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泥里生(少年侠影)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第十章 第三节暮色浸了窗棂时,堂屋吃饭间昏暗的电灯刚亮起,一家人围坐在
八仙桌旁,粗瓷碗里的白米饭冒着热气。聊起了今天镇上发生的事,少年支边大兴安岭地区,像是江湖上传来的远征令,瞬间在诺大的堂屋掀起了小小的波澜。
姐姐放下筷子,指尖在碗沿轻轻一顿,眸子里竟有几分江湖儿女的果决:“这是国家和人生中的大事,也是我们整个家庭的大事,咱家若有这需要出人的名额,我最大那便就我响应国家号召吧。”她瞥了眼我,“让弟弟留着,寻个安稳的工作找女朋友也容易些。”
母亲忙摆手:“你们年纪还小过几年再说吧,现在还论不到争抢。”
可姐姐那话,恰似一柄入鞘的剑,看似轻描淡写,锋芒却已藏不住。后来她高中毕业16岁,当真如赴一场江湖之约,抢着领了下乡的文书,那股子担当,倒有几分武林中长姐为幼弟铺路的侠气。那时的亲情,纯得像未经淬炼的精钢,只知彼此周全,从无半分算计。
我自母亲出事那晚起,便似走火入魔的武者,总在深夜辗转。那夜更是思潮翻涌,如经脉中乱窜的真气。心想上山下乡未必是坏事,倒像江湖人远游历练,能见识些新鲜招式与风物。若困在工厂里日日拧螺丝,岂不是如被点了穴般呆板?这般念头缠得我睁眼到天明。
天未亮透,我摸出枕边那台宝贝收音机,小小的机身还套了个黑皮套——这物件在我眼中,堪比江湖术士的传讯玉符。刚拧开旋钮,便有清亮乐声流淌而出,正是这一年四月里,我国自己造的“人造卫星”从九天之外传回的《东方红》。
那旋律悠悠扬扬,如高人抚琴,似在诉说一段跨越星河的传奇。不单是一代领袖的盖世功业,更藏着一个民族从沉睡中觉醒的浩气,宛如武林门派历经劫难后,终于重振旗鼓的战歌。听着听着,竟似有万千百姓的呐喊在耳畔回响,那是时代在召唤,如武林大会的号角,催着人向前向前。
晨课铃响,如门派召集令。班主任站在讲台前,朗声道:“诸位同学,又到劳动历练之时了。校中早年挖的壕沟,需填平了,来年开春好开校运会。”
这填沟的活计,比起当年挖沟,确如卸了重负的轻功,轻松不少。全校师生合力,不出三日便大功告成。那时虽闻北方强邻屯兵百万,如武林中虎视眈眈的强敌,但我方的“护体神功”也日臻精进——原子弹、氢弹相继试爆成功,如练就了至刚至阳的掌法;卫星上天,更似打通了天地玄关,消息传得又快又远。早年挖的那些防空洞,多已荒废,倒像江湖上过时的阵法,渐渐被新的防御取代。
壕沟一平,操场便成了绝佳的演武场。这天课后,我们一群少年弟子在此切磋球技,我正腾挪间,忽有黑影压来。
却是个高年级学长,生得人高马大,如横练功夫的壮汉,仗着身量,把篮球死死霸在手里,旁人休想碰一下,那蛮横模样,活像占了山头的恶霸。
我正待开口,身旁已窜出两道身影。刘旭尉与毛一定,二人眼神如炬,显然是看不惯这等恃强凌弱的行径。
那学长是丰收农机厂的家属,这厂子在镇上,也算是一方势力,家属子弟大都在我们小学读书。偏巧刘旭尉的父亲是厂长,堪比掌门;毛一定的父亲是车间领导,也算是门中长老。论起“门派渊源”,倒也旗鼓相当。
“放下球!”刘旭尉喝一声,拳风已带了少年习武人的锐气。
那学长嗤笑一声,挥肘便撞,如使了招“蛮牛撞柱”。毛一定身形灵活,侧身避开,顺势一推,正是“借力打力”的巧劲。三人瞬间缠斗起来,拳脚交错间,竟也有几分江湖交手的模样。那学长虽力大,却不及刘、毛二人配合默契,你来我往数个回合,竟是平手,谁也没讨到便宜。
场边还站着个姑娘,是那学长的妹妹席天女是我的同班,名字虽如江湖女侠,容貌却寻常,鼻尖总挂着些晶莹,瞧着倒像个没长大的小丫头,此刻正急得直跺脚。
我在旁看得清楚,跟随着你来我往的他们想寻机出手。刘旭尉二人此举,正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寻常少年哪有这般胆识?我心中顿时生出敬佩,先前只当他们是寻常同窗与学弟,此刻才知是藏着侠气的同道中人。
经此一事,我与刘旭尉便常聚在一处,操场是我们的练武场,篮球如暗器,乒乓球似流星,日日切磋,竟成了形影不离的好兄弟。那毛一定,便是幼时在幼儿园过道里见过的那个小不点,长大后也成了我们阵中的一员,若放在古代,几人凑在一处也会有几分少年侠客结义的模样。
《少年惜》
灶前言诺重千斤,
星传东方红落尘。
壕平场阔少年戏,
拳影球风结侠群。
http://www.paoshu5.cc/book/45455/5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