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网 > 时光织就的网 >第89章 银发学新艺,古戏焕新颜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89章 银发学新艺,古戏焕新颜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亲子皮影workshop再次开班那日,苏晚刚到活动室,就看见李父李母已经坐在门口的长椅上等候。李母穿着一身干净的蓝布衫,手里拎着一个布包,里面装着她特意翻出来的老照片——那是她和李父结婚时的合影,背景里隐约能看见村头皮影戏台的一角。

  “苏晚姑娘,我们来啦!”李母笑着起身,拉着苏晚的手不放,“上次看了儿子儿媳做的皮影,我跟老头子这心就按捺不住了,非要来学学怎么刻《天仙配》。”李父在一旁点点头,手里攥着一把磨得发亮的小剪刀:“我年轻时就喜欢琢磨这些手工活,今天总算能派上用场了。”

  苏晚把老两口领到靠窗的位置,桌上已经备好《天仙配》董永与七仙女的皮影样稿,还有裁好的驴皮坯料和一套新的刻刀。“周师傅特意交代,给您二位准备了最顺手的工具。”苏晚指着样稿说,“您看,这董永的衣袍要刻出粗布的纹理,七仙女的裙摆得留着镂空的云纹,这样光影照出来才好看。”

  周师傅走过来,拿起一块坯料示范:“老哥哥老姐姐,刻皮影不用急,先把轮廓描清楚,刻的时候手腕稳着点,就像咱们年轻时耕地、缝衣服,力道得用在实处。”他特意放慢动作,把云纹的刻法一步步拆解,“七仙女的云纹要柔,像天上的云飘着似的;董永的衣纹要刚,透着庄稼人的厚实劲儿。”

  李母跟着描样时,手指有些发颤,描到七仙女的发簪时总也画不精准。苏晚蹲在她身边,帮她扶着笔:“阿姨,您看着照片里自己的发式,就按那个感觉画,不用完全照着样稿,您心里的七仙女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李母点点头,看着照片里年轻时的自己,笔尖慢慢稳了下来,发簪的弧度渐渐变得流畅。

  李父则对着董永的样稿琢磨了半天,忽然拿起刻刀试着刻了一道衣纹。他年轻时种过地、做过木工,手上的力道很稳,一刀下去,驴皮坯料利落分开,纹理笔直规整。周师傅看了赞许地点头:“老哥哥,您这手艺有底子!再把弧度调得柔一点,就更贴合皮影的灵动劲儿了。”

  活动室里,老两口和其他家庭穿插而坐,银发与青丝相映成趣。孩子们围着桌子叽叽喳喳,拿着画笔给皮影涂颜色;李父李母则静下心来,一针一线地给皮影缀上连杆,偶尔交流几句刻工技巧,眼神里满是认真。

  “你看你刻的云纹,太密了,光影透不过来。”李母指着李父手里的七仙女皮影说,伸手帮他擦掉多余的线条,“当年看《天仙配》,七仙女的裙摆飘起来,那云纹是疏疏朗朗的,像真的在动一样。”李父笑着听从妻子的建议,用细刻刀慢慢修减花纹,果然,镂空后的云纹在灯光下透出细碎的光,灵动了不少。

  中途休息时,李母忍不住拿起做好的半成品,对着台灯晃了晃。幕布上,董永的身影挺拔,七仙女的裙摆带着云纹光影,虽然还没上色,却已经有了几分神韵。李父凑过来,轻轻拨动连杆,董永的手臂微微抬起,像是在向七仙女拱手行礼。老两口看着这一幕,相视一笑,眼里满是默契。

  周师傅见状,取来两把三弦,一把递给李父,一把自己拿着:“老哥哥,咱们来一段?让老姐姐看看,她的七仙女能不能跟着调子动起来。”李父眼睛一亮,接过三弦调试了几下,熟悉的旋律便流淌出来。李母握着七仙女的皮影,跟着节奏轻轻晃动,幕布上的身影随着唱腔翩翩起舞,引得孩子们纷纷围过来看热闹。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李父的唱腔算不上专业,却透着一股质朴的深情,李母操控皮影的动作越来越熟练,裙摆飘动、转身回眸,每一个细节都贴合着唱词。苏晚站在一旁看着,忽然觉得,这或许就是非遗最美的模样——老两口用半生的情感诠释着古戏,又用指尖的新艺赋予它鲜活的生命力。

  夕阳西下时,李父李母的《天仙配》皮影终于完成。七仙女的裙摆缀着淡蓝色的颜料,云纹镂空处透着光;董永的衣袍是沉稳的灰色,衣纹刻得刚劲有力。老两口小心翼翼地把皮影装进木盒,李母摸着皮影的连杆,轻声说:“这下好了,以后想唱《天仙配》,咱们自己就能演了。”

  临走时,李父拉着周师傅的手说:“老伙计,谢谢你教我们这手艺。以前总觉得非遗是年轻人的事,现在才知道,只要心里喜欢,咱们老年人也能为传承出份力。”周师傅笑着回应:“手艺不分老幼,只要有人愿意学、愿意传,它就永远不会过时。”

  苏晚看着老两口相携离去的背影,手里还拎着装着皮影的木盒,脚步轻快,夕阳洒在他们身上,镀上一层温暖的光晕。她忽然想起周师傅常说的那句话:“皮影戏不是演给过去看的,是演给每一个心里有热爱的人看的。”而这份热爱,不分年龄,不分岁月,总能在指尖的光影里,开出最美的花。
  http://www.paoshu5.cc/book/44516/23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