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浪里走(江南路,阖家行)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第一百四十七章早晨起来我跟晓棠说:要不我们去苏州玩二天?晓棠说:好啊,我还没去过呢。叫上爸妈一起去好吗?她说:好。吃早餐时晓棠说:爸妈,哥说带我们去苏州玩二天,去吗?她爸说:你们去吧,我们就不去凑热闹了。可她妈想去:我想去,你又从不带我出去玩,等老了就走不动了。我对晓棠爸说:一起去吧,我们都走了你一个人吃饭都乏味,再说,我们也不会忍心留你一个人在家,那只有大家不去了。她爸听我这么说抓了下头发,你小子是要架着我去啊,晓棠先笑出声来了:爸,你不想做罪人就一起去吧。她妈对我竖起大姆指道:还是木子说话有份量。她爸说:行,小数服从多数。我说:那咱说走就走,吃过早饭咱就出发,别忘了带上身份证件。
早餐的碗碟还带着温热的瓷意,我已经拎起沙发上的双肩包,里面塞好了几瓶矿泉水和备用的纸巾,转头冲晓棠喊:“把证件都再核对一遍,都带齐了吗?”
晓棠正帮着她妈把一件薄外套叠进随身的布包里,闻言抬头笑:“早收好了,在我包里呢,爸的也放一起了。”她妈探出头来,手里还捏着一小袋刚洗好的圣女果,往我口袋里塞:“路上饿了垫垫,高速上的东西又贵又不好吃。”
晓棠爸背着双手站在门口,装作不经意地打量着我的车,嘴里却嘟囔:“其实也不用这么急,下午走也来得及,赶早不赶晚的,路上车多。”我笑着拍了拍车钥匙:“爸,这你就不懂了,早走早到,还能赶上苏州的午饭。她爸说:听说观前街有家老字号的松鼠桂鱼,咱去尝尝鲜。”
“就你嘴馋。”晓棠妈白了他一眼,拉着他的胳膊就往车边挪,“快点快点,别耽误孩子们的兴致。”
我打开车门,晓棠先扶着她妈坐进了后座,又回头接过她爸手里的老花镜盒,塞到扶手箱里。“爸,你坐副驾吧,视野好,还能帮木子看看路。”晓棠爸没推辞,拉开车门坐了进来,顺手调了调座椅靠背,语气缓和了些:“路上慢点开,安全第一。”
“放心吧爸。”我发动车子,引擎的声音平稳柔和,缓缓驶出巷子。晓棠在后座跟她妈低声说着话,偶尔传来母女俩的轻笑,阳光透过车窗斜斜地洒进来,落在晓棠的发梢上,泛着一层柔软的金芒。
高速路上的车流渐渐密集起来,我打开车载音乐,放的是晓棠喜欢的轻音乐,舒缓的旋律漫在车厢里,冲淡了路途的枯燥。晓棠妈时不时会指着窗外掠过的农田和树林惊叹:“你看这麦子长得多好,比咱们老家的还壮实。”晓棠爸就接话:“这边水土好,气候也湿润。”
我从后视镜里看了一眼,晓棠和母亲老凑在一起,正对着窗外的风景低声议论,晓棠靠在椅背上时不时的侧头看着我,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累不累?”我腾出一只手,往后伸了伸,晓棠立刻握住,她的手软软的,带着微凉的温度。“不累,”她轻声说,“就是有点期待,苏州是不是真的像书里写的那样,小桥流水人家。”
“等会儿到了就知道了。”我笑着踩了踩油门,车子稳稳地向前驶去。
临近中午,我们终于下了高速,按照导航的指引往市区开。刚进老城区,画风就变了,青石板铺成的小路蜿蜒曲折,两旁是白墙黛瓦的民居,偶尔有几枝垂柳从墙头探出来,枝条上的新绿嫩得能掐出水来。晓棠妈扒着车窗,眼睛都看直了:“这地方可真好看,跟画似的。”
“先去吃饭,吃饱了再慢慢逛。”我把车停在观前街附近的停车场,牵着晓棠的手,晓棠则挽着她妈的胳膊,她爸跟在我们身后,手里拎着晓棠的外套,嘴里还在念叨:“这地方车真多,停车都费劲。”
那家老字号的菜馆藏在一条巷子里,门口挂着红灯笼,木招牌上的“松鹤楼”三个字透着古朴的韵味。我们找了个靠窗的桌子坐下,服务员递上菜单,晓棠妈翻着菜单,忍不住咋舌:“这松鼠桂鱼不便宜啊。”
“妈,好不容易来一次,就得吃点地道的。”我笑着接过菜单,直接点了松鼠桂鱼、响油鳝糊、清炒虾仁,还有一道西湖莼菜汤,都是苏州的特色菜。晓棠爸摆摆手:“点太多了,四个人吃不了,浪费。”
“不多不多,爸,你尝尝就知道了,这些都是招牌。”晓棠帮着圆场,给她爸倒了杯茶,“爸,你喝点茶,路上也累了。”
菜很快就上齐了,松鼠桂鱼金黄酥脆,浇上酸甜的酱汁,咬一口外焦里嫩,满口都是鱼肉的鲜和酱汁的香。晓棠妈尝了一口,眼睛都亮了:“好吃,真好吃,比我在家做的鱼香多了。”晓棠爸没说话,但筷子却没停,夹了一块虾仁放进嘴里,点了点头。
我给晓棠夹了一筷子鳝糊,她喜欢吃这个,以前在深圳时我也常做,却总做不出这里的味道。“怎么样,好吃吗?”我问她。晓棠点点头,眼睛弯成了月牙:“好吃,比你做的还好吃。”我笑着刮了刮她的鼻子:“那以后常带你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晓棠妈看在眼里,偷偷地跟晓棠爸使了个眼色,老两口相视一笑,那笑容里满是欣慰。
吃过午饭,我们沿着观前街慢慢逛。街上人来人往,大多是游客,两旁的店铺鳞次栉比,卖着苏绣、檀香扇、桂花糕之类的特产。晓棠拉着她妈走进一家苏绣店,指着一幅绣着牡丹的屏风惊叹:“妈,你看这绣得多精致,跟真的一样。”
晓棠妈凑近了看,眼神里满是赞叹:“这手艺可真绝了,得绣多久才能绣成这样啊。”店主是个和善的老太太,笑着说:“这是我们店里的镇店之宝,绣了大半年呢。”
晓棠爸则对一家卖檀香扇的店铺感兴趣,拿起一把扇子扇了扇,檀香的味道清淡雅致,他点点头:“这扇子不错,比电风扇凉快。”我笑着说:“爸,喜欢就买一把,带回去用。”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放下了:“算了,家里也用不上。”
逛到下午,阳光渐渐柔和下来,晓棠提议去拙政园。“拙政园是苏州最大的园林,不去看看就白来了。”她拉着我的手,语气里满是期待。我自然是满口答应,转头问老两口:“爸妈,去拙政园逛逛吧?”
“走,去看看。”晓棠妈立刻响应,拉着她爸就往公交站走。拙政园里游人如织,一进园门,满眼都是绿意,亭台楼阁掩映在绿树繁花之间,池塘里的荷叶刚冒出尖尖,几只锦鲤在水里悠闲地游着。
晓棠像个好奇的孩子,拉着我不停地拍照,一会儿站在石桥上,一会儿倚在廊柱旁,她妈则跟在后面,帮我们找角度。“木子,你站过去一点,跟晓棠挨近点。”她妈举着手机,指挥着我们。我从背后轻轻环住晓棠的腰,她的脸颊瞬间红了,却还是乖乖地靠在我怀里,对着镜头笑。
晓棠爸则一个人沿着池塘边的小路慢慢走着,偶尔停下来看看水里的鱼,或者抬头打量着那些古色古香的建筑。我走过去,递给他一瓶水:“爸,累不累?要不找个地方歇会儿。”他接过水,拧开喝了一口,摇摇头:“不累,这园子是真不错,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没想到这么大,这么漂亮。”
“以后咱们还能去更多地方。”我笑着说,“等有空了,咱去无锡,去南京,去全国各地转转。”他看了我一眼,嘴角微微上扬,没说话,但眼神里的笑意却藏不住。
逛到傍晚,夕阳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晓棠妈有些累了,我们便找了个凉亭坐下休息。晓棠靠在我的肩膀上,轻声说:“木子,今天真开心。”
“我也是。”我握紧她的手,转头看向不远处的老两口,他们正并肩坐着,晓棠妈在给她爸剥橘子,动作缓慢而温柔。这一刻,阳光正好,亲人在侧,岁月安稳得像一幅静止的画。
晚上我们住在出发前晓棠在网上提前订好的民宿里,就在平江路边上,是一栋带院子的老房子,院子里种着几株石榴树,开着红红的花。老板娘很热情,给我们泡了桂花茶,还推荐了附近的夜市。
吃过晚饭,我们沿着平江路散步,夜晚的平江路比白天更有韵味,红灯笼挂满了整条街,倒映在河水里,波光粼粼。偶尔有摇橹船从河上经过,船夫的歌声悠扬婉转,伴着水声,让人沉醉。
晓棠拉着我,在一家卖桂花糖藕的小摊前停下,买了一块,递到我嘴边:“你尝尝,甜不甜。”我咬了一口,软糯香甜,满是桂花的清香。“好吃,”我也给她喂了一口,“比家里买的好吃。”
她妈则在一旁的小摊上买了几袋桂花糕,说要带回去给邻居尝尝。她爸跟在后面,手里拎着各种小吃,嘴里还在念叨:“买这么多,吃得完吗?”却还是很自然地接过了晓棠妈手里的袋子。
走到一座石桥上,晓棠靠在桥栏上,看着河里的倒影,轻声说:“木子,要是能一直这样就好了。”我从背后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发顶:“会的,以后我们常带爸妈出来玩,每年都来一次苏州。”
她转过身,踮起脚尖亲了亲我的脸颊,眼睛里闪着泪光,却笑得无比灿烂。
夜色渐深,我们慢慢往民宿走,路灯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一家四口的身影紧紧地靠在一起,沿着青石板路,一步步走向温暖的灯火。江南的夜,温柔得像一场梦,而梦里的人,是我此生最珍贵的宝藏。
http://www.paoshu5.cc/book/45455/27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