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网 > 长生不老印象日记 >第157章 《五行养生法》立秋布阵 练起手初获成效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57章 《五行养生法》立秋布阵 练起手初获成效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五行养生法》立秋布阵 练起手初获成效

  1043年立秋。

  清晨的露水还凝在草叶上,带着沁骨的凉意,观星台的青石板却已泛出微光。我踩着沾露的石阶登上台顶时,五兽帐的轮廓在晨雾中若隐若现,青、红、白、黑、黄五色帐布被风掀起边角,如五朵待放的花苞。今日是立秋,《五行阵法》中“布阵起手”的关键日子——经过大暑设帐的筑基,终于要将无形的气脉与有形的帐幕拧成一股绳,让五兽之力真正合为一体。

  一、定方位,画弧凝阵基

  卯时刚过,东方天际泛起鱼肚白。我立于观星台中央,也就是帅帐所在的“坤”位,闭眼调息片刻。丹田内,五兽将的灵息已按捺不住,青龙的清润、朱雀的炽热、白虎的凛冽、玄武的沉静、麒麟的厚重,在体内轻轻翻涌,像五股蓄势待发的溪流,只待一声令下便要汇入江海。

  “起阵先定方,方定则气顺。”我默念口诀,睁开眼时,目光已如鹰隼般锐利,扫过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东方青龙帐外,晨雾正被第一缕阳光染成青金色;南方朱雀帐顶,凝结的露珠折射出细碎的红光;西方白虎帐前,草叶上的白霜尚未融化,透着金属般的寒芒;北方玄武帐边,潮湿的石面上水汽氤氲,如淡墨晕染;中央麒麟帐的黄布在晨风中舒展,像一块铺展的大地毯。

  方位既定,接下来是“画弧凝形”。这一步是将心中阵法的轮廓外化为气脉轨迹,需用手臂的弧度引导意念流转。我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掌心朝内,感受着晨露在指尖凝结的微凉。

  先是小弧。我缓缓抬起双臂,手肘微屈,指尖从腰侧向外画出一道圆润的弧线,幅度刚好圈住中央的帅帐。画弧时,意念如丝,紧紧牵着丹田内的麒麟将灵息——麒麟属土,主中枢,小弧便是为了定“帅帐之基”。第一次画完,只觉帐内气脉微微一动,却不够沉稳。

  “再画。”我在心中对自己说。第二次抬臂画弧,指尖轨迹比刚才更圆融,意念中加入了五兽帐的轮廓,想象着青、红、白、黑四色气脉如丝线般向中央汇聚。弧线收束时,帅帐内的土气明显厚重了几分,脚下的青石传来轻微的震颤,像大地在回应。

  第三次画弧时,我特意放慢速度,让手臂的弧度与呼吸同步:抬臂时吸气,气沉丹田;落臂时呼气,意念随气息沉入帅帐的太极石。这一次,指尖划过的轨迹上竟泛起淡淡的黄光,如同一道有形的光晕,将帅帐稳稳罩住。光晕散去时,帐内的麒麟将灵息发出一声轻吟,与地面的土脉彻底连上了——小弧成,帅帐之基已固。

  接着是大弧。我双臂向前伸直,掌心朝外,从胸前缓缓向外、向下画一个丈余宽的圆圈,圈住的范围恰好将五兽帐尽数纳入。画这道大弧时,需调动五兽将的灵息共同发力:画至东方时,引青龙气助其舒展;画至南方时,借朱雀火促其热烈;画至西方时,凭白虎金使其锐利;画至北方时,赖玄武水令其圆融;画至中央时,以麒麟土收其锋芒。

  手臂划到最低点时,圆圈恰好闭合。刹那间,五兽帐的光带同时亮起,青、红、白、黑四色气脉如游蛇般窜出帐幕,顺着大弧的轨迹向中央汇聚,最终在帅帐上空凝成一个五色交织的气环。气环转动时,发出“嗡嗡”的轻响,像无数细密的齿轮开始咬合——这是五兽气脉初步相连的征兆。

  二、结印点指,分阶立纲纪

  气环既成,需以“雷印”定其威,用“剑指”分其阶。我左手迅速结印:拇指扣住无名指根,其余四指并拢竖起,掌心朝前——这是“雷印”,取雷霆之势,能镇住涣散的气脉。右手则食指、中指并拢伸直,无名指、小指弯曲扣住掌心,拇指按在弯曲的指节上,化作“剑指”,如握无形之剑,可精准点化气脉的层级。

  “一为帅,定中枢。”我剑指对准帅帐上空的气环中心,那里是五色气脉交融最盛之处。指尖凝聚意念,猛地一点——气环中心顿时亮起一点金光,如星核般稳定下来,五兽气脉绕着金光旋转的速度立刻变得均匀有序。这一点,是确立帅帐的核心地位,让五兽气脉皆以中枢为轴,不再各自为战。

  “二为将,通四象。”剑指移向气环东方,那里青气最盛。再一点——青色气脉上立刻分出数道支流,如树枝般延伸至青龙帐与帅帐之间,形成细密的气网。接着是南方红气、西方白气、北方黑气,各点一下,皆如东方一般,气脉分流出支流,将四兽帐与帅帐紧密相连。这二点,是明确“将”的层级,让四兽帐既能呼应中枢,又能自主调度。

  “三为兵,布周野。”剑指最后扫过气环外围,沿着大弧的轨迹连点三下——气环边缘顿时泛起无数细小的光点,如星子般散落,落在观星台的每一块青石板上。这些光点是五兽气脉的末梢,如同阵法的“兵卒”,负责传递气感、稳固阵脚。

  三点毕,左手雷印松开,右手剑指收回。再看那气环,已清晰分出三层:中心金光为“帅”,中层四色支流为“将”,外层光点为“兵”,层级分明,运转有序。五兽帐的光带不再是杂乱的流动,而是如军队列阵般,随着气环的转动起伏,时而汇聚向中枢,时而扩散至边缘,既有章法,又不失灵动。

  我站在气环下,能清晰“看”到气脉的流向:青龙帐的青气带着草木的生机,源源不断汇入中枢,再由中枢分流向朱雀帐,助其火势更旺;朱雀帐的火气蒸腾而上,为白虎帐的金气加热,使其锋芒更锐;白虎帐的金气凝结成霜,落入玄武帐的水汽中,化作滋润的甘露;玄武帐的水汽蒸腾成云,飘向青龙帐,助其草木生长——最后,四象气脉流转一周,皆归入麒麟帐的土气中,经其调和后再分送四方。

  这便是“帅统将,将领兵,兵护阵”的格局。

  三、采气归脏,循色炼真机

  格局既定,需采阵中清气滋养脏腑,让自身与阵法气脉相融。我双腿分开,屈膝成半马步,膝盖不超过脚尖,重心沉在丹田——这是“五行桩”,能稳下盘、通气血,最适合采气时立足。

  采气先从东方开始。意念中,青龙帐的青气如晨雾般弥漫,带着桑木的清香。我双臂缓缓抬起,掌心朝前,仿佛捧着一团无形的清气,引导着青气向双手劳宫穴聚拢。“入肝。”我在心中默念,同时缓慢吸气——青气顺着劳宫穴涌入,经手臂经脉流向肝脏,沿途带着淡淡的凉意,仿佛有春风拂过,驱散了肝区的滞涩。

  如此反复九次,每一次吸气都能感觉到肝区的气脉更通畅一分。九次毕,稍作停顿,定了定神,意念集中在肝脏:“左转三转,疏肝气;右转三转,补肝阴。”随着意念,肝区的青气缓缓转动,左转时如枝叶舒展,右转时似根系深扎,转完只觉双目清明了许多——肝开窍于目,果然不虚。

  接着是南方朱雀帐的红气。红气如微火,带着温暖的灼热感。我同样抬臂采气,这次意念引气入心:“入离火,补心气。”红气入劳宫穴时,比青气更活跃,像跳跃的火星,顺着经脉流入心脏,每一次吸气都让心口暖暖的,先前因布阵而紧绷的神经渐渐松弛。

  采红气用了三十六次——心为“君主之官”,需多采气以固其神。采完定气,意念心脏处的红气左转六转,右转六转,转至红气如火焰般稳定燃烧,不再忽明忽暗,才算功成。

  西方白虎帐的白气最是凛冽,如寒冰裹着锋芒。采气时,我特意放慢速度,让白气缓缓渗入劳宫穴,引至肺脏:“入兑金,清肺浊。”白气入肺,带着清凉的刺痛感,却能驱散肺里的燥热,每采一次,都像深吸了一口雪山的寒气,通体舒畅。

  白气采了十八次,转气时左转九转,右转九转,直到肺区的白气如白云般轻盈流动,不再凝滞。

  北方玄武帐的黑气温润如水,采入时如浸清泉,引至肾脏:“入坎水,滋肾阴。”黑气入肾,带着深沉的凉意,却不刺骨,反而像甘霖滋润干涸的土地。采了七十二次——肾为“先天之本”,需厚积薄发。转气时左转十八转,右转十八转,直到肾区的黑气如深潭般沉静,不起波澜。

  最后采中央麒麟帐的黄气。黄气厚重如黄土,采入时沉甸甸的,引至脾胃:“入坤土,补脾阳。”黄气入脾胃,像晒过太阳的泥土,暖暖的,带着踏实的饱腹感。采了三十六次,转气时左转三十六转,右转三十六转,直到脾胃区的黄气如大地般沉稳,转动间毫无滞涩。

  六阵气采完,我站在原地,只觉浑身气脉流转如河,五内通透。肝区青气舒,心区红气暖,肺区白气清,肾区黑气沉,脾胃区黄气厚,与观星台的五兽气环遥相呼应,一动一静,皆能感应。

  四、意念统军,初成显微效

  体内气脉既通,便要将阵法的“兵卒”与五兽气脉连为一体。我两手劳宫相对,掌心间距尺余,缓缓转动双手——左手顺时针,右手逆时针,转至三十六圈时,掌心间渐渐生出一股吸力,仿佛有无形的气流在两手间盘旋。

  “合!”我低喝一声,双手猛地相合,掌心相触——两手间的气流瞬间爆发,顺着手臂经脉涌入丹田,再从丹田扩散至全身。与此同时,观星台气环外层的光点突然变得明亮,如被激活的星火,沿着石板的纹路快速流动,将五兽帐的气脉传递至观星台的每一个角落。

  我意念一动:“转!”

  气环立刻加速转动,五兽气脉如潮水般起落。意念中,无数光点如“兵卒”般围绕气环奔跑,传递着五兽的气感;中层“将”级支流如传令官般穿梭,沟通中枢与四方;中心“帅”位的金光则稳如磐石,调控着整个阵法的节奏。

  青龙帐的青气顺着气网涌向边缘,石板上的光点便泛起青色,草叶随之舒展;朱雀帐的红气流转,光点便透出红光,石面温度微微升高;白虎帐的白气掠过,光点泛白,空气添了几分凉意;玄武帐的黑气飘过,光点转黑,石面凝结出细珠;麒麟帐的黄气弥漫,光点泛黄,整个观星台仿佛都沉了沉,更显稳固。

  “停!”意念再动,气环转速放缓,光点归于平静,五兽气脉退回本位,却比先前更加凝练。

  我缓缓收势,站直身体,只觉通体舒泰。低头看掌心,劳宫穴仍泛着淡淡的五色光晕,那是五兽气脉交融的痕迹。抬头望气环,层级分明,运转流畅,五兽帐的光带与气环的呼应比初成时紧密了十倍不止——显然,这“布阵起手”的修炼,已然初见成效。

  晨雾散尽,阳光洒满观星台。五兽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帅帐上空的气环虽肉眼不可见,我却能清晰感知到它的存在,如同一颗跳动的心脏,为整个阵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立秋布阵,起手已成。接下来,便是要让这阵法“活”起来——让“帅”能号令“将”,“将”能调动“兵”,五兽气脉随心意流转,真正做到“阵随我动,气由我控”。这路还长,但脚下的石板已传来气脉的共鸣,告诉我:方向,没错。
  http://www.paoshu5.cc/book/44355/15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