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网 >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第343章 张绣归曹:三国最反转的"频繁跳槽"现场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343章 张绣归曹:三国最反转的"频繁跳槽"现场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建安四年的某个黄昏,南阳郡府衙里正上演着一出精彩的职场抉择剧。张绣攥着袁绍派使者送来的镀金邀请函,手指在共襄盛举四个烫金大字上磨来磨去,活像个拿到大厂Offer却纠结要不要辞职的打工人。

  将军,袁绍家大业大,咱们跟他混准没错!帐下谋士们七嘴八舌地劝着,有人甚至已经开始打包行李,幻想去邺城后能分到多大的府邸。张绣点点头,正准备让人草拟回信,门口突然传来一声冷笑,吓得他手里的狼毫笔都掉在了地上。

  我看你们是好日子过够了,想跳槽跳火坑里去?贾诩摇着他那把标志性的破羽扇,慢悠悠地晃进大堂。这位以毒舌闻名的谋士,此刻正用看傻子的眼神扫视着满屋子人,袁绍那家伙,连自己弟弟袁术都容不下,还能真心待咱们?

  张绣脸一下子红了,像被老师当场抓包的小学生。要知道,他跟曹操可是有血海深仇——当年他在宛城降了又反,不仅杀了曹操的长子曹昂,还差点把曹操本人变成刀下鬼。这事儿说起来,就像员工不仅卷走了公司机密,还砸了老板的办公室,现在居然要考虑去老板的对家上班?

  先生这话...是不是太武断了?张绣嗫嚅着,手指无意识地抠着案几上的裂缝。那裂缝还是上次他听说曹操亲率大军来犯时,吓得把案几捶出的坑。

  贾诩把羽扇往桌上一拍,震得砚台里的墨汁都溅了出来:将军且听我给你算笔账!他清了清嗓子,开始掰着手指头数落,活像菜市场里给顾客算菜钱的小贩。

  第一,曹操现在捧着汉献帝当吉祥物,人家发号施令那叫奉旨办事,咱们去投奔他,那叫弃暗投明。袁绍呢?说白了就是个割据军阀,跟他混,名不正言不顺!贾诩边说边用扇子点了点墙上的《天下形势图》,图上曹操的地盘旁边,赫然标注着挟天子三个小字,还是用朱砂写的,格外扎眼。

  张绣的喉结动了动,想起去年曹操以天子名义发布的讨伐令,各地诸侯虽然心里不服,却没人敢公开抗旨,就像现在公司老板拿着总公司的文件压人,你再不爽也得笑脸相迎。

  第二,袁绍现在兵多将广,咱们这点人马过去,顶多算给他添双筷子。可曹操不一样啊,他现在正跟袁绍死磕,咱们这支部队过去,那就是雪中送炭!贾诩突然压低声音,凑到张绣耳边,就像你去应聘,大公司可能把你当螺丝钉,小公司却能让你当部门主管,孰优孰劣,一目了然嘛!

  这话倒是说到了张绣心坎里。想当年他跟着叔叔张济混的时候,就因为人马太少,在董卓手下连个像样的座位都没有。现在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队伍,可不想再去看别人脸色。

  第三嘛...贾诩故意卖了个关子,拿起桌上的茶壶给自己倒了杯凉茶,曹操这人,看着凶巴巴的,其实心里门儿清。他要是真想报宛城的仇,早就带兵来掀咱们桌子了。可他没这么做,说明啥?说明他想当大事,就得表现得宽宏大量!

  说到这儿,贾诩突然提高音量,吓得门外的侍卫都打了个哆嗦:将军想想,他要是能容下杀子仇人,天下人会怎么说?哎呀曹操真乃仁君!这种免费的宣传,他求之不得呢!

  张绣听得眼睛直放光,就像突然想通了数学难题的学生。他猛地一拍大腿,震得案几上的邀请函都滑到了地上:先生说得对!就这么办,咱投曹操去!

  旁边的谋士们面面相觑,有人还不死心:将军,那曹操要是秋后算账咋办?贾诩瞪了他一眼:你见过哪个老板会跟能帮他赚钱的员工计较旧怨?除非他想倒闭!

  几天后,当张绣带着队伍出现在曹操军营外时,曹操的反应让所有人都惊掉了下巴。这位据说在宛城差点被砍成肉酱的枭雄,居然亲自跑到营门口迎接,还一把拉住张绣的手嘘寒问暖,活像见到了失散多年的亲兄弟。

  贤侄啊,过去的事都怪我,是我没管好自己...曹操眼眶红红的,不知道是真感动还是演技太好,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说着当场拍板,把自己的儿子曹均许配给了张绣的女儿——哦不,是让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这亲上加亲的操作,直接把血海深仇变成了亲家间的。

  庆功宴上,曹操亲自给张绣斟酒,那热情劲儿,让张绣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席间,曹操突然指着贾诩对众人说: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这话翻译过来就是:让我在全网涨粉的,全靠贾老师啊!当场就封贾诩为执金吾,相当于现在的首都卫戍区司令,还给了个都亭侯的爵位,可谓是光速提拔。

  有个喝高了的将领偷偷问曹操:老板,您真不恨张绣啊?曹操瞪了他一眼,压低声音:恨?当然恨!可现在杀了他,袁绍就得逞了。等我灭了袁绍,有的是时间跟他算总账...哦不对,咱们现在是好亲家,得相亲相爱。

  司马光说

  张绣以杀子之仇归曹操,贾诩之谋也。观其理,皆因曹操能弃私怨而谋大业,张绣能识时务而决去就。乱世之中,敌我非定数,利害乃常情。所谓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观此二人,信然。

  作者说

  张绣归曹这事儿,堪称三国时期最成功的危机公关案例。你看人家贾诩,硬是把一场你死我活的恩怨,变成了双赢的职场佳话。这告诉我们,做人不能太死脑筋,有时候放下恩怨,反而能打开新局面。就像现在有人跟老板吵翻后跳槽,后来老板的公司被收购,新老板居然是当年的同事——职场嘛,抬头不见低头见,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古人早就把这道理玩明白了。
  http://www.paoshu5.cc/book/44027/34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