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攻取合肥?遥遥无期!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总该分些好处予臣下吧?

  纵然孙权精通制衡之术,堪称汉末翘楚,

  但再精妙的权术,也需以实利为基。

  此刻,孙权陷入两难——

  这荆州的利益,究竟该如何分配?

  不分配肯定不行。

  万一刘备来攻,还得靠江东世家出力!

  这时,孙权府上的管家匆匆赶来禀报:

  “主公,子瑜先生求见。”

  听说诸葛瑾来了,孙权立刻让人请他进来。

  作为江东公认的老好人,又是孙权的心腹,诸葛瑾在江东人缘极佳。

  这次,他并非独自前来。

  身旁还跟着一个约十五六岁的少年。

  “主公。”

  诸葛瑾率先行礼。

  孙权眉梢微动,笑道:

  “子瑜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少年正是诸葛恪。

  孙权和诸葛瑾私交甚笃,自然见过诸葛恪。

  但诸葛瑾带他来的用意,孙权一时猜不透。

  诸葛瑾微笑道:

  “主公,事关荆州,犬子有一计策想献上。”

  孙权顿时来了兴趣。

  诸葛恪天资聪颖,是江东有名的神童。

  诸葛瑾又向来稳重。

  既然父子同来献计,想必已商议妥当。

  换言之,诸葛恪的计策已得诸葛瑾认可。

  “元逊既有良策,不妨直言?”(诸葛恪字元逊)

  孙权露出和善的笑容。

  诸葛恪拱手道:

  “禀主公,吕蒙将军拿下荆州已是定局。”

  “但曹营不可不防。”

  “属下听闻曹营水师从合淝出发,正往荆州而来。”

  “因此,属下建议主公即刻与曹营联姻!”

  话音一落,孙权脸色微变。

  但很快恢复如常。

  乍听此计,他心中不悦。

  可细想之下,这确实是上策。

  与曹营联姻,既能缓解刘备的压力,又能借机探听曹营动向,为日后图谋合淝铺路。

  不过,联姻人选……

  孙权一时犯了难。

  曹营与孙氏联姻并非首次。

  昔日曹操攻占邺城后,曹彰曾迎娶孙权庶妹。

  然而这份脆弱的同盟,随着曹操吞并刘琮势力而瓦解。

  如今曹军势大,孙权为夺取荆州已与刘备势同水火。

  若再与曹营开战,江东必将陷入危局。

  二字深深刻在孙权心中——无论对内对外,皆需权衡牵制。

  但联姻之事颇有讲究:

  该与曹营何人结亲?

  又该送出哪位宗室女子?

  孙权心中渐渐有了计较……

  孙权最疼爱的两个女儿当属孙鲁班与孙鲁育。

  唯有以嫡女联姻,方能彰显诚意。

  若以庶女相配,曹操岂会重视?

  曹氏子嗣众多,显赫者不过寥寥数人。

  其余庶子,怕是连曹操自己都记不清名讳。

  思虑再三,最合适的联姻对象唯有一人——

  曹舒。

  这位魏国继承人尚未立正室。

  可想到曹舒狠辣的手段,孙权顿觉太阳穴突突作痛。

  他将顾虑告知诸葛恪。

  后者略作沉吟,主动 :

  臣愿为主公分忧,出使曹营促成联姻。

  只是……主公欲将哪位公主许配曹舒?

  孙权眼中挣扎之色一闪而过:

  小虎(孙鲁育)性情单纯,恐非曹舒对手。

  就让大虎(孙鲁班)去吧,唯有她才能担此重任!

  这分明是割舍心头肉。

  在两位公主中,长女孙鲁班最得孙权偏爱,堪称掌上明珠。

  孙权不惜将孙鲁班许配给曹舒,足见此次联姻诚意之深!

  诸葛恪奉孙权之命出使荆州,却不知局势即将骤变。

  江陵城内,吕蒙正在处理政务,马忠匆忙来报:大都督,樊城曹军突然南下,意图进犯南郡!

  吕蒙拍案而起:曹仁莫非疯了?刚遭水淹哪来兵力?就凭徐晃那点援军也敢觊觎我江东城池?

  怒斥间吕蒙突然怔住——以曹仁之能,断不会打无把握之仗。当年周瑜耗时年余才逼退曹仁,如今其胜算不足两成却执意出兵,必有隐情。

  想到此处,吕蒙面色阴沉,当即召陆逊、朱然共商对策。二人赶到后,陆逊率先开口:曹军水师始终驻守合淝南岸。

  “倘若敌军沿长江西进,南下进犯荆州,我军需严加防范。”

  吕蒙颔首道:

  “伯言所虑极是。”

  “曹军水师虽未必及我江东精锐,”

  “然其战力亦不容小觑。”

  “谨慎方能长久。”

  “乌林渡口防务,便交由伯言统兵镇守。”

  陆逊抱拳应道:

  “谨遵大都督军令。”

  吕蒙又转向朱然吩咐:

  “义封,曹子孝部亦需重点防范。”

  “夷陵城防务由你全权负责。”

  朱然欣然领命。

  此时吕蒙尚未察觉,

  当他将主力分派给陆逊与朱然后,

  江陵城内仅余八千守军,

  其中多为糜芳、傅士仁所率降卒,

  战力士气皆堪忧。

  ......

  距江陵城西北百里处,

  曹舒正率领虎豹骑与锦帆贼暗中驻扎。

  邓艾匆匆来报:

  “主公,江陵城中有密信至。”

  曹舒眼中精光乍现——

  他早已策反荆州重臣潘濬。

  此人原为荆州从事,

  虽无兵权却执掌政务大权,

  犹如荆州文官之首。

  潘家本是荆州望族,

  与降曹的蔡瑁、蒯越素有旧谊。

  关羽刚愎自用,

  不仅与糜芳等人势同水火,

  更屡屡打压潘濬。

  曹舒遣密使许以 厚禄,

  终使这位荆州实权文官暗中归顺。

  潘濬对刘备并无太多忠诚,心中甚至暗藏不满。

  因此,只要他保持清醒,必然会选择正确的道路。

  此时。

  邓艾递上的那封信,正是出自潘濬之手。

  曹舒展开信笺,不禁感慨:

  吕蒙虽机敏,此番却是弄巧成拙。

  江陵仅余八千守军,且多为降卒,他何来这般胆量?

  言罢,曹舒将信转交邓艾阅览。

  邓艾读罢,喜色难掩:

  恭贺主公,荆州已是我等掌中之物!

  跟随曹舒多年,邓艾的见识早已不同往日。

  他清楚看出吕蒙此举实为自缚手脚!

  若吕蒙留守的是八千江东精锐,曹舒攻取江陵尚需周折。

  但如今。

  八千降卒守城,无异于拱手相让。

  不久。

  曹舒再修密信,命暗卫潜入江陵交予潘濬。

  虎豹骑与锦帆军则继续潜行,向江陵悄然进发。

  江陵城内。

  潘濬府中。

  阅毕曹舒回信,潘濬难掩兴奋。

  他将信妥善收好,藏于枕下。

  沉思片刻后,潘濬遣管家分别邀糜芳、傅士仁过府。

  不多时。

  糜芳与傅士仁相继到来。

  潘濬立即屏退左右,仅留三人密谈。

  傅士仁直率问道:

  承明兄今日唤我二人前来,所为何事?

  平日三人虽同处一城,却非至交。

  只因共受关羽压制,才结成同盟。

  如今同降江东,更成命运共同体。

  糜芳虽未开口,目光同样充满探询。

  潘濬轻啜清茶,淡然道:

  子方、君义,我等总该为自己谋条生路,不是吗?

  此言一出,二人神色骤变。

  话中深意,显然不可为外人道。

  糜芳沉吟片刻,缓缓开口:

  承明兄此言,在下未能领会其中深意。

  还望承明兄直言相告,莫要有所保留。

  比起傅士仁,糜芳显然更为机敏。

  他心知肚明,潘濬今日必定早有筹谋。

  说不定为了断绝他们退路,早已布下天罗地网!

  既然如此,不如仔细听听潘濬的谋划。

  倘若计划可行,再改换门庭又有何不可?

  常言道:

  初试为生,再试为熟。

  糜芳与傅士仁追随刘备二十余载尚能轻易背弃,

  如今归附江东未久,再度背叛吕蒙又有何妨?

  潘濬与糜芳相视而笑,坦然道:

  子方、君义,二位皆当世豪杰。

  良禽择木而栖。

  吕蒙取得荆州后,可曾兑现当初对二位的承诺?

  话音刚落,糜芳傅士仁齐齐摇头。

  吕蒙此人,将得手便弃诠释得淋漓尽致。

  未得荆州时,待二人如珠如宝,胜过家中妻妾;

  既得荆州后,视二人如敝履,弃若敝屣。

  更令二人愤懑的是,

  吕蒙近日竟开始图谋他们手中兵权!

  兵权乃武将立身之本。

  糜芳傅士仁投靠江东本就是铤而走险,

  若再被夺去兵权,岂非任人宰割?

  故而,

  二人虽未明言,心中已对吕蒙暗生怨怼。

  潘濬轻笑道:

  吕子明,实乃背信弃义之辈。

  用人时百般殷勤,不用时弃如敝屣。

  占据荆州尚不足半月,便如此对待二位。

  若半年之后?一年之后?

  子方、君义,我等都已年过不惑。

  难道要等到知命之年,甚至花甲之年,还要为江东冲锋陷阵?

  此言一出,

  糜芳与傅士仁俱是心头一震。

  三人皆已年逾四十。

  当初背弃刘备投靠江东,

  除与关羽交恶外,

  最根本的缘由,就是担忧在刘备麾下难以善终。

  潘濬一席话,彻底粉碎了糜芳和傅士仁对江东的最后一丝幻想。

  在江东安享晚年?

  且看看孙仲谋这位黑心老板的真面目!

  刹那间,糜芳和傅士仁的内心开始动摇。

  既然江东并非归宿,何必再为其效力?

  细细思量,江东既无养老保障,又无优厚待遇,更有坑人主公,实在毫无可取之处。

  见二人已被说服,潘濬取出枕下曹舒的亲笔信函。

  读完信后,糜芳和傅士仁当即跪拜,恳请潘濬:

  望承明兄为我等引荐舒公子。

  今日之恩,永世难忘!

  潘濬含笑应允。

  随后三人密谋对策,听完计划,糜芳和傅士仁大惊失色。

  果然,背叛只有零次和无数次。

  先除关羽,再灭吕蒙,二人即将成就史上最强叛将之名!

  ......

  繁星点缀夜空,吕 坐江陵府中,谋划江东未来。

  全据长江已成定局,但曹营势大,必须设法削弱,方能维持三足鼎立之势。

  可该如何行动?

  目光掠过合肥方向,又立即摇头。

  攻取合肥?遥遥无期!

  进军荆北?

  关羽都未能攻克樊城,吕蒙自问也无此把握。

  苦思无果,只得暂且搁置,先稳住江东地位。

  正欲就寝时,窗外突然火光冲天!

  诡异的火势令吕蒙心头剧震。

  这是......
  http://www.paoshu5.cc/book/43492/12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