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暗流再起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春寒料峭,东宫的红梅开得正盛,枝桠上的残雪未消,映着廊下悬挂的红灯笼,竟透出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诡异。云暮坐在窗前,指尖摩挲着一块刚绣好的锦帕,上面是她亲手绣的并蒂莲,针脚细密,色泽温润,是为三月后的大婚准备的。窗外传来宫人细碎的笑语,谈论着即将到来的盛典,语气里满是艳羡。可这些热闹,却像隔着一层厚厚的琉璃,传不到她的心底。
自楚怀瑾班师回朝,藩王之乱平定,朝堂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安宁。萧衍当即下旨,重启搁置已久的大婚,册立她为太子正妃。旨意一下,百官称颂,百姓欢腾,唯有云暮,心中总萦绕着一丝难以言喻的不安。
这份不安,在三日后的清晨,终究化作了刺骨的寒意。
她晨起梳妆,正要前往萧衍的书房商议婚礼细节,却见贴身侍女青禾脸色苍白地跑进来,手里捏着一方皱巴巴的纸条,声音带着颤音:“太子妃,宫里……宫里都在传闲话,说……说您和楚将军……”
青禾的话没说完,却像一把淬了冰的匕首,狠狠扎进云暮的心里。她握着梳子的手微微一顿,乌木梳齿划过发丝,扯得头皮生疼,可她脸上依旧平静无波:“说什么?”
“说您和楚将军有染,”青禾咬着唇,艰难地吐出后面的话,“还说楚将军之所以拼尽全力平定藩乱,就是为了日后能……能和您双宿双飞。这些话都传疯了,连宫外的茶楼酒肆都在议论,说您……说您水性杨花,不配做太子妃。”
云暮的指尖猛地收紧,锦帕上的并蒂莲被攥得变了形。她早该想到,旧势力不会就此善罢甘休,藩王之乱平定,他们便只能用这种卑劣的手段来挑拨离间。可她没想到,流言会如此恶毒,如此不堪。
“是谁在传?”云暮的声音冷得像冰,眼底掠过一丝厉色。
“没人知道源头,”青禾急得快哭了,“只说是宫里的老人先传出来的,现在连御史台都收到了联名上书,要求太子殿下彻查此事,还皇家颜面一个清白。”
云暮缓缓放下梳子,走到铜镜前。镜中的女子身着月白襦裙,眉眼清冽,却难掩一丝疲惫。她与楚怀瑾之间,坦坦荡荡,是过命的情谊,是并肩作战的挚友。可在这些别有用心之人的口中,却成了不堪入目的苟且。
“备车,去御史台。”云暮沉声道。
“太子妃,您这时候去,岂不是正好落人口实?”青禾连忙劝阻,“不如等太子殿下回来,再做打算。”
“等不及了,”云暮摇头,目光坚定,“流言如毒,蔓延得越快,危害越大。我必须去看看,是谁这么迫不及待地想要置我们于死地。”
刚走出东宫大门,就见一辆熟悉的马车停在不远处,楚怀瑾身着玄色常服,面色凝重地站在车旁,显然也是为了流言之事而来。
四目相对,空气中弥漫着一丝尴尬与沉重。楚怀瑾看着云暮苍白的脸色,心中一阵刺痛:“流言之事,你都知道了?”
云暮点头,声音干涩:“嗯。”
“我这就入宫,向太子殿下请罪,”楚怀瑾语气决绝,“我自请外放,去戍守边疆,远离京城这是非之地,也好还你一个清白。”
“不可!”云暮立刻阻止,“你这一去,不就等于默认了流言?正好中了那些人的圈套。他们想要的,就是离间我、你和萧衍的关系,让我们自乱阵脚。”
楚怀瑾握紧了拳头,指节泛白:“可我不能让你因为我,被人如此污蔑。你是未来的太子妃,是大胤的国母,你的名声不容有任何玷污。”
“我的名声,我自己会护,”云暮抬眸,直视着他的眼睛,“楚怀瑾,我们相识多年,并肩作战,难道你还不了解我?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我们无需用外放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銮驾的声音,萧衍的车架正朝着这边驶来。看到两人站在宫门外,萧衍立刻下车,快步走上前,目光在两人脸上扫过,沉声道:“都上车,回东宫再说。”
回到东宫书房,萧衍屏退左右,只留下三人。他将一叠联名上书扔在案上,冷笑一声:“一群跳梁小丑,也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兴风作浪。”
云暮拿起上书,为首的正是丞相的门生李御史。上面的文字极尽污蔑之能事,甚至还附上了一张画像。画中是军帐之内,她与楚怀瑾相对而立,姿态凑近,看上去确实亲密无间。可只有他们知道,那是当初楚怀瑾在前线作战,她派听风楼高手传递军情,两人正在商议离间藩王的计策。
“这画像,是有人故意伪造的,”云暮将画像放在案上,“画中的场景确实存在,但当时还有听风楼的三名高手在场,他们可以作证。”
“朕自然知道是伪造的,”萧衍看向云暮,眼神温柔而坚定,“朕相信你,也相信楚将军。你们二人,一个为朕稳固后方,凝聚民心;一个为朕征战沙场,平定叛乱。都是大胤的功臣,也是朕最信任的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楚怀瑾心中一暖,单膝跪地:“太子殿下明察秋毫,臣感激不尽。但流言汹汹,若不加以制止,恐会动摇民心,影响大婚。臣愿自请外放,以证清白。”
“我说了,不必,”萧衍扶起他,“你是大胤的栋梁,边疆离不开你,朕也离不开你。那些人想要的就是你离开京城,我们偏不如他们的意。”
云暮看着萧衍笃定的眼神,心中安定了不少。她知道,萧衍是真的信任她,这份信任,比任何辩解都更有力量。
“太子殿下说得对,”云暮开口,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流言止于智者。我们不必理会这些无稽之谈,只需找出幕后黑手,将其绳之以法,便可一劳永逸。”
“你有头绪了?”萧衍问道。
“暂时还没有,”云暮摇头,“但流言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传遍京城,甚至传到御史台,背后一定有强大的势力在推动。丞相虽死,但他的残余党羽仍在,再加上一些对新政不满的守旧派,他们定然不会甘心失败。”
“我这就让听风楼暗中调查,”云暮继续说道,“不出三日,定能查出流言的源头。”
萧衍点头:“好,此事就交给你。朕会在朝堂上压制那些御史,不让他们再借题发挥。楚将军,你近日尽量减少入宫次数,避免给人可乘之机。”
“遵旨。”楚怀瑾应道,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落在云暮身上。他看到她眼底的疲惫,看到她强撑的坚强,心中满是心疼。
三人商议完毕,楚怀瑾起身告辞。走到书房门口,他停下脚步,回头看向云暮,轻声道:“你保重,若有任何需要,随时派人告知我。”
云暮点头,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门外,心中五味杂陈。她知道,这场流言风波,只是旧势力最后的反扑。可她更清楚,这场风波,也让她与楚怀瑾之间,多了一道无形的隔阂。
萧衍走到云暮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别担心,有我在,没人能伤害你。”
云暮靠在他的肩头,感受着他掌心的温度,心中渐渐安定下来。“萧衍,谢谢你相信我。”
“我们之间,何须言谢?”萧衍低头,在她的额头上印下一个轻柔的吻,“三个月后,你便是我的妻子,是我萧衍一生唯一的妻。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阻止我们。”
云暮闭上眼睛,将脸颊贴在他的胸膛上,听着他沉稳有力的心跳声。是啊,她还有萧衍,有他的信任与守护,还有什么好怕的?
可她不知道的是,这场流言风波的背后,不仅仅是丞相的残余党羽,还有一双隐藏在深宫之中的眼睛,正用充满嫉妒与怨恨的目光,死死地盯着她。
夜色渐深,东宫的灯火依旧明亮。云暮坐在案前,看着那张伪造的画像,指尖微微颤抖。她想起了在军帐中与楚怀瑾商议军情的场景,想起了他为了保护她,一次次以身犯险,想起了他眼中那深藏的情意。
她心中清楚,楚怀瑾对她的感情,早已超出了挚友的界限。而她,对楚怀瑾,也有着深深的愧疚与感激。可她的心,早已给了萧衍,给了这个与她并肩作战、共同守护天下的男人。
“楚怀瑾,对不起,”云暮在心中默念,“此生,我只能负你。只愿来世,我们能做一对普通的朋友,不再卷入这权谋纷争,不再有这么多的身不由己。”
窗外的红梅,在夜色中摇曳,花瓣上的残雪悄然滑落,像是无声的叹息。这场暗流涌动的风波,才刚刚开始。而云暮知道,她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迎接即将到来的狂风暴雨。她不仅要守护自己的名声,守护与萧衍的婚约,更要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安宁,守护这天下苍生。
夜深了,云暮依旧坐在案前,手中握着那枚楚怀瑾送给她的护身符玉佩。玉佩温润,却带着一丝凉意,就像她此刻的心情。她不知道,这场风波何时才能平息,也不知道,未来还会有多少艰难险阻在等着他们。但她知道,只要她、萧衍、楚怀瑾三人同心,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就没有打不败的敌人。
只是,那深藏在心底的愧疚与挣扎,却像一根无形的刺,时时刻刻提醒着她,有些情谊,注定要在权谋与爱恨中,被折骨为诗,刻下永恒的遗憾。
http://www.paoshu5.cc/book/45381/11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