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后津使团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血腥味与秋草的枯香混杂在一起,形成一种令人作呕的诡异气息,在空旷的山谷间久久不散。

  叛逆者的尸身尚未冷透,被生擒的余党在玄策营将士冰冷的刀锋下瑟瑟发抖,面如死灰。

  那场突如其来、却又在掌控之中的雷霆清洗,以一种最酷烈、最直接的方式,向天下宣告了这位新皇的铁血手腕。

  所有人的目光,都敬畏地聚焦于那道稳坐于马背之上的玄色身影。

  他,李景,大舜王朝的新主宰,此刻正平静地注视着那个状若疯魔、歇斯底里的阶下之囚——周通。

  周通那充满了怨毒与快意的诅咒,如同垂死毒蛇最后的嘶鸣,回荡在死寂的围场上空。

  他将那个隐藏在“议和”假面之下的、足以颠覆国运的阴谋,当众嘶吼而出,试图在临死前,看到这位年轻帝王脸上哪怕一丝一毫的惊慌、恐惧与绝望。

  然而,他失望了。

  李景的脸上,没有半分他预想中的情绪。

  那双深邃的眼眸,不起一丝波澜。

  他只是用一种近乎怜悯的眼神,静静地看着这个自以为掀开了最后底牌的失败者。

  仿佛在看一个……跳梁小丑。

  “陪葬?”

  李景终于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每一个人的耳中。他轻轻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周通,你似乎会错了意。”

  他缓缓抬起手,修长的手指指向了远处那轮即将没入西山的残阳,声音平淡,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君临天下的无上霸气。

  “朕的江山,千秋万代。”

  “而你,连为朕的江山陪葬的资格,都没有。”

  话音落下,他甚至没有再看周通一眼,只是淡淡地对身旁的常青山吐出了两个字。

  “斩了。”

  “遵旨!”

  常青山手起刀落,一道寒光闪过,周通那充满了惊愕与不甘的头颅,冲天而起。

  那双至死都圆睁着的眼睛里,倒映出的,是那道他永远也无法理解的、睥睨天下的年轻身影。

  ……

  当夜,西京皇城。

  围猎场上那场惊心动魄的刺杀与平叛,早已通过最快的渠道,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

  百姓们在为陛下的神武而欢呼的同时,也为那隐藏在朝堂之下的暗流而心惊。

  而此刻的军机处内,气氛却压抑得如同冰窖。

  百里朔、沈归、张铉……所有核心重臣齐聚一堂,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前所未有的凝重与焦灼。

  周通虽死,但他临死前吼出的那个“死局”,却如同一座无法撼动的万仞高山,沉甸甸地压在了所有人的心头。

  “后津使团名为议和,实为送毒……”沈归揉着发胀的眉心,声音沙哑,“这已不是阴谋,而是堂堂正正的阳谋!若我们拒见使团,或是半路截杀,后津必以此为借口,立刻引爆山海关十万大军体内的蛊毒。届时,山海关不攻自破,国门洞开,后果不堪设想!”

  “可若是见了,”新入军机处的百里朔拄着拐杖,眼中闪烁着智慧与狠厉的光芒,“那所谓的‘解药’一旦送到,我们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接了,等于饮鸩止渴,自取灭亡;不接,同样会给他们引爆蛊毒的口实!这群蛮夷,好毒辣的计策!”

  “三日之期,迫在眉睫。”兵部尚书张铉一拳砸在桌案上,虎目赤红,“难道我们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什么都做不了吗?!”

  大殿之内,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饶是这满屋子的大舜精英,面对这个环环相扣、几乎无解的死局,也感到了一阵深深的无力。

  就在这绝望的气氛即将蔓延开来之时,御书房厚重的殿门,被缓缓推开。

  李景一袭玄色龙袍,缓步而入。

  他的脸上,没有丝毫的焦躁与忧虑,依旧是那副古井无波的沉静。

  他只是静静地走到巨大的沙盘地图前,目光扫过那象征着十万大军性命的山海关,最终,落在了京城的位置。

  “慌什么。”

  他开口了,声音平淡,却仿佛带着一股安定人心的力量,瞬间驱散了殿内的所有阴霾。

  “兵来,将挡。”

  “水来,”他顿了顿,转过身,深邃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心腹重臣,“土掩。”

  “传朕旨意,”李景的声音,如同九鼎之重,一字一句地敲在所有人的心坎上,“着鸿胪寺,备最高规格国宴。朕要亲自为远道而来的后津使团……接风洗尘!”

  ……

  翌日,正午。

  西京城朱雀门外,旌旗招展,仪仗森严。

  在无数百姓好奇而又复杂的目光中,一支由数百名身披重甲的后津狼骑护送的使团,缓缓驶入了这座千年帝都。

  为首的一辆华贵马车之上,端坐着一个面容清瘦、眼窝深陷的中年男子。

  他身着一袭与周围武士格格不入的貂皮文士袍,手中把玩着两枚光滑的玉石,一双鹰隼般锐利的眼眸,正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这座繁华的城市。

  此人,便是后津国师的亲传弟子,被誉为“草原第一智者”的——拓跋宏。

  当晚,皇宫,太和殿。

  琼浆玉液,山珍海味,宫廷乐师演奏着最华美的乐章,美貌的宫女们翩翩起舞,一派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

  然而,在这片浮华的表象之下,却是暗流涌动。

  酒过三巡,拓跋宏缓缓放下手中的金樽,站起身来,对着龙椅之上的李景,行了一个不伦不类的抚胸礼,声音倨傲,开门见山。

  “大舜皇帝,在下的来意,想必你已经清楚。我国大汗,心向和平,不愿再起刀兵,涂炭生灵。只要陛……,不,只要大舜朝廷,能答应我们几个小小的条件,我国不仅愿意立刻退兵,更会献上解除山海关将士身上‘顽疾’的独门解药。”

  来了!

  殿内所有大舜臣子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李景面带微笑,抬了抬手:“拓跋先生请讲。”

  拓跋宏的嘴角,勾起一抹胜券在握的弧度。他伸出一根手指,朗声道:“其一,割让幽云十六州,此乃我后津祖地,理应归还。”

  话音未落,常青山等武将已是勃然变色,拍案而起!

  拓跋宏却视若无睹,继续伸出第二根手指:“其二,岁贡白银三百万两,丝绸十万匹,以慰藉我军此次出征的损耗。”

  “其三,”他缓缓伸出第三根手指,目光灼灼地逼视着龙椅之上的李景,一字一顿地说道,“为表诚意,需请大舜皇帝,于两国边境,亲自向我朝大汗……行跪拜之礼,以缔结万世和平之盟约!”

  轰!!!

  三个条件,一个比一个苛刻,一个比一个……屈辱!

  这哪里是议和?这分明是挑衅!

  “放肆!”

  “蛮夷竖子!安敢辱我君上!”

  “陛下!臣请将此獠拖出去斩了,与他后津决一死战!”

  整个太和殿,瞬间炸开了锅!大舜的文武百官,无不义愤填膺,怒发冲冠!

  然而,龙椅之上的李景,却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他甚至端起酒杯,轻轻呷了一口,而后才不紧不慢地笑道:“呵呵,拓跋先生,当真是快人快语。”

  他看着下方那个一脸倨傲,等待着他暴怒或是屈服的后津智者,缓缓摇了摇头,答非所问地说道:“先生可知,夏虫为何不可语冰?”

  拓跋宏一愣,下意识地答道:“因其……未见冰雪?”

  “不错。”李景点了点头,话锋陡然一转,眼中闪过一丝淡淡的嘲弄,“朕也有一惑,敢请先生解之。先生久居草原,可知何为‘王道’?何为‘霸道’?”

  拓跋宏眉头微皱,隐隐感觉有些不对,但依旧傲然道:“强者为尊,胜者为王,此乃天地至理,何须多言?”

  “哈哈哈……”李景闻言,竟朗声大笑起来,笑声中充满了睥睨与不屑。

  “井蛙不可语海,凡鸟难知鸿鹄!先生所言,不过是逞一时之勇的匹夫之道,乃‘霸道’之末流。而我华夏自古以来,所尊崇者,乃‘王道’也!”

  他缓缓站起身,龙袍无风自动,一股无形的磅礴帝威,轰然席卷了整个大殿!

  “王道者,以德服人,以信立国!非是不战,而是战必有名,伐必有罪!尔等后津,背信弃义,引兵南下,残害边民,此为不义!以十万将士性命为要挟,行敲诈勒索之举,此为不仁!如今更欲辱我君臣,欺我社稷,此为不智!”

  李景的声音,一句比一句宏亮。

  “如此不仁不义不智之举,纵能得一时之利,亦不过是饮鸩止渴,终将为天下所唾弃!先生自诩‘草原智者’,却连‘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般浅显的道理都不懂,岂非……可笑至极?!”

  “你……!”

  拓跋宏被李景这番引经据典、占据了道德制高点的降维打击,怼得面色涨红,哑口无言。

  他空有满腹算计,却在对方这堂堂正正的“王道”大势面前,显得如此浅薄和粗鄙。

  他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做……文化碾压!

  眼见在言语交锋上落了下风,拓跋宏眼中闪过一丝阴狠,索性不再废话,直接图穷匕见!

  他对着殿外拍了拍手,沉声道:“多说无益!陛下既不愿接受我朝的善意,那想必也不在乎那十万将士的性命了。不过……”

  他的脸上,重新露出了那种智珠在握的诡异笑容。

  “我国国师,宅心仁厚,不忍见血流成河。特意为陛下,准备了一份大礼!”

  话音落下,只见两名后津武士,抬着一个覆盖着明黄绸缎的巨大托盘,缓缓走入殿中。

  绸缎揭开,刹那间,万丈金光迸射而出,晃得人几乎睁不开眼!

  那是一尊高达三尺的纯金佛像!

  佛像宝相庄严,栩栩如生,通体由黄金铸造,其上更是镶满了各色宝石,奢华到了极点。

  然而,在那片璀璨的金光之下,却隐隐透着一股令人心神不宁的诡异气息。

  拓跋宏抚摸着金佛,脸上带着一种近乎狂热的虔诚,高声道:“此乃我教圣物,‘转生金佛’!乃国师集天地灵气,耗费十年心血铸就而成!山海关将士所中之‘顽疾’,非毒非蛊,而是一种怨念之气。只需将此金佛供奉于朝堂之上,令其日夜散发祥瑞佛光,不出三日,怨气自解,十万大军,便可不药而愈!”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皆是哗然。

  有惊疑,有不信,但更多的,是在绝望之中,看到了一丝虚无缥缈的希望。

  唯有沈归、百里朔等少数知情者,心中警铃大作!

  来了!

  这尊所谓的“祥瑞金佛”,必然就是周通口中那最终的、也是最致命的……毒药引子!

  所有人的目光,都紧张地投向了龙椅之上的李景,等待着他的决断。

  是当场揭穿,与后津彻底撕破脸皮,任由那十万将士自生自灭?

  还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就在这万众瞩目,几乎能让人窒息的寂静之中。

  李景缓缓走下御阶,来到了那尊金光四射的佛像之前。

  他伸出手,轻轻地,抚摸着佛像那冰冷的表面,眼中闪过一丝谁也未能察觉的冷芒。

  而后,他转过身,面对着满朝文武,面对着一脸得意的拓跋宏,用一种无比坚定的声音,朗声宣布道:

  “善!后津国师,功德无量!朕心甚慰!”

  “为安军心,为定民心,也为表朕之诚心……”

  他顿了顿,目光如电,扫过全场,最终定格在拓跋宏那张错愕的脸上,一字一句地说道:

  “朕决定,七日后,于太庙之前,设祭天大典。”

  “朕要……亲身沐浴佛光!”
  http://www.paoshu5.cc/book/45329/10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