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网 > 撞邪后祖师爷跪了 >第168章 逻辑黑洞,存否之问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68章 逻辑黑洞,存否之问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默示录”在幽影潜航模式下,沿着万星宝鉴揭示的古老星轨,悄无声息地穿梭于宇宙的褶皱之间。第一个节点的经历让舰内的气氛凝重了许多,却也带着一丝初战告捷的锐气。林生利用航行间隙,全力消化着在第一个节点内部博弈的收获,那散布开的混沌基元如同延伸出去的神经末梢,让他对观测者网络的“触感”变得更加清晰。

  第二个目标节点,根据星轨显示,位于一片被称为“逻辑静默区”的异常星域。这里没有扭曲的星辰,没有弥漫的灰雾,甚至没有任何明显的能量波动。只有一片绝对的、连星光似乎都被吞噬的黑暗,以及一种令人心智冻结的……寂静。

  “检测到区域性法则真空……不,是法则被某种力量强行‘压制’了。” 弥亚的奥术模型发出了前所未有的警告,“所有常规物理交互、能量传递、乃至信息概念在此区域都趋于停滞。逻辑本身在这里变得……脆弱。”

  星辉舰影的扫描光束投入那片黑暗,如同石沉大海,连一丝反馈都没有。“无法解析目标区域内部结构。危险等级:未知。建议放弃该目标。”

  连绝对秩序的造物都感到了本能的忌惮。

  “放弃?” 磐哼了一声,虽然也感觉那片黑暗让他极不舒服,但还是强撑着道,“来都来了,总不能看一眼就跑吧?”

  林生凝视着那片吞噬一切的黑暗,混沌之眸中,清光、暗紫与星辰光辉缓缓流转。他感受到的,并非简单的虚无或死寂。在那片黑暗的核心,有一种更加诡异的东西——一个不断自我吞噬、自我否定的“逻辑黑洞”。它并非实体,而是一个蔓延的、概念层面的“奇点”,任何试图用“存在”的逻辑去理解、去触碰它的行为,都会导致逻辑链条的崩坏和自我悖论。

  这比第一个节点的秩序壁垒更加棘手。秩序尚可理解,可寻找矛盾切入,但这种绝对的自我否定,近乎于“道”的层面上的虚无主义显化。

  “这不是用来防御或抽取能量的节点,” 林生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明悟,“这是一个……‘思考器’,或者说,是一个用于‘验证虚无’的实验场。观测者在这里,测试着‘存在’的边界,以及‘归一’最终指向的……那种终极的‘无’。”

  他回想起在初始之地,观测者提及的三条根源之蛇——“存在”、“虚无”、“腐化”。归墟主锚点依托于“存在”侧(归墟意志)却被用于加速“虚无”(归一),第一个节点偏向于“存在”秩序的极致,而这里,则更接近于“虚无”的显化。

  “我们无法用常规方法进去,” 弥亚分析道,“任何有序的思维和能量结构,在接触它的瞬间,都会因逻辑悖论而自我瓦解。”

  林生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奇异的光芒:“或许……我们不需要‘进去’。”

  他抬起源初之臂,这一次,他没有释放混沌灵丝,也没有调动磅礴的力量,而是将心神完全沉入那枚融合了归墟寂灭本源的力量种子。他回忆起初入归墟时,感受到的那种万物终将归于沉寂的意韵,那种包容一切终结的“空”。

  同时,他引动了来自万星宝鉴传承中,关于宇宙诞生之前、那片原始混沌未开的“太初之无”的古老记忆碎片。

  他要做的,不是对抗这片逻辑黑洞的“虚无”,而是……模仿它,共鸣它!

  源初之臂上的光芒彻底内敛,其存在感变得极其稀薄,仿佛要融入背景的虚空。林生调整着自身的“频率”,不再以一个“存在者”的姿态去面对,而是尝试将自己也化为一种接近“虚无”的状态——不是消亡,而是一种包容了“无”的、更加深沉的混沌。

  他向前,轻轻探出手臂,指尖触及那片吞噬一切的黑暗边界。

  没有爆炸,没有冲击。

  那黑暗,如同水波般,微微荡漾了一下。它“感受”到了某种与自身本质相近,却又截然不同的东西。混沌,并非“无”,而是“有”与“无”的共同体,是孕育“存在”也包容“终结”的母体。

  林生的意识,没有像进入第一个节点那样深入,而是如同墨滴入水,以一种“弥漫”的方式,悄然融入了这片逻辑黑洞的“氛围”之中。

  他“听”到了。

  那不是声音,而是无数逻辑链在走向终点时崩断的哀鸣,是无数“存在”可能性被彻底否定后的绝对寂静,是一种宏大而悲观的宇宙背景音——“一切终归虚无,存在毫无意义。”

  这股意念无比强大,足以让任何坚定的道心产生动摇,陷入永恒的迷茫。

  林生坚守着混沌核心,如同风暴眼中的一点绝对平静。他不去反驳,也不去认同,只是以混沌那“包容一切可能性”的本质,去“聆听”这极致的虚无之音。

  在这聆听中,他看到了更多。这片逻辑黑洞,并非自然形成,它的核心,同样有一个由观测者设立的、不断散发出“否定”指令的微小结构。这个结构正在持续不断地“计算”着通往最终“无”的最优路径,并将其数据反馈给整个协议网络。

  而就在这时,那宏大的虚无之音,似乎发现了林生这个“异类”的聆听,猛地聚焦而来,化作一个直接拷问本源的意念,轰入他的意识:

  “汝为何存在?”

  这是直指道心的终极之问!若答不上来,或答案被其逻辑否定,他的存在根基都可能被撼动,意识将彻底消散于这虚无之中!

  林生心神剧震,过往的一切在脑海中飞速闪过——黑水村的惨案,流亡的艰辛,苗疆的纠葛,西行的悟道,归墟的悲壮,星尘的牺牲,同伴的信任……无数的画面,最终定格在他于初始之地,面对三条根源之蛇时,所萌发的那个超越“归一”的念头。

  他没有试图用任何复杂的哲理去回答,只是凭借着内心深处最本真的触动,以意念回应:

  “存在,无需意义。”

  “我思,我在,我行,便是答案。”

  “混沌之道,不求解脱,不求永恒,只求……体验这无限可能的过程。”

  “纵使终末必至,此刻感知,便是真实。”

  没有逻辑,只有最纯粹的、源于生命本身的确认。

  那轰然压下的虚无意念,猛地一滞。它那足以否定一切复杂意义的逻辑,在这个简单到近乎蛮横的、“我即存在”的确认面前,第一次……失效了。

  逻辑黑洞的运转,出现了亿万分之一秒的凝滞。

  趁着这凝滞的瞬间,林生那弥漫开的意识,捕捉到了核心处那散发“否定”指令的结构。他没有试图去破坏它——在这种地方,任何“破坏”的行为本身都会被否定。他只是如同一个过客,将一丝蕴含着“存在确认”与“混沌包容”意韵的印记,如同羽毛般,轻轻拂过了那个结构。

  然后,毫不留恋地,将意识如潮水般收回。

  外界,林生身体微微一晃,脸色苍白如纸,但眼神却如同被淬炼过的星辰,更加深邃坚定。他收回手指,那片逻辑黑洞依旧黑暗死寂,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但林生知道,不同了。

  他在这个追求终极“无”的节点里,留下了一个关于“有”的、微不足道的印记。这个印记或许什么都不会改变,也或许,会在未来某个时刻,成为撬动“虚无”的一个支点。

  “我们走。”林生声音有些虚弱,却带着一丝释然。

  “默示录”再次启动,悄无声息地滑走。

  那片逻辑黑洞依旧在寂静中自我吞噬,只是在它那永恒的否定核心处,多了一丝几乎不存在的、关于“存在”的……悖论。
  http://www.paoshu5.cc/book/41001/29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