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共生的晨光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萨赫勒的共生庆典上,卡鲁酋长将用彩石与兽骨镶嵌的“共生徽章”别在凌霁和陆衡胸前时,草原上的欢呼声几乎掀翻了天空。阿吉举着刚烤好的星际玉米,挤过人群跑到两人身边,递过来的玉米穗还冒着热气:“尝尝!这是用火星土豆藤做肥料种的,比去年更甜!”

  凌霁咬下一口,玉米粒的清甜混着淡淡的泥土香在舌尖散开。他抬头看向远处——光伏板阵列在阳光下连成银色的海,“星穗田”里的玉米和土豆长势正好,部落的孩子们追着蝴蝶跑过田埂,身后跟着几只悠闲啃草的牛羊。这画面被潘多拉同步到全球直播信号里,屏幕上不断弹出各国观众的留言,满是“真好”“这就是共生的样子”。

  “理事会刚发来消息,”陆衡看着通讯器,眼里带着笑意,“有32个之前未签署宪章的国家,申请加入全球共生理事会,想引进萨赫勒的‘光伏 农业’模式。”

  “先派技术团队过去做调研,”凌霁擦了擦嘴角的玉米渣,“每个地方的气候和土壤都不一样,不能照搬方案,得像在北欧那样,结合当地情况调整。”

  正说着,苏晚的全息投影突然出现在庆典现场——她穿着火星基地的工作服,身后是培育舱里郁郁葱葱的玉米苗,穗子上还挂着细小的火星尘埃。“凌霁哥!陆衡哥!告诉你们个好消息!”她举着一个透明培养皿,里面装着几粒带着淡红色的种子,“这是火星玉米和地球抗寒玉米杂交的新品种,潘多拉说它既耐火星的低气压,又能抗地球的严寒,我们叫它‘共生一号’!”

  草原上的人们都围了过来,看着投影里的种子,眼里满是好奇。阿吉踮着脚喊:“苏晚姐!什么时候把种子送回来?我们要种在‘星穗田’里!”

  “快啦!下个月运输船就出发!”苏晚笑着点头,又转向凌霁和陆衡,“对了,火星基地的生态循环系统已经稳定了,你们什么时候来看看?我们在基地旁开辟了一小块地,等着种你们带的新种子呢。”

  庆典结束后,凌霁和陆衡留在萨赫勒待了一周。每天清晨,他们跟着阿吉去“星穗田”浇水,看着部落的人用潘多拉优化后的灌溉系统,精准地给每株作物供水;午后,他们和卡鲁酋长坐在帐篷前,听老人讲草原上的古老传说,也聊起未来的规划——部落想建一所生态学校,让孩子们既能学习传统知识,也能掌握现代生态技术。

  “我们来帮你们建学校。”陆衡当场答应,“让理事会派建筑师过来,设计成和草原融为一体的样子,用光伏板供电,再开辟一块小农场,让孩子们自己种庄稼,体验生态循环。”

  离开萨赫勒那天,阿吉抱着一个装满“共生一号”玉米种子的陶罐,塞给凌霁:“这是我们选的最好的种子,你们带去火星,种在那边的土地上,就像把萨赫勒的阳光也带过去了。”

  凌霁接过陶罐,沉甸甸的。他摸了摸阿吉的头:“等火星的‘共生一号’丰收了,我们就把种子送回来,让草原上长满跨星球的玉米。”

  回到霜城后,两人立刻投入到全球生态学校的筹建中。第一所学校就建在萨赫勒草原,建筑师结合部落的传统帐篷样式,用环保材料搭建校舍,光伏板做成的屋顶既能发电,又能收集雨水;校园里的小农场,种着从地球各地收集的作物种子,也种着从火星带回的土豆和玉米。

  开学那天,凌霁和陆衡特意赶去。看着孩子们背着书包,好奇地抚摸着光伏板屋顶,兴奋地在小农场里辨认作物,凌霁突然想起多年前,他和陆衡在南方社区初次相遇时的场景——那时的世界还在废墟中挣扎,而现在,孩子们的眼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潘多拉刚同步了全球生态数据,”陆衡凑到他身边,轻声说,“萨赫勒的植被覆盖率又提高了2%,火星基地的‘共生一号’已经发芽,深海热液喷口的盲虾种群数量恢复到了危机前的水平。”
  http://www.paoshu5.cc/book/43499/8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