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经策会全胜,魏王喜事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以《皇明祖训》为纲,以朝廷法度为绳。”一句话,直接震惊全场。
直接回避了所有的暗箭。
而拿出太祖皇帝《皇明祖训》来做防御,直接立于不败之地。
在场千余人,听了他这句话,都高呼起来。
什么是中原第一才子?
这就是。
你不是想刁难吗?不是想让人陷入两难吗?
人家直接搬出了连皇帝都无法撼动的太祖口谕,你还怎么玩?
无论是张潮、周廷玉,还是台上的周文博,脸色都变的极为难堪。
赵麟哪里会顾忌他们?继续演说着自己的观点。
“藩王恪守封地,忠君体国,不逾矩,不干政;地方官员秉持公心,效忠陛下,抚恤百姓,各安其分,各尽其责。如此,则上下相安,内外和睦,江山自然永固,何来萧墙之祸?”
“至于具体细则,自有陛下圣心独裁,朝廷诸公商议定夺,非我等学子所能妄加揣测。我等学子,当以精研学问、报效朝廷为要务,此方为正道。”
最后,他再次将问题推开,归结到学子本分,彻底堵住了对方再想借题发挥的任何可能。
话音落下,整个会文馆鸦雀无声。
旋即,如同火山爆发般,响起了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热烈的、以及雷霆般的喝彩声。
“哈哈,妙……太妙了。”
“句句在理,字字珠玑,无可挑剔。”
“好一个‘以《皇明祖训》为纲,以朝廷法度为绳’。赵案首真大才也。”
连汤尹和许贞清这样的才思敏捷的江南四大才子,都微微愣神,眼中满是赞叹。
林世海和蒲存义更是长长舒了一口气,放下心来。
魏王朱麒更是眼中异彩连连,忍不住抚掌。
周文博则是僵在原地,脸色由青转白,就像被人狠狠扇了一记耳光那么狼狈。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和父亲蓄谋已久的致命一击,竟被对方这般轻描淡写地化解了。
非但没有损耗他一丝的才气,反而又拔高了很多。
这怎能不令他感到惊惧?
周文博面无人色,僵愣在台上,此时,赵麟将他所有的骄傲和算计都砸得粉碎。
他嘴唇哆嗦着,还想再强辩几句,却发现大脑一片空白,双腿竟也开始打颤起来。
气氛极为尴尬,上千学子更是不断嘘声。
端坐主位的周廷玉脸色阴沉的可怕,连忙向身旁的张潮使了个眼色。
张潮会意,立刻站起身,脸上堆起略显生硬的笑容,打着哈哈走上前圆场道。
“哈哈,精彩,真是精彩。周公子与赵公子皆是我大周年轻一辈的翘楚,所思所虑皆关乎国本,令人赞叹。学术切磋,意在交流,点到为止即可,莫要伤了和气。”
他这话看似公允,实则是在给自家阵营的周文博找台阶下。
周文博得了这个机会,如同溺水之人抓到浮木,也顾不得什么体面了,对着赵麟方向胡乱拱了拱手,连句像样的场面话都没说,灰头土脸逃下了高台。
经策会终于结束了。
与开始时不同,知府蒲存义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
而那位礼部右侍郎周廷玉则带着张潮、沈德良等一众亲信,以及失魂落魄的儿子周文博,在一片或明或暗的嘲讽目光中,灰头土脸退出了会文馆。
走到无人处,周廷玉脸上的平静再也维持不住,化为一片铁青的狰狞。
他回头望了一眼依旧人声鼎沸的文魁阁,眼中满是怨毒:
“赵麟小儿,且让你再猖狂几日。说得天花乱坠又如何?乡试才是科举根本。任你巧舌如簧,最终也要落在那一张试卷之上。届时,定叫你名落孙山,身败名裂。”
一旁的周文博听了父亲的发誓,仿佛已经看到赵麟在乡试中黯然落榜的场景,嘴角不由勾起一抹残忍的冷笑,随即不再停留,带着满腔恨意扬长而去。
会文馆内,气氛达到了顶点。
文会虽已宣布结束,但赵麟却根本走不脱了。
他刚一挪动脚步,立刻就被汹涌而来的士子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围在了中央。
欢呼声、道贺声、请教声不绝于耳,那狂热的场面,让赵麟恍惚间想起了前世那些顶流明星被粉丝接机的景象。
“赵兄,今日真是让我等大开眼界。”
“赵案首,还请指点一下小弟的学业。”
“赵公子,你那四策,实在精妙,可否再详细说说?”
更有几个心思活络、脸皮也厚的士子,不知从哪儿摸出了纸笔,挤到前面,满脸堆笑地恳求道。
“赵兄,赵兄,可否赐下墨宝,留个签名?也好让我等沾沾文气,激励自身。”
赵麟看着那递到面前的纸笔,一时有些哭笑不得。
这场景,未免也太熟悉了点。
他本不想这么招摇,但架不住这几个人的热情,只得提笔,在那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和祝福。
谁曾想,他刚写完,旁边就有人起哄喊道:“我出十两银子,买赵案首这幅签名。”
“我出二十两。”
“三十两。”
赵麟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这是被“套路”了?
这些家伙,原来是打着这个主意。
他不由得摇头失笑,但也并未生气,反而觉得这些学子颇有几分可爱。
他压下众人的竞价,温和地与围拢过来的学子们又交流了片刻,解答了一些学问上的疑问,态度谦和,毫无骄矜之色。
这无疑让周围的学子更加敬服。
不远处,同样被众多学子围住的,是江南大儒许贞清。
他享誉大周数十年,对于许多仰慕江南文风的士子来说,吸引力甚至比赵麟这个新晋天才更大,围着他请教的人也更多。
林世海看着身边悠然自得、无人打扰的汤尹,不由戏谑地低声道。
“子畏兄,你看看,昌谷那边门庭若市,你这正牌的江南才子之首却无人问津。若是让这些小子知道,他们错过了真正的文坛传奇,怕不是要懊悔得捶胸顿足,怪自己有眼不识泰山了?”
汤尹闻言,淡然一笑,拂了拂道袍的袖子,语气带着超然。
“如此甚好,耳根清净。虚名于我如浮云,还是这般无忧无虑的清修更适合我。你可千万别给我说出去。”
一旁的蒲存义却没他们这般轻松,他凑近林世海,压低声音,面带忧色。
“大宗师,今日虽是大胜,但那周廷玉离去时的脸色您也看到了,怕是恨极了赵小子。接下来的乡试,您这位副主考,可得万分提防他在考场上耍花样啊。”
林世海闻言,神色也郑重起来,他冷哼一声。
“放心。科举乃国之重典,众目睽睽之下,他若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舞弊,视天下学子如无物,我林世海第一个不答应。拼着这身官袍不要,也要与他周旋到底。”
“话虽如此,还是小心为上。”蒲存义叹了口气:“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啊。”
就在赵麟被热情学子围得水泄不通,寸步难行之际,他的岳父,中原首富苏方正笑呵呵地站了出来,清了清嗓子,运足中气向周围高声道:
“诸位,今日文会精彩纷呈,想必诸位也都腹中空空了吧?老夫在这文魁阁旁的‘学海厅’,略备了些薄酒素菜,虽不敢说是山珍海味,但也算精致可口,聊以解乏。若诸位不嫌弃苏某铜臭,还望赏脸,挪步一二,咱们边吃边谈,岂不快哉?”
这话一出,周围的学子先是一惊,随即爆发出更大的欢呼声。
“苏翁豪气。”
“多谢苏翁款待。”
“同去同去,中原首富准备的宴席,岂能错过?”
中原首富准备的饭菜,能差到哪里去?
光是想想就让人食指大动。
更何况还能借此机会与赵案首、许公等大佬同席,更是千载难逢的交际良机。
当下,不少学子也顾不得再围着赵麟了,纷纷呼朋引伴,兴奋地朝着学海厅涌去。
蒲存义看着这景象,凑到苏方正身边,好奇地低声问道。
“苏兄,你什么时候偷偷准备了这一手?动作够快的啊。”
苏方正脸上满是得意,捻着胡须笑道:“早就备下了,你还不知道我?最爱附庸风雅,如此千载难逢的盛会,汇聚了中原乃至江南的英才,我苏某人岂能不尽一番地主之谊?”
众人听他这般自嘲又坦诚,都是哈哈大笑,气氛愈发融洽。
汤尹、许贞清、林世海等人也被簇拥着,一同往学海厅走去。
人群散去,赵麟这才解脱出来,长长舒了口气。
他整理了一下被挤得有些凌乱的衣袍,看到站在不远处,含笑看着他的魏王朱麒。
他快步走过去,拱手道:“殿下。”
魏王朱麒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脸上是毫不掩饰的赞赏:“今日真是让人大开眼界,那范霖也就罢了,周文博那小子和他爹精心准备的刁难,竟都被你如此轻松化解,最后那《皇明祖训》,更是画龙点睛之笔。”
赵麟谦逊一笑:“殿下过誉了,侥幸而已。”
他话锋一转,看着魏王,眼中带着一丝好奇:“您之前不是说,有桩天大的好消息要告诉我吗?”
“哈哈……”魏王大笑,一把揽住赵麟的肩膀,就带着他往学海厅方向走:“走,先去你岳父那儿打打秋风,填饱肚子再说。”
赵麟一愣,有些惊讶:“啊?殿下,您……您也去?”
魏王朱麒眉毛一挑,理直气壮地道:“怎么?本王去不得?用你岳父那句话说,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能不白蹭吗?
“走走走,别磨蹭了。好消息又不会长腿跑了,边吃边说。”
魏王不由分说,拉着赵麟,随着人流,一同向那香气四溢的学海厅走去。
http://www.paoshu5.cc/book/45459/42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