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岩山射雉记:王爷打猎反被猎,这场皇家鸿门宴玩得真溜
推荐阅读:
定河山
魂穿水浒:我竟成了童贯义子
青金志
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
攻略女帝:太监最风流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北凉王
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
汉世祖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话说南朝刘宋泰始七年,也就是公元471年,那会儿的皇帝是宋明帝刘彧,这位陛下别的不说,心眼儿比绣花针还细,尤其是到了晚年,看谁都像要抢他家皇位似的——毕竟自己儿子还小,万一哪天自己闭眼了,那些手握兵权的弟弟们要是起了歹心,太子不就成了案板上的鱼肉?在这些让他睡不着觉的弟弟里,南徐州刺史、晋平刺王刘休佑绝对是“顶流”级别的麻烦。这位刘休佑,论身份是王爷,论职位是封疆大吏,可论做人,那真是把“嚣张”俩字刻进了DNA里。贪财贪到什么地步?南徐州的百姓私下都叫他“刮地皮太守”,不管是商户的铺面税,还是农户的粮食收成,只要经他手,不扒层皮都算他今天没开张。更要命的是性格,刚得像块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跟刘彧说话从来不带客气的,朝堂上动不动就顶得皇帝下不来台。有次刘彧想给宠臣加个官,刘休佑当着满朝文武就嚷嚷:“陛下这是要把国库当自家库房,把官职当人情送吗?”气得刘彧差点把手里的玉如意砸他脸上——也就是没证据,不然早把这刺头办了。
日子久了,刘彧对刘休佑的积怨就像锅里的水,眼看就要烧开了。一边是弟弟天天给自己添堵,一边是太子年纪小扛不起事,刘彧夜里翻来覆去想:“这刘休佑活着一天,我儿子将来就多一分危险,得想个法子让他‘消失’才行。”可直接杀吧,又怕落个“杀弟”的坏名声,毕竟皇家也要脸;找个罪名吧,刘休佑虽然贪虐,但手里兵权不小,万一逼急了反了,麻烦更大。
就在刘彧愁得头发都快白了的时候,机会来了——春天到了,正是打猎的好时候。刘彧眼珠一转,计上心来:“朕喊刘休佑去岩山射雉,这荒郊野外的,出点‘意外’不是很正常?”
到了打猎那天,刘休佑打扮得像只花孔雀,骑在高头大马上,手里拎着上好的弓箭,一路上还跟随从吹牛:“今天本王要是射不到十只雉鸡,就把这弓箭扔了!”完全没察觉刘彧看他的眼神,跟看猎物没两样。一行人到了岩山,刘彧故意装作兴致勃勃的样子,跟刘休佑一起追着雉鸡跑,还时不时夸两句:“弟弟箭法真好,比年轻时的朕还厉害!”刘休佑被夸得飘了,更没防备。
眼看太阳快落山,天色渐渐暗下来,山里的风也开始刮了,刘彧找了个借口:“朕有点累了,在这儿歇会儿,弟弟要是还想射,就再往前走走,注意安全。”刘休佑巴不得没人管,拍马就往前冲,没走多远,就见路边突然窜出几个人,为首的正是皇帝身边的亲信寿寂之。
寿寂之这人名声可不太好,早年就是个狠角色,跟着刘彧杀过不少人,这会儿领了皇帝的死命令,脸上没半点表情,对着刘休佑拱了拱手:“王爷,陛下有旨,请您下马说话。”刘休佑心里咯噔一下,这荒山野岭的,传什么旨?刚想质问,寿寂之使了个眼色,身后几个人立刻围了上来。
刘休佑也是武将出身,反应不慢,拔腿就想跑,可马被人拽住了缰绳,他刚翻身要下马,就被两个人死死按住胳膊,“咚”的一声被推下马背,摔了个嘴啃泥。还没等他爬起来,寿寂之带着人就扑了上去,拳头、脚底板跟雨点似的往他身上招呼,嘴里还喊着:“王爷您怎么不小心摔了?快起来啊!”这话说得,比唱的还好听,明明是故意打人,倒像是在“扶”他。
刘休佑疼得嗷嗷叫,想喊“救命”,可山里空旷,喊破喉咙也没人来,没过一会儿就没了动静。寿寂之探了探他的鼻息,确认断气了,才让人把尸体拖到一边,整理了一下衣服,装作“刚发现”的样子,跑回去跟刘彧报告:“陛下不好了!晋平王骑马时不小心摔了,现在没气了!”
刘彧一听,戏精属性立刻上线,先是“哎呀”一声,差点从马车上摔下来,然后跌跌撞撞地跟着寿寂之去“看现场”,看到刘休佑的尸体,当场就红了眼眶,捶着胸口哭:“弟弟啊!你怎么这么不小心!朕不该让你一个人去射雉的!”哭完还立刻喊御医:“快!传御医!就算有一丝希望也要救!”
御医来了一看,尸体都凉透了,还救个啥?只能顺着皇帝的话说:“陛下,晋平王是摔伤了要害,臣无能为力啊。”刘彧这才“勉强”接受现实,下令把刘休佑的尸体运回去,还特意下了道圣旨,追赠刘休佑为司空,按王爷的礼仪厚葬——表面上做得那叫一个兄友弟恭,背地里谁不知道,这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打猎事故”。
更有意思的是,葬礼上刘休佑的家人哭天抢地,却没人敢说半个“不”字,毕竟皇帝要你死,你还能活?朝堂上的大臣们也都心知肚明,一个个低着头不敢说话,生怕自己多说一句,就成了下一个“意外身亡”的人。只有几个刚入朝的新官,还真以为是刘休佑自己不小心摔死的,凑在一起议论:“晋平王也太不小心了,打猎怎么能这么冒失?”旁边的老臣听了,赶紧把他们拉到一边,小声说:“别乱说话,小心祸从口出!”
这场“岩山射雉案”,就这么以一场“意外”收场,刘彧除掉了心头大患,还没落下坏名声,可宫里的人都知道,皇帝的刀,已经开始对准宗室了。后来有人私下里说,那天岩山的风特别大,好像在替刘休佑喊冤,可喊冤又有什么用?在皇权面前,再横的王爷,也不过是皇帝棋盘上的一颗棋子,想让你活你就活,想让你“意外”你就意外。
司马光说
《资治通鉴》载此事,非仅记一王之死,实乃显刘宋宗室相残之祸也。明帝以猜忌杀弟,看似除“后患”,实则自毁屏障——宗室虽有不轨者,然尽数诛之,待外臣生异心时,无亲族可倚仗,国本何存?休佑贪虐刚狠,固非善类,然明帝假“意外”除之,失君道之正,启后世以阴谋治国之弊,此非亡国之兆乎?
作者说
这场“打猎杀弟”的戏码,本质上是皇权专制下的“生存悖论”:刘休佑的嚣张,是仗着“宗室身份”的恃宠而骄;刘彧的狠辣,是源于“皇权传承”的极度焦虑。俩人都没跳出“权力游戏”的怪圈——刘休佑以为“王爷身份”能保自己横行,却忘了皇帝才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刘彧以为“杀尽威胁者”能保儿子安稳,却没料到,当宗室力量被抽空,权臣(后来的萧道成)反而更容易夺权。
更有意思的是“伪装”的重要性:刘彧非要用“射雉意外”遮羞,说明哪怕在皇权至上的时代,“名正言顺”也是块遮羞布——连皇帝都怕落下“杀弟”的坏名声,可见“道德舆论”再弱,也能对权力形成一丝约束。要是刘彧敢直接说“我就是想杀他”,说不定朝堂立刻就乱了。这也提醒我们:越是手握权力的人,越在意“吃相”,因为“吃相”难看,往往是失势的开始。
本章金句
皇权面前无亲情,再横的王爷,也敌不过皇帝一句“意外”。
如果你是文中的主人公,你会怎么选择?要是你是刘休佑,知道皇帝猜忌自己,会收敛锋芒保命,还是继续刚到底?欢迎发表你的看法!
http://www.paoshu5.cc/book/44027/55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