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情愫暗生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夜风如刀,卷着塞外的寒气掠过军营。常遇春站在帅帐中央,烛火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投在铺满军事地图的案几上。那张羊皮纸上,朱笔勾勒的敌我态势如同一张巨大的蛛网,而他,就是那只被困在中央的猎物。

  不辱使命,决战必胜。八个字在宣纸上龙飞凤舞,墨迹未干。常遇春放下狼毫笔,指节因常年握剑而泛着青白。他走到帐门处,掀开兽皮帘子,望着满天星斗。那些星辰闪烁不定,就像此刻大明王朝的命运——东征在即,一场大战即将爆发,而这场战役的结果,将决定无数人的生死存亡。

  突然,帐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铁甲碰撞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亲兵慌慌张张地冲进来,头盔歪斜,脸上带着惊恐:元帅,不好了!前方斥候回报,敌军已经派出精锐骑兵,正向我军侧翼包抄而来!

  常遇春猛地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他迅速转身,大步走向案几,手指在地图上划出一道凌厉的弧线:传令下去,让左翼陈将军率三千精兵死守隘口,右翼李将军带两千骑兵迂回敌后,其余各部按原计划行事!

  亲兵领命而去,帐内重归寂静。常遇春长长吐出一口气,那股子紧绷的神经稍稍松懈下来。就在这时,一阵若有若无的香气从怀中飘出——那是蓝月前日送他的香囊,里面装着晒干的茉莉花瓣。

  铁血与柔情,仿佛是常遇春生命中并行的两条河流。在金戈铁马的沙场之外,他那颗被战火淬炼得坚硬如铁的心,也悄然泛起了一丝涟漪。

  那是在一个月前,他巡视新收复的应天府。城中的百姓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生机,街道上人来人往,叫卖声此起彼伏。常遇春换上一身普通布衣,只带了两名亲随,想看看百姓的真实生活。他们穿过繁华的主街,拐进一条清幽的小巷。青石板路被雨水冲刷得发亮,两侧的白墙黛瓦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宁静。

  就在小巷尽头,一阵悠扬的琴声随风飘来。那琴声,不似宫中雅乐那般庄重,也不似市井小调那般轻浮,它清越、空灵,仿佛能洗去人一身的疲惫和尘埃。常遇春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循声而去。

  琴声来自一座小小的院落。院门虚掩,斑驳的木门上挂着一只铜铃,随风轻摆发出清脆的声响。常遇春示意亲随在门外等候,自己轻轻推开门。眼前的景象让他屏住了呼吸——院中一棵梧桐树亭亭如盖,树下铺着一张竹席,一位身着素色衣裙的女子正端坐其上,纤纤玉指在琴弦上轻拢慢捻。

  她约莫二十出头,乌黑的长发用一根简单的木簪挽起,几缕发丝垂在颈边。阳光透过梧桐叶的缝隙洒在她身上,为她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她神情专注,眉目如画,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她和她的琴。

  常遇春站在门口,一时间竟忘了移步。琴声戛然而止,女子抬起头,看到站在门口的常遇春,并未惊慌,只是淡淡地问道:将军是迷路了吗?

  她的声音如同她的琴声一般清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常遇春这才回过神,他有些局促,这还是第一次,在一个女子面前感到如此的不自在。他拱手道:在下常遇春,闻琴声而来,多有打扰,姑娘见谅。

  女子站起身,回了一礼:小女子蓝月,见过常元帅。将军威名,蓝月早有耳闻,只是没想到,将军的耳力也如此之好。

  常遇春这才仔细打量眼前这位女子。她身形纤细,脸色略显苍白,但那双眼睛却格外明亮,仿佛盛满了星光。他忽然想起什么,问道:可是大将蓝玉的妹妹?

  蓝月微微点头:家兄因战功被调往他处,便将小妹安置在这座清静的城里调养。她顿了顿,又道:将军若不嫌弃,不如进院一坐?

  常遇春本想就此告辞,但不知为何,那句不嫌弃让他心中一动。他点点头,跟着蓝月走进院子。院中布置得极为雅致,一角种着几株兰花,另一角则摆着一套石桌石凳。蓝月请他在石凳上坐下,自己则去沏茶。

  这是家兄从福建带来的武夷岩茶,将军尝尝。蓝月将茶盏推到他面前,茶香袅袅升起,沁人心脾。

  常遇春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茶汤入口微苦,随即回甘,正如他这半生的戎马生涯。他放下茶盏,忽然问道:姑娘刚才弹的是什么曲子?

  是一首古曲《广陵散》,蓝月回答,据说此曲原是聂政刺杀韩相侠累的故事,后来嵇康临刑前弹奏此曲,从此失传。我这是根据古籍记载重新谱的,可能不尽准确。

  常遇春惊讶地看着她:姑娘竟懂音律?

  略知皮毛而已。蓝月谦虚道,家兄常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我总觉得,人生在世,总该有些自己的追求。

  这句话让常遇春心中一动。他见过太多闺阁女子,要么娇纵任性,要么循规蹈矩,像蓝月这样有自己见解的,还是头一次遇到。两人从琴音聊到战事,从诗词谈到民生。常遇春发现,这位看似柔弱的女子,心中却有着一番不输男儿的见识和格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将军,蓝月看着常遇春眼中一闪而过的疲惫,轻声说道,琴声可以抚慰人心,却无法平息战火。但愿将军的剑,能早日为天下换来长久的和平,让这琴声,能永远这般悠扬。

  那一刻,常遇春的心,被深深地触动了。他见过太多的生死,听过太多的哀嚎,却从未有人,用这样一句温柔而充满期盼的话语,来诠释他战斗的意义。他看着蓝月清澈的眼眸,仿佛看到了一个没有战火、充满祥和的未来。

  姑娘放心,常遇春郑重道,我常遇春此生所愿,就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居。

  蓝月微微一笑,那笑容如同春日里最温暖的阳光,能融化他心中所有的坚冰。她又弹了一曲《平沙落雁》,琴声悠扬,仿佛带着他们飞越千山万水,来到一片宁静的乐土。

  从那以后,只要军务不忙,常遇春总会找借口去那座小院坐坐。他不再谈论杀伐,而是和她一起品茶、听琴、下棋。在蓝月面前,他不是那个令人闻风丧胆的忠义大元帅,而是一个可以卸下所有防备、享受片刻安宁的普通男人。

  有一次,他带着一坛上好的女儿红去找蓝月。那酒是他从一个投降的元朝将领那里缴获的,据说已经窖藏了三十年。蓝月不善饮酒,却陪他小酌了几杯。酒过三巡,常遇春的话多了起来。

  你知道吗,他看着杯中的酒液,眼神有些迷离,我第一次上战场时,才十六岁。那时候害怕得要命,握着刀的手一直在抖。

  蓝月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他。

  第一个杀的人,是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元兵。他倒下去的时候,眼睛一直瞪着我,好像在问为什么。常遇春苦笑一下,后来杀的人多了,也就麻木了。但每次闭上眼睛,那些面孔还是会出现在我面前。

  将军背负着太多人的期望,蓝月轻声说,但别忘了,你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常遇春看着她,忽然觉得眼眶有些发热。他迅速低下头,掩饰住自己的情绪:不说这些了,来,我教你下棋。

  那天的棋下得很乱,两人都心不在焉。但常遇春记得,蓝月身上淡淡的茉莉花香,和她温柔的眼神。

  还有一次,常遇春带着伤去找蓝月。那是在一次小规模冲突中,他被流矢擦伤了手臂。军医已经处理过伤口,但还是会隐隐作痛。蓝月看到他手臂上的纱布,二话不说就去熬药。

  这是家兄留下的伤药,效果很好。她小心翼翼地为常遇春换药,动作轻柔得像是在对待一件珍宝。

  常遇春看着她专注的侧脸,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忽然想起小时候母亲为他包扎伤口的情景,那时候母亲的眼神,和蓝月现在的一样温柔。

  你怕不怕?蓝月忽然问道,上战场的时候。

  常遇春愣了一下,随即笑道:怕什么?大不了就是一死。

  我不信,蓝月摇摇头,每个人都会怕的。将军只是把恐惧藏在心里,不让别人看到罢了。

  常遇春沉默了。是啊,他怎么会不怕?每次冲锋陷阵前,他都会想起远在老家的母亲,想起那些跟随他出生入死的兄弟。但他不能表现出来,他是元帅,是所有人的主心骨。

  有时候我真羡慕你,常遇春轻声说,能在这院中弹琴品茶,远离战火。

  蓝月的手顿了一下,然后继续为他包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将军的使命是在战场上保家卫国,而我的使命,也许就是在这里等待和平的到来。

  她抬起头,直视常遇春的眼睛:将军不必羡慕我,我也不必羡慕将军。我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个国家尽一份力。

  常遇春心中一震。他从未想过,一个看似柔弱的女子,竟有如此深刻的见解。他忽然觉得,自己这些年的戎马生涯,在这一刻得到了某种程度的理解和认可。

  从那以后,常遇春去蓝月那里的次数更频繁了。他会跟她讲战场上的趣事,比如某个士兵如何怕老婆,比如某个副将如何闹出笑话。蓝月总是静静地听着,时而掩嘴轻笑,那笑容,如同春日里最温暖的阳光,能融化他心中所有的坚冰。

  有一次,常遇春带了一只受伤的小鹰去找蓝月。那是在一次狩猎中发现的,小鹰的翅膀受了伤,无法飞翔。蓝月细心地为它包扎,还用碎肉喂它。

  等它伤好了,就把它放回大自然吧。蓝月抚摸着小鹰的羽毛,轻声说。

  常遇春看着她温柔的样子,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他忽然说道:等这场仗打完了,我带你去看看北方的草原,那里的天空特别蓝,鹰可以在天上自由飞翔。

  蓝月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喜:真的吗?

  当然,常遇春肯定地点头,我答应你的事,一定会做到。

  蓝月笑了,那笑容比阳光还要灿烂。常遇春看着她的笑容,心中某个角落似乎被触动了。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对这个女子的感情,已经超出了普通朋友的范畴。

  一种朦胧的情愫,在两人之间悄然滋生。它没有轰轰烈烈的誓言,却有着润物无声的温柔。对于常遇春而言,蓝月就像是他血腥征途中的一处避风港,是他疲惫心灵的一剂良药。而蓝月,也从这位传奇将军身上,看到了铁血外表下的那份赤诚与担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份感情,如同埋在土壤中的种子,虽然还未破土而出,却已在两人心中,扎下了最深的根。

  就在常遇春沉浸在回忆中时,帐外再次传来脚步声。这次是他的副将徐达,也是他最信任的兄弟。

  大哥,徐达走进帅帐,脸上带着凝重的表情,敌军的动向有些异常。

  常遇春立刻收起思绪,重新变得严肃起来:

  据斥候回报,敌军主力并没有像我们预想的那样向东移动,而是分成了三路。其中一路确实在向我们侧翼包抄,但另外两路却悄悄向西移动,似乎想要切断我们的退路。

  常遇春走到地图前,手指在上面快速移动:他们的意图很明显,想要把我们困在这里。看来元朝那个新任的主帅,还是有些本事的。

  徐达点头:确实比之前的那些草包强多了。大哥,我们现在怎么办?

  常遇春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将计就计。我们假装中计,实则集中兵力突破他们的中路。只要打垮他们的主力,其余两路自然不战自溃。

  徐达有些担忧:这样太冒险了。如果中途出了差错,我们可能会全军覆没。

  兵行险着,常遇春坚定地说,现在敌强我弱,常规打法根本没有胜算。只有出其不意,才能有一线生机。

  徐达看着常遇春坚定的眼神,知道他已经下定了决心。作为多年的兄弟,他了解常遇春的脾气——一旦做出决定,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好,我这就去布置。徐达转身准备离开。

  等等,常遇春叫住他,从怀中取出一个香囊,如果...我是说如果我回不来,把这个交给蓝月姑娘。

  徐达接过香囊,闻到一股淡淡的茉莉花香。他惊讶地看着常遇春:大哥,你这是...

  常遇春摆摆手,打断他的话:没什么,只是朋友之间的托付而已。快去吧,时间不多了。

  徐达点点头,将香囊小心收入怀中,大步走出帅帐。常遇春重新站在地图前,目光如炬。他知道,接下来的这场仗,将是他军事生涯中最危险的一场。但他别无选择,为了大明,为了天下苍生,也为了那个在院中弹琴的女子,他必须赢。

  夜深了,军营中的篝火渐渐熄灭,只剩下几处哨位的火把还在摇曳。常遇春走出帅帐,抬头望向星空。那些星辰闪烁不定,就像此刻的战局。但他相信,无论多么黑暗的夜晚,终将迎来黎明。

  就在这时,一阵若有若无的琴声随风飘来。常遇春心中一动,循声望去,只见城的方向隐约有灯火闪烁。他忽然明白,那不是幻觉,而是蓝月正在为他弹琴。

  常遇春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着。琴声悠扬,仿佛带着无穷的力量,驱散了他心中的疲惫和恐惧。他知道,无论前路多么艰险,他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因为在这乱世之中,有一个人在等他回来。
  http://www.paoshu5.cc/book/44120/5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