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中常侍毕岚的友谊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刚说完不干涉军事,转头就提作战建议,这变脸速度倒是快。

  何方虽然腹诽,面上却依旧和和气气,没有半分不耐。

  他前世干过项目、做过施工方,天天被同僚紧盯、监理监督,甲方还总爱到现场追问各种细节,主管部门更是时常问询,早就练就了一副好脾气。

  哪怕心里再不认同,也不会轻易动怒,向来信奉以理服人。

  “毕常侍所言,看似有理,实则未虑及战场实际。”

  何方语气诚恳,耐心解释道,“乌桓人最擅长的便是骑兵作战,来去如风,机动性极强。

  而冀州境内多是平原旷野,无险可守,即便我拼尽全力夺下界桥,他们也可弃桥而行。

  数万骑纵马北上,自渤海郡一带折返幽州,所谓‘断归路’,其实难以真正实现。”

  顿了顿,又道:“更关键的是,我军如今只有千余骑卒。

  若我率军强攻界桥,短时间内未必能攻克。

  届时,屯驻在甘陵城外的乌桓人趁机从后偷袭,我军腹背受敌,进退两难,岂不是自陷险境?”

  “再者,此次乌桓南下的步骑足有五万之众,且各地贼寇、不得志的豪强也趁势而起,四处劫掠,搅得冀州大乱。

  我军兵力有限,硬碰硬绝非上策。

  眼下可行的,唯有‘敌进我退,敌退我进,大者不迎,小者吞之’的法子。

  先扫灭小股乌桓人,解救百姓,积累士气。

  乌桓人所来不过抄略财富、掳掠百姓。

  他们若是抢不到财货,自然也就退去了。

  而青州刺史那边正在集合军队,若是双方大战,我能寻机截断乌桓人的粮道,足以让其陷入缺粮困境。

  如此才是稳妥之策。”

  这番话条理清晰,既点出了乌桓人的优势、冀州的地形特点,也说明了己方的兵力短板。

  毕岚听得连连点头,脸上露出恍然之色。

  他本就是宦官,虽懂些朝堂权术,也有发明创造的副业......对军事却是一知半解。

  方才不过是听周瑜提及军情,随口提出个想法。

  此刻经何方一番拆解,才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心中愈发佩服何方的沉稳与谋略。

  “原来如此,是咱家思虑不周了。”

  毕岚坦然认错,没有半分身居高位的架子,“骑都尉深谋远虑,考虑周全,军中之事,自然还是以你为主。

  咱家只管做好后勤保障,绝不妄加干涉。”

  何方:“......”

  又来?!

  “常侍言重了。”

  何方拱手道,“常侍能为战事出谋划策,也是为了早日荡平乌桓,护佑冀州安宁。

  往后有任何想法,常侍尽可直言,咱们商议着来便是。”

  毕岚闻言,心中更是满意。

  他原本还担心何方年轻气盛,不好相处。

  如今看来,这位骑都尉不仅有勇有谋,还懂得尊重他人,处事圆滑,倒是个值得合作的对象。

  接下来,就还有一件事情了。

  “骑都尉,圣上许你在冀州募兵数千,以荡平乌桓。

  如今甘陵境内渐趋安稳,不知你打算何时着手征兵?”

  毕岚又开口问道。

  何方:“......”

  这老头张嘴闭嘴只管做好后勤保障,绝不妄加干涉军事。

  但张嘴闭嘴说的也都是军事。

  他心中一动,按说皇帝派中常侍来监军,本就不太合理。

  会不会,顺便来试探一下他。

  毕竟何方在短短的数月时间,一跃成为骑都尉,海内名士,还是大将军的从子。

  关键年龄还没有弱冠,接下去只要不夭折,前途可谓一片光明。

  而作为大汉公司的董事长,刘宏同学,提前考察一下这位最佳新人,也就合理多了。

  也就是说,毕岚张口闭口不问军事,但又事事向这边引,就是要他暴露心中所想。

  换句话说,就是在考察他的野心。

  凉州、幽州叛乱四起,带头的实际上都是大汉的士族官僚......

  韩遂边让都是凉州的士族,李参、阎忠也是,马腾算偏远一点的,但也凑合能够到。

  张纯是前中山国的国相,张举是前泰山郡的郡守,两人同样也是士族大家。

  想到此处,何方脸上依旧带着诚恳的笑意,缓缓说道:“常侍有所不知,我军向来主打游击作战,讲究机动性与战斗力,兵贵精不贵多。

  乌桓人皆是骑兵,来去如风,我若招募大量步卒,反而会拖累行军速度,得不偿失。

  因此,征兵之事,我打算只挑选精于骑射、勇猛善战之辈,补足此前的损耗即可。”

  接着他话锋一转,顺势将征兵之事推了出去:“至于其它步骑,甘陵国刚遭兵祸,境内不乏勇武俊杰。

  不如就由常侍牵头,从甘陵国选拔俊杰。

  招募青壮组建操练。

  待步骑训练成熟,日后协同作战,还需多靠常侍指点调度,我只管率骑兵在外袭扰破敌便是。”

  这番话既表明了自己 “不求多兵、只求精兵” 的态度,又将招募与统领权交给了毕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既给足了监军面子,又彻底打消了对方的顾虑。

  一个只愿补充少量骑兵、不愿染指步兵的将领。

  显然没有经营一方、拥兵自重的野心。

  毕岚闻言,果然双眼一亮,连连点头称是:“骑都尉所言极是!

  兵贵精不贵多,游击作战确实无需过多步卒。

  征兵之事,便交给咱家来办,定能为你选拔出一支精锐,日后助你荡平乌桓!”

  说到这里,他心中彻底放下了大石。

  此行的核心任务之一,便是探查何方是否有趁机扩军的野望。

  如今看来,这位骑都尉不仅有勇有谋,还懂得审时度势、收敛锋芒,完全没有逾越本分的想法,倒是让他省心不少。

  看着毕岚释然的神情,何方心中冷笑。

  皇帝若真放心让他大肆征兵,便不会只封一个骑都尉,至少也得给个节钺。

  或是假校尉、中郎将的权限,让他有节制一方军政的法理依据。

  世间哪有骑都尉这般秩级,却统领步骑数千的道理?

  皇帝许他募兵,不过是以塞天下之口,实际上就是允许冀州豪强们出钱出力去打乌桓。

  既让他有足够兵力对抗乌桓,也为了试探他的反应。

  同时,不花一分钱,又养了几千兵......等战后直接解散就是。

  那些冀州豪强们,不就各回各家了。

  若何方真敢足额招募兵马,甚至妄图染指统领权,恐怕用不了多久,雒阳那边的猜忌便会接踵而至。

  届时别说建功立业,能不能保住现有的兵权都难说了。

  甚至毕岚,都有可能忽然掏出一个天子密诏......

  与其贪多嚼不烂,不如顺水推舟,只取自己需要的骑兵,将征兵这块 “烫手山芋” 交给毕岚。

  而且他本来就是撺掇崔琰和周崇去做的。

  这样一来,既满足了游击作战的需求可以建功立业,又向皇帝和毕岚表明了忠心。

  同时还能借助毕岚的身份筹措粮草、安抚民心,可谓一举三得。

  “叮!宿主与毕岚相处融洽,成功说服其认同作战方略、打消其疑心,智力 1,政治 3!

  当前智力90,政治63。”

  脑海中突然响起系统提示音,何方心中微动,这次奖励委实不低。

  “时候不早了,甘陵国那边,还要咱家去一趟。

  好协调征兵、粮草诸事!”

  毕岚起身整理了一下官服。

  “常侍慢行!”

  何方快步上前,顺势扶住毕岚的胳膊,动作自然亲昵。

  翻手之间,一颗鸽蛋大小的夜明珠已悄然塞入毕岚掌心。

  那珠子莹润光洁,即便在帐内白日天光下,也泛着淡淡的柔光,一看便知是价值不菲的珍品。

  “这…… 骑都尉是何意?”

  毕岚手腕微顿,不动声色地将夜明珠拢入袖中。

  脸上却露出几分故作诧异的神色,语气带着一丝试探。

  何方面色肃然:“人常言常侍误国,然乌桓贼寇冀州,各县长史多有逃脱者。

  而毕常侍身为中枢重臣,却甘冒风险,于前线奔走。

  如此可知人言大谬啊!

  某愿与常侍携手,报效国家,安定一方,还望常侍莫要嫌弃才是。”

  这话言下之意就是要结盟了......再不济也是加深关系。

  毕岚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满意,脸上的诧异散去,取而代之的是温和的笑意:“骑都尉有心了。

  你我皆是为了国家,日后定当齐心协力。

  骑都尉拳拳之心,某定会告知圣上。”

  这个也就是回应何方了。

  “有劳常侍!” 何方连忙拱手致谢。

  ......

  看着毕岚的车马远去,何方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

  这颗夜明珠虽贵重,却换来了毕岚的友谊,这笔买卖稳赚不赔。

  无论什么时候,光有勇有谋不够,还需懂得经营人脉、拉拢关键人物,才能走得更远。

  正所谓什么是政治?

  就是分配好资源,把自己人搞的多多的,把敌人搞的少少的。

  “哟呵!”
  http://www.paoshu5.cc/book/43253/22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