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西汉顶流"塌房"现场:王莽的意外"退休"与权贵圈大地震
推荐阅读:
定河山
魂穿水浒:我竟成了童贯义子
青金志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
攻略女帝:太监最风流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北凉王
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
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在西汉末年的权贵圈里,王莽绝对是自带热搜体质的顶流人物。可谁能想到,这位日后搅动风云的穿越者候选人,竟然因为一场尊号风波,被迫开启了田园养老模式。更离谱的是,这场风波还顺带扯出了一串权贵的,把长安城的权贵圈震得七荤八素,活脱脱一场古代版的娱乐圈塌房大戏。事情的导火索,还得从傅太后的尊号之争说起。朱博和赵玄这两位墙头草大臣,为了讨好傅太后,那真是把指鹿为马的本事发挥到了极致。他们先是逮着师丹一顿猛批,非说人家反对傅太后尊号就是损伤孝道。汉哀帝也没细琢磨,大手一挥就把师丹贬成了庶人。这事儿刚办妥,两人一合计:欸,还有个硬茬没解决呢!硬茬,就是当时风头正盛的王莽。
王莽在朝堂上,那可是出了名的原则帝。当初傅太后想跟太皇太后平起平坐,王莽也是坚决反对,还引经据典把傅太后的想法批得一文不值。朱博和赵玄早就看他不顺眼了,这次终于逮着机会,立刻写奏折疯狂弹劾。奏折里的措辞那叫一个夸张,说王莽的行为当伏显戮,恨不得直接把王莽拉出去砍头。好在哀帝念着王莽和太皇太后沾亲带故,没下死手,但也没轻饶,大手一挥:去去去,回你的封国反省吧!
这消息一传出,长安城就像被投了颗炸弹。要知道,王莽在当时可是道德模范政坛明星,粉丝从朝堂大佬到平民百姓,能组个超级大团。大家都不敢相信,这位平日里谨言慎行、口碑爆棚的,就这么突然,被迫了?王莽估计自己也懵圈,收拾行李的时候,心里八成在疯狂吐槽:就因为坚持原则,我这咋就成了朝堂斗争的牺牲品?
这边王莽灰溜溜地回封国,那边另一位权贵也跟着遭殃了。平阿侯王仁,本来在长安城过着悠哉游哉的日子,结果突然被翻出个黑历史——藏匿赵昭仪的亲属。这罪名一扣上,王仁直接傻了眼,还没来得及辩解,就被打包送回了封国。估计他走的时候,满脑子都是问号:这都哪年的事儿了,怎么突然翻旧账,我比窦娥还冤啊!
长安城的权贵们这下可炸开了锅,每天茶余饭后的话题全是王莽被贬王仁被遣。有人偷偷为两人鸣不平,觉得他们就是权力斗争的无辜受害者;有人则幸灾乐祸,想着少了两个竞争对手;还有人开始人人自危,生怕哪天自己的也被翻出来。整个权贵圈人心惶惶,气氛紧张得像拉满的弓弦,一触即发。
而王莽呢,到了封国也没闲着。他每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带着家人种种地、读读书,把日子过得像古代版的隐居博主。可即便这样低调,关于他的传说依旧在长安城流传,时不时就有人念叨:也不知道王大人啥时候能回来,朝廷没了他,总感觉少了点啥。塌房大戏,表面上看是几个权贵倒霉,实则是朝堂各方势力的一次大洗牌,更是西汉末年政治斗争日益激烈的一个缩影。
司马光说
司马光捻着胡须,满脸恨铁不成钢:朱博、赵玄之流,为谄媚太后,构陷忠良,实乃奸佞之臣!师丹、王莽皆以正道自持,却因坚持原则遭此横祸。汉哀帝不辨忠奸,听信谗言,轻易处置大臣,此乃失政之始。平阿侯王仁因陈年旧事被遣,足见朝廷赏罚失当。国家兴衰,在于用人,哀帝如此昏聩,纵容奸佞,排挤忠良,西汉国势衰微,实是咎由自取!
作者说
王莽被贬就国这场大戏,就像一部充满戏剧性的古代权谋剧。表面上是几个权贵的倒霉时刻,实则是暗流涌动的权力博弈。朱博、赵玄之流为私利颠倒黑白,汉哀帝昏庸无能被当枪使,而王莽、师丹这些坚守原则的人却成了牺牲品。它告诉我们,在权力的漩涡里,黑白对错往往由胜利者书写,真相和正义有时候会被暂时掩埋。但历史的奇妙之处就在于,那些被命运按在地上摩擦的失意者,说不定哪天就会逆风翻盘。王莽的不是终点,而是另一场传奇的序章,这大概就是历史最迷人的地方——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有怎样的反转在等着。
http://www.paoshu5.cc/book/44027/20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