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变化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陆明桂含糊答应一声,付了香菇和蜜枣的钱,这才推车走了,回去腌肉泡米包粽子。

  再次回到家,时间并没有过去多少。

  赵家的三个媳妇还在堂屋包着粽子,粽子已经堆的高高的。

  赵婶子却不在。

  陆明桂觉得奇怪:“你们娘呢?”

  赵大的媳妇就说:“陆婶子,娘她回家去做饭了。”

  “嘿,咋还回去做饭了?”陆明桂嗔怪,“不是说了,在我家吃吗?”

  几个媳妇子都笑:“婶子,哪能在您家吃?没听说过给这么多工钱还管饭的!”

  她们都不好意思。

  赵大媳妇又说:“婶子,时候差不多了,我们先回去吃晌午饭,吃了点再过来继续包。”

  陆明桂点头答应,自己则是去了灶间。

  宋小秋已经在准备晌午饭了。

  “娘,咸鸭蛋肉饼蒸好了,糙米饭也焖在锅里。”

  “再烧个豆腐野菜汤。”

  陆明桂就见咸鸭蛋肉饼已经放在灶台上,雪白的蛋白将肉饼盖的严严实实,上头撒了嫩绿的葱花,香气扑鼻。

  她拿了陶碗,将肉饼分成了四份。

  给工匠们一碗,自家晌午吃一碗,留一碗晚上吃,剩下一份则是端给了赵家。

  本来说了留饭的,但赵婶子不肯,那就送碗肉饼蒸蛋过去。

  晌午饭之后,赵家人又来包粽子,都夸陆明桂做的肉饼蒸蛋香,好吃。

  陆明桂也觉得好吃,滋味咸香,肉饼鲜而不腻,好吃的很!

  到了后半晌,太阳还高高的,孟川就来告辞了。

  这墙算是砌好了!

  家里人都稀罕的看着土墙,厚实高大,让人看着就踏实。

  孟川的手艺是十里八村最好的,做事情又仔细,各处都弄的极好。

  他说:“婶子,篱笆墙都拆了放墙角了。”

  “您家种的胡瓜和豇豆都没碰着啊。”

  “您瞧瞧,可满意?”

  陆明桂细细打量一圈,忙不迭点头:“好,都好得很!”

  说着就回屋取了碎银子和铜钱。

  上回说好的价格是一两银子加上一百文钱,银子是早就去里正那里称好的,再数出一百文,都给了孟川。

  孟川谢过,又叮嘱:“婶子,这两天要是下雨,就拿草帘子把墙头盖住,阴干几天就好了。”

  “若是不下雨,三天之后,我再来涂灰浆。”

  陆明桂知道这些日子都不会下雨,但还是应了一声。

  再晚一些的时候,宋小冬也带着赵家兄弟回来了。

  三个孩子挖的野菜都很杂。

  毕竟在山里,难得能找到一片长在一起的野菜,看见什么就挖什么。

  这回有毛笋子,蕨菜,野葱,灰灰菜,野苋菜好几种。

  趁着天光还亮,几人将野菜分开捡干净。

  赵元兴奋的说:“今天我们看见一只野兔子,嗖的一下从草里窜出来,吓了我们一跳。”

  “小冬叔差点就射中了!”

  差点射中,那就是没射中,但是不影响两个孩子对宋小冬的佩服。

  宋小冬也不由捏了捏自己手臂上的腱子肉,有些遗憾,力气够了,反应却差一点。

  一只野兔能卖几十文钱,可惜没射中。

  赵婶子还夸他呢。

  “小冬,你可真能干,当初你爹打猎就是一把好手。”

  “你这没人带着,都能学会打猎,真不错!”

  宋小冬被夸的不好意思:“婶子,我这才哪到哪啊?”

  “到现在还没有打到过一次猎物呐!”

  陆明桂安慰儿子:“你也别着急,这事儿不赶趟,慢慢来。”

  “你下回看见野物,甭管什么野鸡野兔,别磨磨蹭蹭的,该拉弓射箭就利索点!”

  她是发现了,儿子做事情不是个爽利的性子。

  就比如吴顺子那次,要是能直接一箭射死,那才叫一了百了。

  但这也正常,孩子性子不厉害,没经过啥事。

  往后再教就是。

  宋小冬却沉思起来。

  今天他看见野兔从草丛里钻出来,愣了片刻才想到拿弓箭,等到一箭射出去,到底晚了。

  下回还是要警醒点,更要当机立断。

  野菜整理好,陆明桂就把今天的工钱拿给赵家人。

  两个孩子照样是十二文,三个媳妇给了二十四文,原本还要给赵婶子几文钱。

  但赵婶子不肯,说是晌午吃的那碗咸鸭蛋就值不少钱,硬是什么都不肯收。

  陆明桂只好作罢。

  待到天色暗下来,一家人刚吃了晚饭,大哥陆文礼带着陆永康夫妻俩送野菜来了。

  他看着砌好的墙,连连点头:“不错,这帮人手艺是真可以,墙根儿扎实的很。”

  “这工钱给的值了。”

  又说了些和孟川一样的话,什么要阴干,要涂灰浆的事。

  陆明桂应了,又去看野菜,因着这两天忙,只挖了两筐马齿苋。

  两筐野菜就送过来了?

  陆明桂看了眼大哥,估摸着大哥是有事找自己!

  赵杏花躲在丈夫身后,悄悄打量陆明桂,却见她和记忆中的样子判若两人。

  早几年,赵杏花生了大儿子之后,跟着陆永康来宋家走亲戚。

  见到小姑背着篓子,佝偻着身子,拿着锄头从地里回来。

  她头发早已经被汗水打湿,粘在头皮上。

  见到陆家人,小姑那被晒得黝黑的脸上漾出笑容来。

  却被胡翠花呵斥:“娘,你这脚上全是泥,先洗一洗再进堂屋。”

  后来,小姑说要留娘家人吃饭,宋大智却说:“家里哪有余粮?”

  “娘,你是要一家子饿着肚子,给你做脸面?”

  当时小姑哆嗦着嘴唇,努力想挤出一个笑容来,却最终只叹了口气,眼睁睁看着娘家人离开。

  那时候,赵杏花是怪陆明桂的。

  自己作为新媳妇,第一次上小姑家的门,连口热水都没捞着喝,真是不像话!

  可现在想想,小姑真是不容易。

  到处都说要孝顺老人家,可事实上根本就有很多不孝之人,要不也不会有寄死窑了。

  所以小姑才会这么这么听宋大智两口子的话吧?

  毕竟老了谁给她养老送终?

  可如今却是不一样了。

  小姑和宋大智分家断亲,又做起了卖野菜的生意,整个人看上去神采奕奕。

  头发梳的齐整,脸上带着平和的笑意。

  虽说穿着打补丁的衣衫,却是干干净净的,腰杆子更是笔直。

  到底是不一样了!
  http://www.paoshu5.cc/book/45131/13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