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君臣夜对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与此同时,长江大捷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沿着水道、驿路飞速传播。不仅仅是太平军控制区,就连清廷治下,乃至西洋各国在华的领事馆、商行,都被这石破天惊的战果深深震撼。

  太平天国制下,万民欢腾,彻夜不息。茶馆酒肆间,说书人眉飞色舞地描绘着水龙降世、铁甲破敌的神迹,将林阳几乎捧上了神坛。来自“天父”的米粮被源源不断地分发给百姓,更坐实了“东王乃真命天子”的传言。参军报名的青年排起了长队,人人都想追随这位能带来胜利和温饱的领袖。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京紫禁城内的死寂与恐慌。

  咸丰皇帝接到八百里加急战报时,正在用膳。当他看到“英夷炮舰四艘,一沉一俘二重伤遁走”时,手中的玉碗“啪”的一声跌落在地,摔得粉碎。他脸色煞白,嘴唇哆嗦着,竟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唯有剧烈的咳嗽声响彻大殿。

  “败了……又败了……连洋人的兵舰都败了……”

  他喃喃自语,眼中最后一丝希冀的光芒彻底熄灭,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绝望和恐惧,

  “杨秀清……莫非真是朕的克星?是天要亡我大清?”

  肃顺小心翼翼地抬起头,声音干涩而沉重:

  “皇上……恕奴才直言……非是天亡大清,亦非全因发匪妖术。”

  “嗯?”

  咸丰的目光猛地聚焦在他身上,锐利如刀,

  “那是什么?”

  肃顺深吸一口气,豁出去般说道:

  “皇上,我八旗、绿营承平日久,早非开国时之虎狼之师。军制腐朽,吃空饷、克扣兵饷已成痼疾,兵无战心,将无死志。遇敌则一触即溃,甚至望风而逃。此非将帅一人之过,实乃……实乃积弊所致啊!”

  这些话如同重锤,敲在咸丰心上。他何尝不知?只是以往无人敢如此直白地说出来。他沉默着,脸色变幻不定。

  肃顺见状,继续道:

  “反观发匪杨秀清,虽出身卑微,然其用人不拘一格,石达开、韦昌辉乃至新近冒出的陈玉成等,皆因战功而擢升,赏罚分明,故其军悍不畏死。其火器之利,虽看似妖法,细究之下,亦是匠作精良、操练得法所致。”

  “那依你之见,该如何是好?”

  咸丰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和最后的期望。

  肃顺再次叩首,掷地有声:

  “皇上!如今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欲剿发匪,必先练得一支肯战、能战之军!八旗绿营已不可恃,唯有……效仿前明旧事,放手重用汉臣,允其自筹饷糈,自练乡勇,以本乡之人保本乡之土,进而为国剿贼!”

  “重用汉臣?练汉人乡勇?”

  咸丰瞳孔一缩。这是清朝历代皇帝极力避免的,始终提防汉人掌兵。但如今……

  他脑海中闪过杨秀清北伐军势如破竹的景象,闪过京城可能被围的噩梦,最终,对江山的担忧压倒了对汉人的猜忌。

  “准了!”

  咸丰猛地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的疯狂,

  “拟旨!着令湖南在籍侍郎曾国藩,帮办湖南团练事宜,总揽湘省防剿!另,晓谕江南江北各省督抚,均可自行筹饷练勇,剿匪自保!有功者,朕不吝封侯封王之赏!”

  他几乎是咬着牙说出这些话:

  “告诉他们,朕给他们权,给他们名分!朕只要一样,杨秀清的人头!和太平匪军的覆灭!”

  “嗻!”

  肃顺应声,心中既感沉重,又有一丝希望。这无疑是一场豪赌,但或许是眼下唯一的出路。

  旨意如同插上翅膀,飞速传出紫禁城,传向南方,尤其是传到了湖南湘乡,一个名叫曾国藩的丁忧在籍侍郎手中。

  ……

  湖南,湘乡。荷叶塘,曾国藩府邸。

  一身素服的曾国藩接到圣旨时,正在家中为父亲操办丧事,心情复杂难言。

  他早已关注时局,对太平军的迅猛和清军的无能痛心疾首。但他深知朝廷对汉臣的猜忌,本想守制期满再图报效,没想到皇帝竟在如此危急关头,给了他这般前所未有的权力和责任,帮办团练,实则是允许他创建一支独立的汉人武装。

  他屏退众人,独自在书房中对着圣旨沉思良久。窗外,湘江流水潺潺,仿佛在诉说着时代的巨变。

  “国朝二百载,从未予汉臣如此权柄……皇上此次,是真被长毛逼到绝境了。”他喃喃自语,

  “然,此亦是吾辈读书人报效君王、匡扶社稷之机也。”

  面前这条路布满荆棘。不仅要面对凶悍的太平军,更要应对官场的倾轧、朝廷的猜疑、粮饷的筹措。但中兴名臣的抱负,在他胸中燃烧。

  “乱世需用重典,治军必先立规矩!”

  他铺开纸笔,开始起草《讨粤匪檄》和《湘军营制》。他的思路与林阳的现代化、技术化建军不同,更强调传统的儒家伦理教化与严酷的军纪相结合。

  他以“卫道”为名,痛斥太平天国“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号召天下读书人起而“卫道”。同时,他规定湘军士兵需由营官亲自招募,层层效忠,形成强烈的私人隶属关系;军纪极其严苛,强调“扎硬寨,打死仗”。

  很快,湘乡、湘潭等地,一批批出身耕读之家的秀才、童生,以及质朴敢战的农民被招募起来。江忠源、胡林翼、罗泽南、李续宾、彭玉麟等一批能干的汉族士绅被曾国藩吸引、提拔,成为湘军的骨干。

  但其中唯独少了昔日好友左宗棠,他不知道的是此刻左公早已身处敌营了。

  湘江之畔,杀伐操练之声日起。一支带着浓厚儒家色彩、纪律森严、凝聚力极强的地主团练武装,湘军,开始悄然成型。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击败杨秀清的太平天国。
  http://www.paoshu5.cc/book/45475/21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