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三国宫斗记:孙权的"皇后选择题"做了十年
推荐阅读:
定河山
魂穿水浒:我竟成了童贯义子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
青金志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攻略女帝:太监最风流
北凉王
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
穿越兽耳原始部落,开局被驱逐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东汉末年的江东后宫,堪称三国版爱情公寓,只不过住着的不是笑料百出的租客,而是一群为了名分斗智斗勇的娘娘。而这场大戏的男主角,正是把选择困难症玩成行为艺术的吴王孙权孙仲谋。话说当年孙权还是讨虏将军时,正值青春年少荷尔蒙爆棚,在吴郡娶了徐氏当正房。这位徐氏姑娘出身名门,按规矩成了孙夫人,还肩负起抚养太子孙登的重任,简直是人生赢家剧本的标准开局。可谁能想到,这位徐姑娘醋坛子比江东的战船还大,后宫里但凡有宫女跟孙权多说两句话,她能当场把绣花针捏成铁环。时间一长,孙权看着她就像看到了江东的台风季——每次见面都得提前做好心理建设。
后来孙权事业升级,要把办公地点往西迁,打包行李时盯着徐氏犯了难:带着吧,天天被盯梢似的;不带吧,正房夫人扔在老家不像话。最后这位职场型老板想出个馊主意:你先在吴郡看家,我安顿好了就接你,转头就把这话忘到了长江里。
命运的剧本总爱临时加戏,就在孙权摆脱醋海风波没多久,临淮来的步夫人闪亮登场。这位步姑娘堪称三国时期的人间小太阳,性格温柔得能化开江东的冰雪,不仅长得花容月貌,还特会察言观色。孙权跟她聊天,比打赢一场胜仗还舒坦,没过多久就把她宠成了后宫,史书上都盖章认证宠冠后庭。据说孙权打仗缴获的奇珍异宝,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给步夫人送去,那架势恨不得把两个字刻在脑门上。
随着孙权称帝,后宫的职称评定提上日程——该立皇后了。按规矩,徐氏是正房,又是太子养母,皇后之位本该板上钉钉。可孙权心里的小算盘打得比周瑜的水军还响:立徐氏吧,往后日子怕是不得安生;立步夫人吧,大臣们肯定拿规矩说事儿。于是这位在战场上杀伐果断的霸主,在后宫问题上成了拖延症晚期患者。
朝堂上的大臣们可不管皇帝的小心思,天天拿着嫡庶尊卑的剧本在孙权面前循环播放。尤其是元老级大臣,每次上朝都得把徐氏宜立为后念叨三遍,比江东的潮汐还准时。孙权被念得头大,干脆玩起了打太极:今天说容朕三思,明天说此事从长计议,硬是把立皇后这事儿拖成了十年长跑。
这十年里,后宫和朝堂上演着精彩的拉锯战。步夫人这边,凭着孙权的宠爱稳占上风,虽然没正式册封,宫里人都默认她是无冕之后;徐氏在吴郡听说这事,气得把孙权送的玉佩都摔了,天天盼着能被接回宫中正位中宫。孙权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一边是朝堂的规矩大山,一边是心爱的枕边人,愣是把自己逼成了三国版夹心饼干。
可惜这场拉锯战最终没能等到圆满结局。十年还没熬出头,步夫人就先病逝了。孙权悲痛欲绝,这才痛下决心:生前没能给她名分,死后一定要补偿!于是不顾大臣反对,追赠步夫人为,算是了了一桩心愿。而苦等十年的徐氏,等来的却是彻底的失望——孙权干脆以为由,正式废黜了她的名分,让她在吴郡孤独终老。这场持续十年的皇后之争,最终以两位夫人的悲剧收场。
司马光说
自古帝王后宫之事,看似闺阁私语,实则关乎朝局稳定。孙权优柔十载,既违礼法于前,又废黜正妻于后,虽因私爱追赠步氏,终难掩处置失当之过。夫家齐而后国治,帝王家事从来不是小事啊。
作者说
这场跨越十年的后宫风波,藏着比宫斗更有趣的人性密码。孙权的选择困难本质上是规则与情感的终极博弈——他既想当遵守礼法的,又想做随心所欲的,却忘了成年人的世界里,逃避选择往往比做错选择代价更大。而徐氏的悲剧提醒我们:把安全感寄托在别人的上,终究是场豪赌;步夫人的受宠则证明:情绪价值永远是亲密关系里的硬通货。更值得玩味的是大臣们的坚持,他们争的看似是嫡庶尊卑,实则是在维护规则大于人情的政治秩序,这种程序正义的执念,恰恰是封建王朝得以运转的底层逻辑。
本章金句: 人生的困局往往不是没得选,而是既想选A又想要B,却忘了所有选择都标好了代价。
如果你是文中的主人公吴王孙权,你会怎么选择?是坚守礼法立徐氏为后,还是遵从本心给步夫人名分,又或者有更巧妙的第三种解法?来评论区说说你的想法吧!
http://www.paoshu5.cc/book/44027/39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