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秦腔皮影融,校园课续章
推荐阅读:
魔法乱世群英荟,内卷小队个个强
碧蓝:养了一群冲官逆女
半岛小行星
虐完我,季总悔不当初
出来混讲背景?我的背景是国家!
我和琴酒携手共玩柯学世界
一刀封神
华娱之出人头地
青娘的商业智慧
综影视你想带走我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四月末的清晨,小院里的竹树刚抽出新叶,周师傅就带着一大箱秦腔皮影赶来了。开箱时,色彩浓烈的皮影让众人眼前一亮:红脸的关羽、花脸的包拯、青衣的王宝钏,每个皮影的衣袂纹路都细致入微,连头盔上的流苏都用细丝线精心缝制,透着浓浓的陕西韵味。“这是我特意按秦腔经典剧目做的皮影,”周师傅拿起一个关羽皮影,指着衣摆处的纹样说,“你看这云纹,和你们灯笼的藤竹纹路搭在一起,既有北方的豪迈,又有南方的温婉。”苏晚接过皮影,对着阳光看了看,皮影的透光性极好,她立刻找来一个浅蓝“海雾蓝”灯笼,把皮影贴在灯笼壁上——暖黄灯光透过皮影,墙上立刻映出关羽的身影,藤竹的纹路缠绕在皮影边缘,像给人物镶了层天然的花边。
“太绝了!”林晓忍不住拿出相机拍照,“咱们可以在元宇宙里加个‘秦腔皮影剧场’模块,用户选好灯笼颜色和皮影角色,就能自己编排小剧情,还能配上秦腔唱段。”周师傅一听更来了兴致,当场哼起了《三滴血》的选段,“我回去就找秦腔剧团的朋友,录几段经典唱段,咱们给每个皮影角色都配上专属声音。”
接下来的几天,团队开始全力研发“秦腔皮影灯笼套装”。李师傅根据皮影的尺寸,把灯笼做了微调,在灯笼壁内侧加了可拆卸的卡槽,方便皮影固定;张奶奶则用红绳编了小挂坠,每个挂坠上都串着迷你皮影造型的木牌;苏晚和周师傅一起整理秦腔故事,挑选了《三滴血》《火焰驹》等适合家庭观看的片段,写成简易剧本附在套装里。
“咱们的套装得分两种,”苏晚拿着设计图和大家商量,“一种是‘家庭体验版’,配3个皮影角色和1个灯笼,适合亲子互动;另一种是‘收藏版’,配5个皮影角色和2个不同颜色的灯笼,还附上周师傅手写的皮影制作教程,满足收藏爱好者的需求。”大家纷纷赞同,张老板更是当场预订了20套“家庭体验版”,“文创店的顾客肯定喜欢,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
与此同时,海滨小学的第二堂编织课也提上了日程。陈老师带着几个孩子来小院提前试课,这次要教大家编“秦腔皮影形状的迷你灯笼”——把灯笼底座编成方形,再用藤条绕出皮影角色的轮廓。穿蓝色校服的小男孩拿着竹丝,跟着李师傅慢慢编:“李爷爷,我想编个关羽的灯笼,这样晚上点亮,就像看到真的皮影一样。”李师傅笑着点头,手把手教他绕藤条:“先绕出关羽的帽子,再绕身子,慢慢来,别着急。”
试课结束后,苏晚和陈老师还敲定了“非遗手艺人进校园”活动——邀请王师傅、周师傅、李师傅一起去学校,给孩子们讲不同手艺的故事。“王师傅讲云南藤编,周师傅讲秦腔皮影,李师傅讲洞头竹编,”陈老师说,“让孩子们知道,非遗手艺不是孤立的,它们可以像藤竹一样,紧紧缠在一起,变成更好的东西。”
五月初,“秦腔皮影灯笼套装”样品终于完成。家庭体验版配了浅绿“竹间青”灯笼和关羽、王宝钏、小丑三个皮影;收藏版则配了浅蓝“海雾蓝”和鹅黄“春日暖”两个灯笼,外加包拯、穆桂英等五个皮影。周师傅特意录了教学视频,教大家怎么用灯笼投影皮影,怎么编排小剧情。林晓把视频上传到元宇宙,还加了“用户剧情分享”板块,用户可以上传自己编排的皮影小剧场,赢取体验课名额。
套装刚在元宇宙上线预订,就收到了30多个订单。有家长留言:“孩子之前在市集上买了灯笼,现在又想要皮影套装,刚好能一家人一起玩。”还有非遗爱好者说:“南北手艺结合太有创意了,必须收藏一套。”苏晚把订单信息整理好,发给王师傅和周师傅,让他们尽快安排量产。
五月中旬,“非遗手艺人进校园”活动在海滨小学正式举行。王师傅带着云南的藤条,给孩子们演示怎么把藤条绕成海浪纹;周师傅拿着秦腔皮影,教大家怎么控制皮影的关节,让角色“动”起来;李师傅则带了洞头的竹子,给孩子们讲竹子怎么变成细竹丝。孩子们围在三位师傅身边,听得入神,有的还试着摸藤条、拿皮影,眼里满是好奇。
活动最后,孩子们用之前编的迷你灯笼和秦腔皮影,编排了一场小小的“灯笼皮影戏”。朵朵拿着关羽皮影,站在浅绿灯笼前,跟着周师傅哼的秦腔调调,让皮影在墙上“骑马”;穿蓝色校服的小男孩则拿着王宝钏皮影,和朵朵配合,演了一段简单的对话。台下的家长和老师看得津津有味,纷纷拿出手机拍照,掌声不断。
活动结束后,苏晚收到了另外两所学校的邀请,希望也能开展类似的活动。她把消息告诉团队,大家都格外开心。李师傅说:“以后咱们可以多准备些手艺体验材料,让更多孩子能亲手接触非遗。”周师傅则提议:“咱们可以把不同手艺的故事编成小册子,发给孩子们,让他们了解更多非遗知识。”
回到小院,苏晚翻开笔记本,写下当天的总结:“5月15日,‘秦腔皮影灯笼套装’样品完成,元宇宙预订32套;‘非遗手艺人进校园’活动在海滨小学举行,参与学生120人;收到2所学校活动邀请,待确认时间;元宇宙新增‘秦腔皮影剧场’模块,首日体验人数180人。”
夜幕降临,苏晚把“秦腔皮影灯笼套装”的样品摆在小院里,点亮灯笼。关羽、王宝钏的皮影影子投在墙上,周师傅录制的秦腔唱段在小院里回荡,藤竹的纹路缠绕着皮影,像一幅流动的画。她坐在竹椅上,看着这一幕,心里满是感慨——从洞头的竹丝,到云南的藤条,再到西安的秦腔皮影,不同地域的非遗手艺,因为一盏小小的灯笼,紧紧联系在一起,而这份联系,还会继续延伸,让更多人爱上非遗,传承非遗。
她在笔记本的最后,写下了这样一句话:“秦腔的豪迈与藤竹的温婉相遇,校园的笑声与手艺人的坚守相融,非遗传承从来不是孤军奋战,而是无数人用热爱与行动,编织出的美好约定。这约定,会带着老手艺的温度,走向更远的明天。”
http://www.paoshu5.cc/book/44516/22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