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新家的奠基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林间的瘴气依旧带着甜腻的腐朽气息,但李长生已经逐渐适应。他运转着初步掌握的“龟息功”,呼吸变得绵长而细微,尽可能过滤着空气中那些对身体无益的成分。他沿着一条几乎被植被完全覆盖的溪流向上游跋涉了数日,终于在一处相对干燥、背风的山壁前停下了脚步。

  这处山壁并非完全垂直,有一个向内凹陷的浅坑,上方有突出的岩石可以遮挡部分风雨。更重要的是,旁边就有一条从更高处山涧流淌下来的清冽溪水,水质比他之前遇到的任何水源都要干净。

  “就是这里了。”李长生放下沉重的行囊,长长吁了口气。连续多日在危机四伏的密林中穿行,即便是以他如今微弱的内力修为,也感到身心俱疲。他需要一个安全的据点,一个可以称之为“家”的地方,来安放他这漂泊的灵魂和身体。

  接下来的日子,是近乎原始和枯燥的劳作。他没有神兵利器,只有一柄普通的猎刀,一把在离开大理城时购买的结实柴斧,以及坚韧的耐心。

  “铿…铿…”单调的敲击声每日在寂静的山林中响起。李长生先用柴斧砍伐周围一种质地坚硬的铁木,将一端削尖,制成简陋的石凿和木槌。然后,他就对着那处浅坑的内壁,一点一点地开凿。

  汗水浸透了他那身早已破烂不堪的杂役衣衫,手臂因持续发力而酸胀颤抖,虎口被反震力崩裂,渗出血丝,又在内力的微弱滋养下缓缓愈合。夜晚,他就在浅坑外生起一小堆篝火,背靠着冰冷的石壁,运转“龟息功”恢复精力,同时警惕地听着周围任何不寻常的动静。毒虫猛兽的袭扰是家常便饭,但都被他凭借日益敏锐的感知和那点粗浅功夫惊走或解决。

  这个过程持续了数月。从初夏到深秋,林间的叶子由翠绿转为斑斓,再纷纷落下。当第一场冬日的寒风吹进滇西山林时,李长生终于停下了手中的工具。

  一个深约两丈,宽约一丈有余的简陋山洞呈现在眼前。洞壁粗糙,布满凿痕,地面也仅是粗略平整过。但在李长生眼中,这却是一项了不起的工程。

  “总算…有个能遮风挡雨的地方了。”他抹了把脸上的石粉和汗水,嘴角露出一丝难得的、带着疲惫的满足笑意。

  他并没有停下。休息一日后,他开始着手布置这个新家。他砍来大量韧性极佳的藤蔓,编织成一张粗糙但结实的吊床,悬挂在洞内离地半尺的地方,以隔绝地面的湿气。又用收集来的干燥苔藓和柔软树叶,铺成了一个简陋的地铺。

  洞口是防御的重中之重。他并未打算完全封死,那样反而引人怀疑。他精心挑选了一些带着绿叶的藤蔓,将它们巧妙地牵引、固定在洞口上方和两侧,形成一道天然的垂帘,既能有效遮蔽内部,又不显得突兀。从外面看,这里就像是一处被藤蔓自然覆盖的山体褶皱。

  接着,他在洞口周围十丈左右的范围内,设置了几处简单的预警机关。用细藤连接着几串风干的果壳或 hollow 的竹节,一旦有大型生物绊到,就会发出清脆的撞击声。更远处的小径入口,他撒上了一些特制的、带有微弱刺激性气味的药草粉末,是他在采集时发现的,能有效驱赶大部分蛇虫,也能让他通过气味判断是否有“访客”闯入。

  做完这一切,他的生活终于步入了一种原始而规律的节奏。

  清晨,在鸟鸣声中醒来,先面朝东方,修炼半个时辰的“龟息功”和系统奖励的内力。这门得自石室的呼吸法,在平复心绪方面效果卓着,总能让他迅速进入修炼所需的空明状态。系统每日微弱的修为增长提示,是他在这蛮荒之地坚持下去的重要动力。

  随后,他拿起自制的简陋弓箭和猎刀,进入山林。他的狩猎目标主要是小型动物,如山鸡、野兔,偶尔运气好能设陷阱捕获一只麂子。更大的猛兽,如野猪甚至隐约听闻的虎啸,他都谨慎地选择避开。采集更是每日必备,辨认可食用的菌类、野果、块茎,补充维生素和纤维。

  午后,他通常会处理猎物和采集物,鞣制兽皮以备御寒,修补工具,或者继续小小地打磨、改善他的山洞。他还用掏空的巨大树干和宽大的树叶,搭建了一个简易的遮雨棚,延伸在洞口外侧,下面垒了个简单的土灶,用于生火做饭,避免烟雾直接灌入洞内。

  夜晚,是雷打不动的修炼时间。篝火在洞外噼啪作响,映照着洞内他沉静的面容。内力在经脉中缓缓流转,“龟息功”让他的气息几乎与山林的呼吸同步。系统面板上那缓慢但坚定增长的数字,是他对抗这片原始森林最大的底气。

  然而,身体的劳累可以适应,环境的危险可以规避,但有一种东西,却如同无形的瘴气,悄无声息地侵蚀而来。

  那是孤独。

  日复一日,周而复始。除了自己的呼吸声、脚步声、敲击声,便是风声、雨声、兽吼虫鸣。没有人交谈,没有人分享喜悦与恐惧,甚至没有一个可以称之为“同类”的存在。

  有时,在深夜打坐时,前世都市的喧嚣、无量山剑湖宫的人声(哪怕是欺凌与嘈杂)、大理城的烟火气,会不受控制地涌入脑海。那些鲜明的色彩、嘈杂的声音、复杂的人际关系,与眼前永恒的寂静和单调的绿色形成残酷的对比。

  一股莫名的烦躁和空虚感会突然攫住他。

  “我到底在这里做什么?”一个声音在心底质问,“像个野人一样活着,就为了那虚无缥缈的长生?值得吗?”

  有一次,他在设置陷阱时,因为心神不宁,险些被一条伪装极好的毒蛇咬中。虽然最终凭借《踏雪无痕》的轻功基础惊险避开,并用猎刀将毒蛇斩杀,但那一刻肾上腺素飙升的后怕,以及无人可以诉说、只能自己默默消化的恐惧,让他在那个夜晚久久无法入定。

  系统似乎检测到了他心绪的剧烈波动,那天的修炼效率明显下降,内力增长微乎其微。

  李长生悚然一惊。

  他意识到,孤独感正在成为他“躺平”道心上的一道裂痕。如果无法克服这种源自灵魂深处的寂寞,别说长生了,他可能先会在这片密林中疯掉。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再次运转“龟息功”,回忆系统关于“躺平”奥义的解释——心绪平和,不争不抢。这“不争”,是否也包括不与自己的内心抗争?接受现状,接纳孤独,将它视为修行的一部分?

  他不再试图驱散那些回忆和杂念,而是学着像“龟息功”引导的那样,观察它们,如同观察溪水流过石头,然后让它们自然消散。

  他开始更细致地观察这片森林,不再仅仅将它视为资源的来源和危险的潜伏地。他观察蚂蚁如何协作搬运食物,观察鸟儿如何筑巢育雏,观察树木如何在石缝中顽强生长。他甚至尝试给一些经常出现在他活动范围内的动物起名字,比如一只总来偷吃他晾晒果干的淘气小猴,一只每天清晨准时在溪边饮水的美丽山鸡。

  他对着它们自言自语,虽然得不到回应,但至少打破了那令人窒息的绝对寂静。

  同时,他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修炼和对那本前人游记的研究中。“不老长春谷”的传说,不仅仅是一个目标,更成了支撑他精神的一个念想。他仔细揣摩游记中关于滇西地貌、气候、植被的每一句描述,与自己观察到的情况相互印证,试图从中找到更多线索。

  慢慢地,那种蚀骨的孤独感虽然依旧存在,却不再那么具有破坏力。它变成了一种背景音,如同林间的风,来了又走,而他的道心,如同那被不断开凿的山壁,在磨砺中反而变得更加坚实。

  这一晚,他坐在洞口的篝火旁,啃着烤熟的芋头,望着被枝叶切割成碎片的星空。系统提示如期而至,因他今日“心境重归平稳,于孤寂中坚守”,奖励照常发放,甚至比平日还略微丰厚一丝。

  李长生知道,这第一道关乎内心的危机,他暂时度过了。但这个新家的奠基,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安身之所,更是他漫长修行路上,对抗自我、践行“躺平”之道的第一块基石。未来的日子还长,这片原始森林的考验,显然才刚刚开始。他隐约觉得,那本游记所指引的,或许不仅仅是“不老长春谷”的位置,更是他道心下一步的归宿。
  http://www.paoshu5.cc/book/45479/4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