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归程复盘暖,校园筹备忙
推荐阅读:
碧蓝:养了一群冲官逆女
魔法乱世群英荟,内卷小队个个强
出来混讲背景?我的背景是国家!
半岛小行星
我和琴酒携手共玩柯学世界
虐完我,季总悔不当初
一刀封神
华娱之出人头地
青娘的商业智慧
沧海扬帆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市集闭幕后的清晨,众人推着空了大半的推车返回洞头。车厢里还剩几个没卖完的迷你灯笼,挂在车窗边随着颠簸轻轻晃动,镙钿色贝壳反射着晨光,像撒了一把碎星星。李师傅靠在椅背上,手里还摩挲着半截竹丝:“这次市集没白跑,好几个游客说想跟着学竹编,我打算在小院开个周末体验班。”刚到民宿,大家就围坐在小院的石桌前复盘。苏晚把这几天的订单和反馈整理成表格:“线上线下总共卖出组合礼盒120套,皮影灯笼86个,还有32个云南藤竹混编灯笼的预售订单。最意外的是‘非遗手作故事墙’,有上百人留言说想了解更多手艺人的故事。”
林晓立刻接话:“那咱们把故事墙做成系列专栏吧!每周更新一位手艺人的采访视频,再配上他们的作品制作过程,既能丰富元宇宙内容,还能吸引更多人关注非遗。”张奶奶也笑着补充:“我把每个手艺人的特色都剪进剪纸里,贴在故事墙旁边当装饰,比如给周师傅剪个皮影小人,给陈师傅剪只绣着蜀绣的海鸥。”
复盘刚结束,苏晚就收到了王馆长的消息——“非遗进校园”活动定在两周后,首站是洞头实验小学,需要提前准备适合小学生的手作材料和课程方案。众人立刻行动起来:李师傅挑选粗细适中的竹丝,截成短段方便孩子操作;张奶奶剪了大量卡通动物剪纸,有小兔子、小海豚,还特意剪了学校的校徽图案;郑师傅的徒弟则调了无毒的水性漆,装在小塑料罐里,避免孩子接触生漆。
林晓也没闲着,她把元宇宙展区改造成“校园版非遗乐园”:简化了虚拟操作步骤,增加了“竹编拼图”“剪纸配对”等小游戏,还提前录了李师傅、张奶奶的教学视频,方便老师在课堂上播放。“到时候让孩子们戴上简易VR眼镜,就能体验虚拟编竹丝,再到线下动手做真实的小书签,虚实结合肯定有意思。”林晓边演示边说。
筹备期间,云南的藤艺师傅寄来了第一批藤条样品。苏晚和李师傅拿着藤条试编,藤条柔韧性极强,和竹丝搭配在一起,编出的灯笼骨架既结实又有弹性。“咱们先做十个样品,带到学校让孩子们看看,说不定能激发他们的创作欲。”苏晚把藤竹混编灯笼挂在小院的屋檐下,风一吹,灯笼轻轻转动,藤条和竹丝交织出的纹路格外好看。
活动前一天,众人一起去学校踩点。教室里,几张课桌拼在一起,铺上了浅棕色的粗布,李师傅的竹丝、张奶奶的剪纸、郑师傅徒弟的水性漆整齐地摆放在桌上;讲台旁的屏幕连接着林晓的电脑,元宇宙“非遗乐园”的界面已经准备就绪。校长走过来笑着说:“孩子们早就盼着这次活动了,昨天还有学生问能不能把做好的手作带回家当纪念。”
傍晚回到小院,大家还在忙着最后的准备。苏晚把提前写好的课程手册分给每个人,手册上详细写了课堂流程:先播放手艺人故事视频,再用元宇宙体验虚拟手艺,最后进行线下实操;李师傅则在给竹丝穿绳,方便孩子直接编简单的结;张奶奶把剪纸分成小份,每个孩子都能拿到一套材料。
睡前,苏晚站在小院里,看着屋檐下挂着的藤竹混编灯笼,又想起了市集上游客的笑脸、线上用户的留言,还有孩子们即将在课堂上露出的好奇眼神。她突然觉得,非遗传承从来不是一件孤独的事——从福建的漆艺工坊到西安的皮影作坊,从成都的蜀绣绷子到云南的藤艺架,再到即将走进的校园课堂,每一份努力都在为非遗手艺注入新的活力。
苏晚回到房间,在笔记本上写下:“‘非遗进校园’首站倒计时1天,材料准备完毕,课程流程确认。期待孩子们用小手,给老手艺画出新色彩。”窗外的海风轻轻吹过,带着竹丝的清香,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校园课堂,提前送上温柔的祝福。
http://www.paoshu5.cc/book/44516/21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