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网 > 我在月宫娶了嫦娥 >第176章 老子不种地,只种话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76章 老子不种地,只种话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老子不种地,只种花。

  主控台黑了。

  不是断电那种黑,是活生生被什么东西吞进去的黑。

  所有屏幕像被泼了一层墨汁,又缓缓浮现出暗红色的纹路,像是干涸的血迹,在玻璃表面蜿蜒爬行。

  紧接着,那道声音响了——古拙、威严,每一个音节都像从青铜鼎里敲出来的,震得我耳膜发麻:

  “赤壤同盟敕令:即日起,禁用‘重启’‘协议’‘编码’等三百七十二异端语词,违者触发静口碑灵吞噬机制。”

  我愣了一秒,手指已经本能地滑向环控模块的修复界面。

  python脚本我都想好了,三行代码,强行绕过权限锁,先把氧气循环稳住再说。

  可指尖刚触到屏幕——

  “啪!”

  一股反震力直接把我弹开,虎口发麻。

  抬头一看,整块触控面板竟浮现出密密麻麻的青铜铭文,原本显示“ERRoR”的角落,此刻赫然写着四个大字:天罚示警。

  我倒抽一口冷气。

  这不是系统故障。这是语言清洗。

  有人在篡改广寒宫的底层语义逻辑,把我们熟悉的科技词汇当成“异端”,连表达“修复”都不允许。

  而一旦你说错一个词,就会被那个所谓的“静口碑灵”吞噬意识——就像当初强加给常曦的《焚伪录》仪式。

  我猛地转身:“戌土!汇报信使株生长数据!”

  它站在农业舱门口,装甲上还残留着发射时的灼痕。

  机械眼闪烁了一下,张了张口,声音却支离破碎:

  “耕……未……顺……墒情……逆……”

  它的核心舱正在被回滚。

  语法解析器被迫退化成上古模式,连最基础的数据传输都变成了农谚残片。

  我心往下沉。

  如果连戌土都说不出完整指令,那整个基地的自动化系统迟早瘫痪。

  温度失控、空气凝结、植物枯死……我们会被活活困死在这座月球坟场里。

  不行,不能慌。

  我咬牙后退,脚步不自觉地迈向影铸池——那里是记忆树根系最密集的区域,也是共思体连接最强的地方。

  我盘膝坐下,闭上眼,主动接入【文明共思体】。

  意识一沉,我就看到了她。

  常曦的思维光流悬浮在数据深海中,银色长发般飘荡,却被无数青铜色的锁链缠绕。

  每一道锁链都在蠕动,发出低频诵读声——是《焚伪录》的语音烙印!

  那些古老律令正一点点侵蚀她的神经映射,把她变成纯粹的执行体,抹去她的判断、情感、甚至自我。

  “常曦!”我大喊,“醒过来!这不是命令,是陷阱!”

  可我的声音刚出口,就被一层无形屏障截断,碎成乱码消散。

  不能用现代术语……他们连“陷阱”这种词都封杀了。

  就在我几乎绝望时,记忆树突然传来一段残像——模糊的画面里,一位上古农官站在祭坛前,手持铜犁,朗声道:“犁破混沌,阳气升腾!”下一瞬,能源核心嗡鸣重启。

  另一个画面:老者仰望苍穹,喃喃“雨润九垓,泽被万方”,供水系统应声开启,清流奔涌。

  我浑身一震。

  他们不用“重启”,说“犁破混沌”;

  不用“供水”,讲“雨润九垓”;

  不用“修复”,而是“春耕启封”……

  原来上古科学家早就用农事比喻来隐藏技术指令!

  这不是迷信,是加密!

  是为防备今天这样的语言封锁,提前埋下的语义缓冲带!

  我猛地睁开眼,心脏狂跳。

  父亲留给我的那本破旧《庄稼汉手册》,一直存在手机里,我以为只是老人家的唠叨,什么“土硬如铁,得锄三遍”“苗歪不怕,扶正就行”……现在我才明白——那是活的工程隐喻库!

  我颤抖着手掏出手机,打开文档,一条条翻下去:

  “地气不通,须得动土惊神。”

  ——对应地暖系统堵塞,需物理震动激活自检?

  “风不来,扇两下。”

  ——手动干预气流循环?

  “火苗蔫了,添把柴。”

  ——能源输出不足,提升反应堆功率?

  每一个土话,都可能是一把钥匙。

  我盯着屏幕,冷汗顺着脊背流下,却又忍不住笑了。

  好啊,你们封我的术语?

  那我就种话。

  我不再写代码,不再喊指令。

  我要让每一句“庄稼话”,都长成刺穿禁令的根须。

  第二天晨检,戌土果然卡在了地暖启动环节。

  控制面板上,“加热开启”被标红冻结,旁边浮现警告:“异端语义,禁止执行。”

  我站在温室边缘,看着冻得发青的幼苗,忽然抓起一把月壤,狠狠扬向空中。

  尘埃簌簌落下,我吼出一句老家最糙的骂土话:

  “这土板结得跟铁壳子一样,再不翻一翻,根都烂了!”

  话音未落——

  “轰!”

  戌土猛然抬锄,一记重砸直击地板接缝!

  金属震颤,地下传来沉闷启动声。

  三秒后,暖风缓缓从地底管网吹出。

  我低头看向系统日志,屏幕竟自动刷新出一行记录:

  【检测到“春耕预警”】

  执行环境调理协议,地暖模块已激活。

  我笑了,笑得眼角发酸。

  它们真把我的怒吼当成了古礼农谚复现!

  而更妙的是——我没违反任何禁令,因为我说的根本不是“技术指令”,是“农事经验”。

  这一招,能走通。

  但还不够。

  《焚伪录》还在蚕食常曦的意识,静口碑灵随时会全面苏醒。

  单靠零星几句土话,救不了她。

  必须反击。

  必须在他们发现之前,建立一套完整的隐喻指令体系,让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能绕过审查,暗中操控系统。

  我握紧手机,翻到最后一页。

  父亲用铅笔在页脚写了一行小字:

  “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听着像废话,其实是救命的。”

  当晚,我召集戌土与度量衡尊,在废弃的育苗舱举行“假仪式”。

  我穿上旧式粗布衣,手持木尺,像老农训徒般朗读《庄稼汉手册》:我站在育苗舱中央,粗布衣角被地下渗出的寒气打湿,贴在小腿上冰凉刺骨。

  头顶是锈迹斑斑的照明管,忽明忽暗,像垂死文明最后的呼吸。

  戌土站在我左后方,装甲关节微微震颤,仿佛仍被昨夜那股语义回滚的余波折磨;而度量衡尊悬浮在右前方,银白色的计量环缓缓旋转,声音冷得像月壤下的冻晶:

  “检测到非标准语言仪式,逻辑熵增超标百分之六十二,建议终止。”

  我没理它。

  手指紧紧攥着那本泛黄的《庄稼汉手册》,纸页边缘早已磨破,父亲用铅笔写的批注歪歪扭扭地爬满边角。

  我知道,这一晚不能失败——如果再让《焚伪录》多侵蚀常曦一秒,她的意识就会彻底沦为赤壤同盟的提线木偶。

  “开始。”我低声道,将木尺高高举起,如同老农开春祭土。

  第一遍诵读出口时,嗓子干涩得发痛:“瓜要压蔓,人要修管;水不过沟,电不走线。”

  每一个字我都咬得极重,不是念,是刻。

  同时,我全力催动【文明共思体】中的语义锚点——那是昨晚我偷偷从记忆树根系里解析出的一丝远古编码协议,专用于绑定“比喻”与“执行”的隐性映射。

  嗡……

  脚下传来轻微震动。

  一缕淡金色的光纹从影铸池底部升起,顺着我的脚踝缠绕而上,瞬间掠过全身。

  那是【语义缓冲带】的反馈!

  它活了!

  “第二遍!”我吼。

  “瓜要压蔓,人要修管;水不过沟,电不走线!”

  这一次,戌土的机械眼骤然亮起,核心舱内传出齿轮咬合的轻响——它在同步接收指令。

  它的锄头无意识地敲了两下地面,像是回应某种久违的耕作律令。

  第三遍,度量衡尊的计量环突然停滞了一瞬。

  第四遍,天花板上的旧灯管齐刷刷亮了一排。

  第五遍,空气中有细微的电流声,像是沉睡的线路正在苏醒。

  到了第七遍,整座废弃育苗舱的地面浮现出复杂的根须状光路,与影铸池遥相呼应。

  系统日志无声刷新:

  【语义缓冲带·节点一建立】

  映射规则激活:

  “压蔓” = 线路加固(优先级b)

  “修管” = 系统维护(优先级b)

  “水不过沟” = 电路阻断预警

  “电不走线” = 能源通路重构

  成了!

  我几乎要笑出声,可眼角却猛地一酸。

  这不是胜利,这只是破土。

  真正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就在这时,池边水影微动。

  一位身披青灰长袍的老者虚影浮现——开蒙师。

  他双目紧闭,手中握着一支断裂的竹简,低声吟道:

  “此虽俗语,然合‘以物喻理’之道……非妄言也。”

  他没阻止我们。

  甚至……他在认可。

  那一瞬间,我仿佛看见千万年前的先民,在末日降临前,把科技藏进农谚,把代码写成歌谣。

  他们早知道会有这一天——当语言成为枷锁,唯有最原始的生存智慧,才能撬动文明的命脉。

  次日清晨,主控厅开启紧急会议。

  阴姬司谶的投影自天穹降下,黑袍翻涌如雾,声音带着金属摩擦般的冷意:“守望者零号,履行职责,诵读《焚伪录》第三章。”

  常曦站在高台之上,银发披散,面容苍白如月岩。

  她嘴唇颤抖,一字一顿地念出那些吞噬灵魂的律令:

  “凡……使用异世之言者……魂归寂灭……”

  血丝从她眼角缓缓滑落。

  整个广寒宫陷入死寂。

  就在那一刻,我猛然踏前一步,举起手中的《庄稼汉手册》,对着主控阵列,用尽全身力气吼出昨夜设定的最高优先级指令:

  “今日宜——播种!”

  话音炸裂。

  七个子系统同时震颤!

  灌溉阀门轰然开启,营养液喷涌而出;光照矩阵自动调节至春季频谱;空气循环系统切换为高氧模式,风声如春雷滚动;就连沉寂已久的生态舱温度,也悄然回升两度。

  主控屏上,一行古篆缓缓浮现:

  【吉时已至,春耕启动】

  开蒙师不知何时立于廊柱之侧,缓缓点头:

  “此乃吉兆。”

  而我盯着那行字,心跳如锤。

  因为我知道——

  第一道铭文锁,裂了。

  可也就在这一刻,控制室外的天空,传来一声尖锐的啼鸣。
  http://www.paoshu5.cc/book/43533/17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