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微服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荣安在故纸堆与零散情报中艰难穿行,试图拼凑“海上之盟”推迟的真相时,一个名字反复跃入她的眼帘,逐渐变得清晰而关键——赵良嗣!

  此人的经历堪称传奇,也极具争议。

  他原名马植,本是辽国汉人,世居燕京,出身辽地大族,甚至官至辽朝光禄卿。然而,他敏锐地洞察到辽国国势日衰、内部腐朽,而东北方的女真族正如旭日般崛起。怀着某种“弃暗投明”或“建功立业”的复杂心态,他主动寻机接触了当时作为北宋使臣出访辽国的童贯,抛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战略——“联金灭辽,收复燕云”!

  这个提议,精准地搔到了北宋君臣,尤其是那位有着“收复祖宗故土”执念的皇帝赵佶,以及渴望军功的童贯的痒处。宋廷几乎是以一种“如获至宝”的心态接纳了马植。

  皇帝亲自召见,赐其国姓“赵”,更名为“良嗣”,授予秘书丞、直龙图阁等清要官职,俨然将其视为带来“天启”的功臣。

  此后,赵良嗣便成为了宋金之间最重要的联络人和谈判代表。

  他不负所托,在短短数年间,往返宋金六七次,穿越波涛险恶的渤海,以其对辽国内情的熟悉和灵活的外交手腕,最终在去年促成了那份决定未来命运的 《海上之盟》 。

  盟约核心清晰,金攻辽中京,宋攻辽燕京,灭辽后,燕云汉地归宋,宋则将原纳给辽国的五十万岁币转赠金国。

  这是一个极其关键的人物!

  荣安意识到。他不仅是盟约的促成者,更是最了解金国内部情况、最清楚盟约谈判细节、也可能最早感知到金人真实态度的宋方高层之一!

  盟约签订后的诡异拖延,他不可能不知情,甚至可能参与其中!

  他如今在做什么?他对当前僵局持何态度?他是坚定不移的推动者,还是也产生了某种疑虑?

  荣安迫切想要接触或至少了解到更多关于赵良嗣的近况和动向。她正打算利用皇城司的渠道,小心翼翼地开始这方面的调查时,一个意外的访客打断了他的计划。

  是好久不见的晏执礼。

  他依旧是那副慵懒漫不经心的模样,脸上还是那副千年不变的玄色面具。

  “乖徒儿,好久不见啊!”

  晏执礼笑着打了招呼,难得的没有过多寒暄,直接道明来意:“有任务,需要徒儿与我一同执行。”

  “师父请讲。”

  荣安心中微凛,能让晏执礼亲自来通知还收起随意的,并且需要她参与的任务,绝非寻常。

  晏执礼压低了声音,确保只有他们两人能听到:“官家……要微服出宫。”

  荣安心头一跳!

  皇帝微服私访?在这多事之秋?

  晏执礼眨眨眼,继续道:“明面上,官家是去……探望李师师大家……”

  他提到李师师名字时,眼睛又是一眨 仿佛在说“你懂的”,而语气没有任何波澜,仿佛在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公事:“但实际目的,是借此机会,亲自查看一下京中的民情,以及……接触一些宫外的联系。”

  荣安瞬间明了。

  看来她之前的推断没错,这所谓的“网络联系”,很可能就是指李师师那条直接为皇帝服务的秘密情报线,或者还有其他不为人知的暗桩。皇帝这是不满足于经由蔡京、童贯等人层层过滤后送上来的奏章,想要亲自听听“民间”的声音,看看真实的汴京?还是说,他对“海上之盟”的拖延也产生了疑虑,想通过自己的渠道了解真相?

  无论是哪种,这都是一次极其重要,也极其危险的任务!

  “我等职责是?”

  荣安沉声问道。

  “贴身护卫,暗中警戒。”

  晏执礼言简意赅:“官家此行隐秘,随行人员不宜过多,除你我之外,仅有少数几名绝对可靠的内侍和便装禁军高手在远处策应。你我对汴京街巷熟悉,身手也足以应对突发状况,故而官家点名让你同行。”

  皇帝点名?

  荣安想起原身也是皇帝的卧底来着,但是……在这种时候,安排她参与如此重要的护卫任务,是信任?是考验?还是……另有深意?

  “何时出发?路线如何?”

  她按下心中疑虑,专注于任务本身。

  “今夜酉时末,宫城角门。路线在此,你速速记下,不得外泄。”

  晏执礼递过一张小小的纸条,上面用细墨勾勒着简略的街道图形和几个关键节点。

  荣安快速扫过,凭借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将路线牢牢刻印在脑中,随即当着晏执礼的面,将纸条就着烛火点燃,化为灰烬。

  “属下明白,定当竭尽全力,护卫官家周全。”

  晏执礼点了点头,深深看了荣安一眼,难得一本正经道:“安正字,此次任务非同小可,官家安危系于你我之身。需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任何风吹草动都不可放过。尤其是……”

  他顿了顿,意有所指:“如今这汴京城,看似太平,实则龙蛇混杂,各方势力的眼线不知凡几。”

  荣安心中凛然,知道晏执礼指的是金国使者、蔡京、童贯,乃至其他可能存在的势力。

  皇帝这次出行,就如同一条金龙游入了暗礁密布的浅滩,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

  “师父放心,我晓得轻重。”

  送走晏执礼,荣安独自在值房内踱步。

  调查赵良嗣和海上之盟的事情不得不暂时搁置。

  眼下,护卫皇帝微服私访成了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

  她仔细检查了自身的装备。官袍之下,是便于行动的紧身衣物,藏着几样皇城司标配的防身短刃、含沙射影和一些暗器。她调动内力,感受着身体的状态,确保处于最佳。大脑则开始飞速模拟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以及应对策略——街头骚乱、地痞寻衅、意外冲撞、甚至……有预谋的刺杀!

  她回想起高俅宴会上王公子那阴鸷的眼神,童贯心腹刘义庆的警告,还有那个与李畴关系诡异、实力恐怖的易容人……这些人,或者他们背后的势力,是否已经得知了皇帝出宫的消息?今夜的李师师小院,是否会成为一个意想不到的漩涡中心?

  更重要的是,她能否在这次任务中,在不暴露自身的前提下,观察到皇帝对当前时局的真实态度?能否捕捉到一些关于海上之盟、关于朝局动向的蛛丝马迹?

  夜幕,在她紧张而周密的准备中,缓缓降临。

  酉时末,宫城一处偏僻的角门悄然开启。

  几道身影融入夜色,为首的是一位身着锦缎常服、气质儒雅的中年男子,虽作富商打扮,但那久居人上的气度却难以完全掩盖。

  正是宋徽宗赵佶。

  他身边跟着两名低眉顺目的内侍,而晏执礼和荣安,则如同影子般,一左一右,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锐利的目光扫视着周围的一切。

  皇帝看了一眼笼罩在万家灯火下的汴京街巷,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神色,轻轻说了一句。

  “走吧。”

  一行人,悄无声息地汇入了汴京繁华而迷离的夜色之中。

  荣安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感官提升到极致,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

  她知道,今夜,注定不会平静。

  夜色下的汴京,褪去了白日的喧嚣,换上了一层朦胧而暧昧的纱衣。

  灯火如星,点缀着勾栏瓦舍,酒肆茶楼依旧传出隐隐的丝竹与欢笑,但街道上的行人已稀疏了许多。

  荣安与晏执礼一左一右,如同两道无声的影子,护卫着那位身着锦袍的“赵大官人”穿行在街巷之中。

  皇帝赵佶步履看似悠闲,目光却不时掠过街边的店铺、往来的百姓,甚至墙角蜷缩的乞丐,眼神中带着一种好奇、审视,或许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疏离。他久居深宫,所见皆是雕梁画栋、歌舞升平,这般真切而复杂的市井气息,对他而言既熟悉又陌生。

  荣安全神贯注,耳听六路,眼观八方。

  任何靠近的行人,任何异常的声响,都会引起她高度的警惕。她注意到远处有几个看似普通的货郎或行人,始终与他们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动作协调,眼神锐利,想必就是晏执礼提到的便装禁军高手。

  令她有些意外的是,皇帝出宫后的第一站,并非直接前往李师师所在的镇安坊,而是拐入了一条相对安静、多是书画古籍店铺的街道。

  更让她心头一跳的是,皇帝在一家已然打烊、门板上了大半的书肆前停下了脚步。

  店门上方,一块崭新的匾额在檐下灯笼的映照下,清晰可见四个墨迹淋漓的大字——“山河无恙”!

  荣安眼角猛地抽搐了一下!

  这不是她之前卖画册的那家店吗?那家原本不起眼的小书肆,什么时候改名叫这个了?

  那老掌柜……真是个精明到骨子里的生意人!

  这是直接把她这摇钱树的笔名当成店招了啊!

  这个时代有版权意识吗?

  她脑海里瞬间闪过这个有点荒谬的念头。大概率是没有的,笔名被商家利用来招揽顾客,在这年头恐怕再正常不过。但她此刻只觉得一阵尴尬和心虚,尤其还是当着当今天子的面!

  要是让皇帝知道,她是真正的“山河无恙”私下里的“大作”是那些描绘男女欢好、细节逼真的春宫图,还成了这家书肆的招牌……那画面太美,她不敢想。

  可是皇帝……来这种地方干嘛?难道九五之尊也有这种……雅好?

  荣安心里泛着嘀咕,不禁想到第一次见到皇帝时那本疑似她的画册,她面上却不敢有丝毫表露。

  晏执礼上前,有节奏地轻轻叩响了剩余的门板。

  片刻后,门板隙开一道缝,露出老掌柜那张满是皱纹、此刻却带着精明与警惕的脸。

  他看到晏执礼,又瞥了一眼后方气度不凡的“大官人”以及低眉顺眼的荣安,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连忙将门板完全打开,躬身将几人迎了进去,随即又迅速将门板合拢,插上门栓。

  书肆内只点了一盏油灯,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墨香、纸香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陈旧气息。

  书架林立,阴影幢幢。

  老掌柜对着“大官人”便要行大礼,被晏执礼一个眼神制止了。皇帝摆了摆手,目光饶有兴致地扫过书架上的那些书册,尤其是在那些封面颇为香艳撩人的画册上停留了片刻,嘴角似乎还勾起了一抹难以察觉的笑意。

  荣安在一旁看得心惊肉跳,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东西准备好了吗?”

  晏执礼低声问老掌柜。

  “准备好了,准备好了,就在楼上雅间。”

  老掌柜连忙点头哈腰,引着皇帝和晏执礼就要往楼梯口走。

  然而,就在荣安也下意识要跟上时,晏执礼却回头,对她做了一个止步的手势,语气平淡却不容置疑。

  “安正字,你在楼下守着。”

  荣安:“……呃。”

  她脚步一顿,只能眼睁睁看着皇帝、晏执礼以及那名引路的老掌柜消失在通往二楼的楼梯拐角。

  木质楼梯发出轻微的吱呀声,在寂静的书肆里格外清晰。

  什么意思?把她一个人晾在楼下?是楼上的谈话或会面机密等级太高,她还没资格参与?还是……有什么她不便看到的人或事?

  荣安心中瞬间闪过无数猜测。

  皇帝要通过老掌柜这条线,是要接触某些更隐秘的网络?

  她强迫自己压下强烈的好奇心。护卫任务第一,既然命令是让她守在楼下,那她就必须确保这一层的绝对安全。

  她收敛气息,如同融入了书架之间的阴影里,目光锐利地扫视着门窗等可能潜入的位置,耳朵则极力捕捉着楼上的动静。然而,楼板的隔音似乎不错,只能听到极其模糊的低语声,根本无法分辨内容。

  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了书架上那些署着“山河无恙”大名的画册上。

  《风月无边》、《山河狩》……她随手抽出一本,翻看了一下,嗯,再次肯定自己,确实画工确实精湛,人物栩栩如生,情节……嗯,大胆奔放。

  老掌柜倒是把她那点现代绘画技巧和对于人体结构的理解利用得淋漓尽致,难怪生意兴隆到能把店名都改了。

  算了,就当是为了提高她的稿费吧!

  只是……皇帝特意跑来这家以春宫图闻名的书肆,还神神秘秘地屏退左右上楼,这实在太过诡异。

  不要说是艺术皇帝,除了花鸟鱼虫、书法丹青,还对这种“民间艺术”有特殊的收集癖好?

  不,不可能这么简单。

  她立刻否定了这个想法。联想到“山河无恙”这个笔名本身可能蕴含的意味她当初起名时并未深思,但现在看来似乎别有深意,以及老掌柜可能扮演的某种情报中间人角色,皇帝此来,必定有更重要的目的。

  时间在等待中缓慢流逝。楼上的谈话似乎持续了不短的时间。

  荣安像一尊雕塑般守在楼下,心神却不敢有丝毫松懈。她注意到街面上似乎有几道身影在不远处徘徊了一下,但很快又离开了,可能是禁军的暗哨在交叉巡逻。

  终于,楼梯再次传来了脚步声。

  皇帝和晏执礼一前一后走了下来。

  皇帝的脸上看不出什么特别的情绪,依旧是那副儒雅淡然的样子,但荣安敏锐地察觉到,他眼神深处似乎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或者说,是某种得到了确认后的深沉。

  晏执礼则对她微微颔首,示意一切正常。

  老掌柜跟在最后,满脸堆笑,最后眼神在荣安身上一怔,随即又装作无事一般。
  http://www.paoshu5.cc/book/44626/31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