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草船借箭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 孙子兵法·谋攻篇

  蒋干盗书,蔡瑁、张允人头落地。曹军水师指挥权易手,不习水战的毛玠、于禁走马上任。消息传回江东,孙刘联军高层表面平静,暗地里却都松了一口气。唯有周瑜,在短暂的喜悦后,眉宇间的凝重之色更甚。

  这一日,李婉晴奉命至周瑜帅帐协助整理军务,却见周瑜与鲁肃正对着一份军械辎重清单默然不语。帐内气氛压抑。

  “公瑾,箭矢储备仅余七万,若曹军持续施压,恐难支撑旬日。”鲁肃的声音带着忧虑。

  周瑜指尖敲击着案几,目光锐利:“曹贼势大,耗也能耗死我军。打造新箭,材料、工匠、时间皆不足。此乃阳谋,逼我与之水上决战,而我军尚未准备万全。”

  他忽然看向侍立一旁的李婉晴:“李司马,日前你于反间计颇有见地。如今我军缺箭,可有良策?”

  这并非真心求计,更像是一种试探,一种在巨大压力下对身边人潜能的挖掘。李婉晴心念电转,【潜意识宫殿】全力运转,无数与“箭”、“借”、“巧取”相关的信息流过。她想起历史上诸葛亮的应对,但那属于“未来”,此刻绝不能宣之于口。她必须基于“现在”的情报和逻辑给出回答。

  她沉吟道:“都督,硬拼制造,确非良策。或可……设法向敌人‘借’一些。”

  “借?”周瑜挑眉。

  “是。曹军箭矢充足,其水寨巡防、操练,每日耗箭不计其数。若能诱使其向我预设区域漫射,便可收其箭矢为己用。”李婉晴谨慎地组织语言,“需选择特定天时,如大雾弥漫,视线不清之夜。再以疑兵诱之,如扎制草人,布满船只,伪装有军士突袭。曹军不明虚实,必以箭雨拒之。”

  鲁肃眼睛一亮:“此计大妙!然,如何确保曹军必定放箭?又如何确保能收回箭矢?”

  李婉晴道:“曹军新换水师统领,求稳怕败,心态紧绷。骤遇‘敌袭’,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放箭驱敌是最稳妥的选择。此乃利用其心理。至于收回,需算准水流、风力,使船只能在箭雨覆盖后安然返回。此计关键,在于对天象的精准预测,以及对曹军反应的精确判断。”

  周瑜听完,久久不语,半晌才缓缓道:“‘借箭’……好一个‘借’字!化被动为主动,变匮乏为充盈。李司马,你之思虑,每每出人意料,却又直指核心。”他话锋一转,“然,此计涉天象、水文、敌情,环环相扣,险之又险。何人能担此重任?又如何能保证,那‘东风’不至,反引来西北风,将借箭之船送入敌口?”

  李婉晴知道周瑜心中已有人选,也明白他在顾虑什么。她躬身道:“此等奇谋,非大智大勇者不可行。至于天象……属下近日观测星象,比对往年水文记录,隐约觉得,近期或有持续大雾,至于风向……确需更精密的推算。”她没有把话说满,将最终的执行与关键的“东风”悬念留给了那位尚未正式提出此计的人。

  周瑜深深看了她一眼,挥挥手让她退下。李婉晴知道,种子已经种下。

  果然,两日后,诸葛亮来访,与周瑜立下军令状,三日之内造箭十万。消息传出,营中哗然。李婉晴接到命令,带领她的小队,配合诸葛亮调派,负责部分江面侦查和特定区域的气象数据复核。

  第三日深夜,长江之上,浓雾锁江,对面不见人影。二十条快船,船舷两侧捆满扎束严实的草人,悄然离岸。李婉晴站在一艘负责接应和观测的哨船上,看着诸葛亮的船队隐入雾中,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她不断接收着各方汇报,核对江流速度、雾气浓度、风力细微变化。

  “报!诸葛军师船队已接近曹军水寨预定位置!”

  “报!曹军水寨传来擂鼓呐喊声!”

  “报!曹军水寨箭如雨下!”

  透过弥漫的江雾,李婉晴隐约能看到远处曹军水寨方向亮起的零星火把,以及那密集得几乎连成一片的破空之声。她的【潜意识宫殿】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着,记录着雾气流动的轨迹,箭矢落水的密度区域,曹军反应的节奏,以及诸葛亮船队那精妙的、时而逼近、时而远离的操控。

  这是一种极致的心理博弈。诸葛亮精准地拿捏住了曹军指挥官在大雾夜间的恐惧和多疑,用擂鼓呐喊挑衅其神经,用影影绰绰的船影挑战其判断力。每一次曹军箭雨稍歇,诸葛亮的船队便又逼近几分,迫使对方投入更多的箭矢。

  “太精准了……”李婉晴身边,负责划船的林楠忍不住低声惊叹,“就像……能看透迷雾后面那些曹军将领的心思一样。”

  李婉晴默然点头。这不仅是对天象的利用,更是对人心的洞察到了极致。曹操多疑,其麾下将领在此刻更是不敢担“纵敌”之责,只能选择最“稳妥”的箭雨覆盖。诸葛亮正是利用了这种层层传递的恐惧和保守。

  天色将明,雾气渐散。诸葛亮的船队满载而归,船上的草人插满了箭矢,如同巨大的刺猬。兵士们欢声雷动,高呼“军师神算!”。

  李婉晴看着那满载的箭矢,又望向从容立在船头,羽扇轻摇,与鲁肃谈笑风生的诸葛亮,心中涌起的不仅是敬佩,更是一种明悟。奇谋并非凭空想象,它建立在扎实的数据(天象水文)、深刻的人性洞察(敌军心理)、精准的风险控制(船只操控)和超凡的胆识之上。她之前提出的“借箭”构想是骨架,而诸葛亮赋予其的是完美的血肉与灵魂。

  【校长评语:亲历“草船借箭”这一千古奇谋的完整实现过程,是无比珍贵的体验。李婉晴学员不仅提前洞悉了计策的雏形,更在实战观测中,通过【潜意识宫殿】记录分析了环境利用、心理博弈、风险控制的每一个精妙细节。她对谋略的理解,正从“术”的层面,向“道”的层面跃迁。一颗【奇谋的种子】已在她心中悄然种下,只待合适的土壤与时机,便能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

  属性变化:智力 1(亲历奇谋,深化理解),获得特殊感悟【奇谋的种子】(隐藏,提升对复杂计策的领悟与设计潜力)
  http://www.paoshu5.cc/book/42347/47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