旅长您帮我把文章发出去就行。

  我敢打包票,只要那边的人看了内容,肯定愿意刊出来。”

  “你还真有底气。”旅长将文稿收进公文包,“行吧,我走了。”

  “旅长走好,慢走啊!”李云龙一边挥手送别,嘴角却忍不住往上翘。

  旅长回头瞥见他那副模样,顿时有些来气,冷哼道:“李云龙,你他娘的就不能别笑得这么得意?”

  “我笑了?”李云龙立刻板起脸,转头问赵刚和王彦,“老赵,老王,你们说说,我刚才笑没笑?压根就没笑嘛!旅长您怕是看岔眼了。”

  ……

  旅长一走,李云龙立马松了口气。

  边往回走,边对王彦说道:“老王,山本特工队这颗钉子总算拔掉了,接下来你们狼牙小队是不是也该动起来了?该出去搞点正经‘副业’了吧?”

  “那是当然。”王彦点头,“我们下午就出发。”

  李云龙说:“骑兵连、特务连再加上警卫班,你全都带走。

  团部这边留个通讯排和几个勤杂兵足够了,用不着那么多人守着。”

  “不行。”王彦一口回绝,“特务连和通讯排必须留下。”

  赵刚也附和:“我支持老王的意见。

  即便山本特工队已经覆灭,团部的安全也不能掉以轻心,得保留基本防卫力量。”

  李云龙只好退一步:“那你至少把警卫班带上。

  那八个小伙子个个身强体壮,留在团部白白浪费人才,带出去磨练磨练,正好长本事。”

  “行。”王彦应下,“警卫班我带走了。”

  赵刚又问:“老王,策反对象定好了没有?”

  “定了。”王彦答道,“就是第八混成旅一团一营一连的连长潘仁。

  我让人查过了,这人虽然投了敌,可极孝顺母亲,凡事都听他妈的话。”

  赵刚点点头:“那我和老李就在家等你们的好消息了。”

  ……

  回到驻地后,王彦立刻召集孙德胜、郑二宝、孙铭和魏大勇开会。

  魏大勇如今已是正式干部,担任狼牙小队副队长,正连级职务。

  几个人早知道要出任务,个个精神抖擞,憋了许久的劲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哎哟,总算轮到咱兄弟们露脸了!”

  “可不是嘛,再也不用眼巴巴看着老张他们抢功劳了。”

  “哈哈,这回也能出去吃顿好的、喝点痛快的了。”

  “就一点不好,油水厚的地方都被先头队伍扫荡光了,剩下来的都是难啃的硬茬。”

  “老孙这话我不爱听。”魏大勇一拍桌子,“什么叫硬茬?在咱们狼牙眼里,鬼子不管在哪,都不过是锅里的一块肉,早晚得下肚!”

  “和尚,你这秃驴胆子不小啊,还敢跟老子顶嘴?”

  “俺说的可是实话,哪敢顶你呢。”

  “我看你是欠收拾,要不要出去过两招?”

  “过就过,现在俺骑马射箭可不比你差劲。”

  两人正争得面红耳赤,王彦终于忍无可忍,“啪”地一掌拍在桌上:“都闭嘴,吵什么吵!”

  孙德胜和魏大勇对视一眼,咧嘴一笑,立马收声。

  时日久了,加上王彦一次次打胜仗、立功劳,威望早就不是从前能比的。

  早些年孙德胜见了他还动不动骂“狗日的”,如今早不敢造次。

  王彦将刚画好的地形图用钉子固定在墙上,顺手抄起铅笔,指着一处说:“瞧这儿,西集据点,往后就是咱们的粮仓了。”

  “啥?西集?”众人一愣。

  “那地方可不是好啃的。”

  “参谋长,咱人手不够吧?”

  “谁说要硬攻了?”王彦摆摆手,“咱们盯的是它的补给线。

  据点拿不下,难道连它运粮的车队都收拾不了?”

  “那倒不至于。”孙德胜摇头笑,“打个运输队,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儿。”

  王彦又补充道:“这次行动,除了搞些枪弹和物资,还得多抓些俘虏回来——鬼子也好,伪军也罢,一个别放走。”

  “抓俘虏?”魏大勇一脸懵,“抓来干啥?”

  “还能干嘛?挖矿去。”王彦笑了笑,“黄沙村那金矿,也该动工了。”

  自从山本特工队被彻底歼灭,汕西的日寇已无力再对捌陆军根据地发起大规模进攻,黄沙村金矿的秘密也不必再守得那么死。

  开采计划,自然提上了议事日程。

  ……

  再说旅长那边。

  路过兴县120师司令部时,他立刻通过电台,把王彦写的文章发往捌陆军驻重庆办事处,还附上一封亲笔推荐信。

  那位办事处的王主任,是他当年一起扛枪的老战友。

  收到文章和信件后,王主任不敢耽搁,一边紧急联系新华社准备刊登,一边托夫人搭上线,把材料递到了国民党某位总长夫人的手里,请她转呈蒋夫人。

  果然不出所料。

  文章中刻意淡化了捌陆军背景,只强调是第二战区所为。

  正倡导“新生活运动”的蒋夫人一看,大为赞赏,当即批示,并将文章转交中央日报和中央通讯社,要求大力宣传,号召各战区向第二战区学习,广泛动员女性投身经济建设。

  这下子,动静可就闹开了。

  ……

  当天下午,王彦的文章便经由中央通讯社广播,在西南联大的校园里响起。

  很快,学生们纷纷围拢到广播杆下,屏息静听。

  “……为支援抗战,我晋西北边区已建立卷烟厂、食品加工厂、被服厂等企业,未来还将筹建毛巾厂、茶厂、酒厂、纺织厂、肥皂厂,同时设立银行、学校、医院等服务机构,用工需求极大……”

  “响应蒋夫人倡导的新生活运动,所有工厂优先录用女工……”

  “管理岗位及技术职务,优先考虑各大高校毕业的女性人才,一经录用,边区正府免费提供食宿,长期聘用,永不辞退。”
  http://www.paoshu5.cc/book/40436/29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