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影子的低语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张昊翻供的供词,如同一块投入深潭的巨石,瞬间打破了案件的平静水面。“隐形推手”从一个模糊的猜测,变成了一个极有可能存在的、阴险而具体的威胁——“老板”。

  重案一组办公室的气氛瞬间绷紧。白板上,“张昊”的名字旁边,被重重地写上了“老板?”和“教唆杀人?”的字样。

  “他说的是真的吗?还是为了脱罪编造的谎言?”老谭盯着审讯记录,眉头紧锁。

  “真假参半的可能性最大。”季青冷静分析,“冲动杀人的部分应该是真的,但后续伪造现场、甚至可能包括激化他与李静矛盾的某些环节,很可能受到了这个‘老板’的影响或直接指令。张昊文化程度不高,心思也不算缜密,独自完成如此‘完整’的犯罪链条,确实存在疑点。”

  审讯组调整策略,不再纠缠于张昊是否杀人,而是集中火力追问“老板”的细节。张昊在警方的施压和得知小宇可能永久心理创伤的双重冲击下,心理防线进一步松动。他断断续续地交代:

  “老板”是通过一个匿名的网络聊天群组主动联系他的,对方似乎很了解他的经济困境和对前妻的不满。起初只是提供一些“如何给前妻施压要钱”的“建议”,后来逐渐升级,开始暗示“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法。案发前那通网络电话,就是“老板”打来的,具体内容张昊语焉不详,只反复说对方“声音很奇怪,像用了变声器”,但核心意思他听懂了——让他“做得干净点,可以利用孩子混淆视线”。

  “他……他还说,事后会再给我一笔钱,帮我还债……”张昊抱着头,声音带着哭腔,“我当时喝了酒,又恨李静拦着我看孩子……我就……我糊涂啊!”

  “老板”的存在,基本可以确认。但如何找到这个藏在网络背后的幽灵?

  调查重心立刻转移。

  第一条线,数字追踪。 网监部门全力攻坚,试图通过张昊提供的那个匿名聊天群组信息、网络电话的残留信号(尽管被多重伪装),以及那笔来自境外赌博网站的资金的最终流向,来定位“老板”的真实身份和位置。这是一场在虚拟世界里的猫鼠游戏,对手极其狡猾。

  第二条线,动机深挖。 季青指示,重新审视李静的社会关系。“老板”选择李静和张昊作为目标,是随机挑选,还是与李静本身存在关联?调查组再次细致排查李静的同事、朋友、甚至久未联系的同学,寻找任何可能结怨或存在利益冲突的线索。同时,也对张昊的债务来源进行深挖,看是否与某些非法放贷或犯罪组织有关。

  第三条线,心理侧写。 陈锐与犯罪心理专家合作,根据“老板”的行为模式——选择目标(利用家庭矛盾和经济困境)、接触方式(匿名网络)、诱导手段(循序渐进,利用人性弱点)、最终目的(教唆杀人并试图脱罪)——进行侧写。专家认为,此人具有强烈的操纵欲,可能在社会关系中感到无力,转而通过操控他人命运来获取权力感和满足感,智商较高,熟悉网络技术,对人性阴暗面有深刻洞察,其行为带有“社会工程学”攻击的特征。

  压力在数据分析和动机排查中积聚。

  网监部门的追踪异常艰难,“老板”清理痕迹的手段非常专业。对李静社会关系的再排查,也未能发现明显的有动机教唆杀人的对象。

  然而,在对张昊债务的深入追查中,老谭发现了一条不起眼的线索。张昊最初欠下的赌债,是经由一个地下赌场中介介绍的,而这个中介,曾与一个因“非法经营和胁迫交易”被打击过的、名为“暗河”的灰色组织有过关联。虽然“暗河”组织已被打散,但其残余人员是否可能以新的形式活动?而“老板”教唆张昊的行为,某种程度上,也带有一种“低成本、高破坏性”的胁迫色彩。

  “会不会……这个‘老板’,和这些残余势力有关?他们不再直接暴力催债,而是改用更隐蔽、更恶毒的方式,通过操纵债务人来达到某种目的,或者,纯粹是为了‘练兵’或‘取乐’?”陈锐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

  这个假设为案件打开了一个新的、更黑暗的视角。如果“老板”背后是一个有组织的阴影,那么其危害性将远超单个的变态杀手。

  就在此时,网监部门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捕捉到“老板”使用网络电话时一个极其微弱的、未被完全抹除的底层协议特征,结合其活动时间习惯,将范围缩小到了城南一片特定的网络区域。

  “缩小包围圈!”季青目光锐利,“结合‘暗河’组织残余人员的可能活动区域,重点排查那片网络信号覆盖区的物理位置!寻找可疑的出租屋、黑网吧、或者小型科技公司!”

  一张针对“影子”的大网,在虚拟与现实的双重层面,开始悄然收紧。那个躲在暗处低语、播撒罪恶种子的“老板”,还能隐藏多久?

  (第一百九十八章完)
  http://www.paoshu5.cc/book/41719/37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