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首个病人的考验
推荐阅读:
战帝归来顾靖泽白今夏
今天你成功登机了吗
在美漫当心灵导师的日子
绝世萌宝:天才娘亲帅炸了
快穿之疯批大佬别浪了
恩爱夫妻宠娃日常唐夜溪顾时暮
抗战:用大炮带领东方巨龙重新崛
孽徒你无敌了,下山祸害师姐去吧
谁说小皇叔要绝后?我两年生五崽
一仙,一鬼,任平生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开业典礼的鞭炮声刚刚散去,回春堂门前还飘着淡淡的硫磺味。叶尘正在堂内整理药柜,傅雨霏则在核对今日要派发的养生茶配方。就在这时,轮椅碾过青石板的声音由远及近,停在医馆门前。推轮椅的是个面色憔悴的中年妇人,轮椅上坐着一位约莫六十岁的老人,双腿盖着厚厚的毛毯,眼神黯淡无光。
请问...这里是回春堂吗?妇人怯生生地问,手中捏着一叠皱巴巴的病历。
傅雨霏快步迎上前:是的,您请进。
叶尘放下手中的药材,目光在老人脸上停留片刻,眉头微蹙。他示意助手将门槛处的活动斜坡架好,亲自帮忙将轮椅推入诊室。
诊室内,叶尘没有急着问诊,而是先为母子二人各斟了一杯温热的安神茶。茶香袅袅中,妇人打开话匣子:
这是我父亲,三个月前突然双腿无力,后来就完全不能行走了。跑遍了各大医院,从神经内科看到骨科,ct、核磁都做了无数遍,就是查不出病因。
她颤抖着取出厚厚一叠检查报告,最上面是某知名三甲医院的诊断书,赫然写着病因不明,建议康复治疗。
叶尘仔细翻阅着病历,忽然问道:发病前,老先生是否受过惊吓?或者,去过什么特别的地方?
妇人愣了一下:您怎么知道?发病前一周,父亲去乡下参加亲戚葬礼,回来就说腿脚发软。
叶尘点头,转向老人:老先生,那日是否在坟地附近踩到了什么?比如,一摊积水?
老人浑浊的眼睛突然睁大,嘴唇哆嗦着:你...你怎么知道?那日下雨,我确实踩进一个水坑,水很凉...
傅雨霏站在诊室门口,看着叶尘蹲下身,轻轻掀开老人腿上的毛毯。那双腿皮肤苍白,肌肉已有轻微萎缩的迹象。叶尘并不急着把脉,而是先用手背试探双腿的温度,又从药柜取出一根艾条,在几个穴位上方缓缓移动。
这里可有什么感觉?叶尘的艾条停在小腿外侧的一个位置。
老人摇头。
艾条移到脚踝处时,老人突然了一声:有点热...
叶尘若有所思,这才开始诊脉。他的手指在老人腕间停留了很久,时而轻按,时而重取,眉头越皱越紧。
脉象沉紧,如绳缠缚。叶尘收回手,这是寒湿深入筋骨,阻滞气血之象。西医仪器查不出,但在中医看来,这是典型的。
妇人急切地问:那能治吗?
我开三剂药试试。叶尘取过处方笺,不过服药期间,需要配合针灸。
他开的方子很特别:君药是附子,用量却比常规大了许多。傅雨霏在一旁看得心惊,她知道附子有毒,如此用量风险极大。
叶尘看出她的担忧,轻声解释:寒邪深入骨髓,非重剂不能达。你放心,我有分寸。
抓药时,叶尘亲自监督。附子需要先煎两小时,他守着药罐,不时用竹筷搅拌。药房内弥漫着奇特的气味,既有附子的辛烈,又有其他药材的清香。
第一剂药服下,老人说双腿像有蚂蚁在爬。叶尘闻言反而露出喜色:气血开始流通了。
针灸时,叶尘取穴极为考究。除了常规的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位,他在老人背上寻到一个特别的压痛点,下针时手法独特,银针微微震颤,仿佛自有生命。
第二天清晨,医馆刚开门,那对母女就来了。妇人激动地说父亲昨晚腿抽筋了,这是三个月来第一次有知觉。
第二剂药后,老人脚趾能微微活动了。
到第三剂药时,叶尘调整了方子,加入黄芪、当归等补气血的药材。煎药时,他特意让老人坐在药房门口:闻着药香,也是治疗。
第三天下午,令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服药后,叶尘给老人做完针灸,扶着他尝试站立。起初老人全身重量都靠在叶尘身上,渐渐地,他的双腿开始颤抖,然后,在女儿和傅雨霏难以置信的目光中,他居然松开了叶尘的手,自己扶着诊桌站住了!
虽然只有短短几秒钟,却让妇人喜极而泣。就连一向沉稳的傅雨霏,也忍不住红了眼眶。
神医!真是神医!妇人握着叶尘的手不停道谢,那些大医院花了几万块都没查出的病,您三剂药就...
叶尘却不见喜色,反而更加凝重:这只是开始。寒邪虽去,气血未复,接下来需要慢慢调理。
送走千恩万谢的病患,医馆重归宁静。傅雨霏为叶尘沏了杯参茶,发现他的手指在微微发抖——连续三天的精准用药和针灸,耗费了他大量心神。
你早就看出病因了?傅雨霏问。
叶尘摇头:只是推测。老人面色青黑,是寒邪内盛之象;发病在参加葬礼后,更印证了寒湿入体的可能。但真正确定,还是要靠诊脉和针灸时的反应。
夕阳西下,医馆沐浴在金色的余晖中。傅雨霏看着回春堂的牌匾,轻声道:现在我明白,为什么你坚持要在这里开医馆了。
这样的治疗,需要安静的环境,需要药材的道地,更需要医患之间的信任。这些,在繁华的市中心反而难以实现。
叶尘望向院中的银杏树,一片金黄的叶子缓缓飘落:医者治病,也要治心。这里的气息,能让患者安心,这才是最重要的。
当晚,傅雨霏在日记中写道:今日方知,何为。不是简单的治愈,而是让枯萎的生命重新焕发生机。看着那位老人站起来的瞬间,我明白了叶尘选择这条路的深意。
而此刻的叶尘,正在医案上详细记录这个病例。在最后,他特别标注:此症虽愈,根源在正气不足。后续当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
月光透过窗棂,照在墨迹未干的医案上。回春堂的第一个病例,就这样成为了这条老街上口口相传的传奇。而对叶尘而言,这仅仅是个开始——在未来的日子里,还有更多生命等待着他去唤醒。
http://www.paoshu5.cc/book/45404/68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