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学术界的关注
推荐阅读:
战帝归来顾靖泽白今夏
今天你成功登机了吗
在美漫当心灵导师的日子
绝世萌宝:天才娘亲帅炸了
快穿之疯批大佬别浪了
恩爱夫妻宠娃日常唐夜溪顾时暮
抗战:用大炮带领东方巨龙重新崛
谁说小皇叔要绝后?我两年生五崽
孽徒你无敌了,下山祸害师姐去吧
一仙,一鬼,任平生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立冬后的首个直播日,直播间标题悄然变为《伤寒论》临证思辨。开播不到十分钟,在线人数突然异常飙升,弹幕中开始密集出现专业术语的提问。主播如何理解《伤寒论》第27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的脉象特征?这条来自认证为中医药大学王教授的提问,带着学术考较的意味。
紧接着,经方研究所李研究员发出更犀利的质疑:请问主播对日本汉方医家将小柴胡汤证简化为胸胁苦满有何看法?
镜头前,叶尘正在为一位感冒患者诊脉。他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将患者舌象投到辅助屏上:请大家看这位患者的舌苔薄白,恰可印证刚才王教授问的条文。
他三指轻按患者寸关尺,继续道:此刻指下浮紧,正是发热恶寒之脉。但右关略显滑象,提示热多寒少。说着转向镜头,至于李研究员的问题——他示意助手调出小柴胡汤的古今医案,汉方医学的简化,如同将长江简化为地图上的曲线,失了气血流转的神韵。
这时,一位Id针灸解剖学孙教授的观众要求连线。视频接通后,银发学者直接发难:请叶大夫说明,足三里穴治疗胃肠疾病的神经传导通路。
直播间的老观众都捏了把汗,这明显是来的。叶尘却不慌不忙,在白板上画出脊柱剖面图:足三里刺激通过腓深神经传入L4-L5节段,在这里与支配胃肠的自主神经形成突触联系...他流畅地标注出神经节和传导路径,甚至引用了最新《自然》杂志的相关论文。
孙教授怔了片刻,突然激动地指着屏幕某处:等等!你标注的这个神经节连接点,和我们实验室刚发现的反射通路完全吻合!
转折就此发生。原本充满火药味的弹幕,开始出现学术探讨:
能否详谈苓桂术甘汤中茯苓的替代用药?
请演示一下《金匮要略》中的特殊煎药法。
叶尘索性调整直播内容,现场演示起经方配伍。当他将药材按君臣佐使排列时,王教授突然在弹幕中惊呼:这个配伍思路,莫非是失传的南阳心法
教授好眼力。叶尘将栀子豆豉汤的药材逐一称量,这是我师门整理的陈修园秘传。
令人动容的一幕出现了——多位认证学者开始自发整理讲解要点,Id本草考证赵教授的观众甚至直接晒出古籍照片:主播说的这个配伍,在敦煌医书残卷中有类似记载!
直播进行到两小时,俨然成了学术研讨会。最年轻的中药化学钱讲师提出要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叶尘使用的药材,叶尘欣然同意:正好请各位帮我验证这批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
当晚,傅雨霏整理数据时发现,这群学者观众虽然只占人数的5%,却贡献了40%的优质互动。更意外的是,中医药大学官方账号私信邀请叶尘参与经方现代化研究课题。
次日直播前,回春堂收到一个沉甸甸的快递。打开是整套《中华医典》影印本,附着一张便签:致叶大夫:昨见直播,方知医道真传未绝。愿共勉之。——王守仁于中医药大学
这位王教授正是首日质疑最尖锐的那位。而今他在直播间已变成行走的科普员,常帮观众把叶尘讲的古文翻译成现代语言。
周五的直播出现了戏剧性场面。当叶尘讲解把脉如抚琴时,孙教授突然要求展示脉象仪数据。于是镜头前出现古典脉学与现代仪器的同框,光电信号描绘的曲线竟与叶尘描述的弦滑脉特征完全一致。
天啊!孙教授在连线中惊叹,我们一直在寻找的脉象客观化证据,原来就在传统描述里!
自那以后,直播间多了个新环节——古今对话。学者们带来最新研究成果,叶尘则从经典中找出对应智慧。有次讨论到人工智能诊疗,叶尘随口引用《千金要方》医者意也,竟为算法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冬至那天,王教授带着课题组成员亲自来到回春堂。在飘着药香的后院,老少两代医者围炉夜话。年过花甲的老教授握着叶尘的手说:我们这些老家伙,差点犯了唯仪器论的错误。
叶尘往炉里添了块檀香:仪器是延伸的手指,典籍是传承的心法。手指与心法,本就该相辅相成。
此刻的直播画面上,弹幕不再有质疑,而是铺满了各校校徽——那是闻讯而来的医学院学生在报到。在这方小小直播间里,跨越千年的医学智慧,正通过电波续写着新的传承。
而傅雨霏收到的合作邀约里,最新一份来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青蒿素研发模式创新课题组。传统与现代的这次相遇,正在孕育着意想不到的果实。
http://www.paoshu5.cc/book/45404/69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