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网 > 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 >第57章 就叫它‘禄山机‘吧,可好?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57章 就叫它‘禄山机‘吧,可好?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长安城的晨雾还未散尽,朱雀大街上已响起此起彼伏的吆喝声。

  这段时日,长安城仿若架在烈火上的铜鼎,蒸腾起一派喧嚣鼎沸的气象。

  渭水之畔的荒郊野地,兵工厂的夯土筑基已近尾声。

  层层叠叠的版筑墙垣拔地而起,将方圆数里的空地围作一座庞大坞堡。

  工部匠人踩着竹制脚手架,将夯土拍打得密实如铁,远处望去,恰似蛰伏在原野上的巨兽骨架。

  与此同时,兵部所辖的炼铁工坊内,数十座三丈高的巨型高炉昼夜不熄。

  安倍山不过是个历史系研究生,哪懂什么冶炼。

  他仅凭脑海里零星的记忆随口说了几句,工匠们便奉为圭臬,日夜不休地围炉调试,时而争论配比,时而调整火候。

  冲天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铁水倾泻时发出的轰鸣,混着工部工坊里此起彼伏的锻造声,在暮色中织就一曲铿锵激昂的工业长歌。

  打铁声、刨木声、纺车转动的嗡鸣交织在一起,像一首激昂的交响曲,奏响着变革的序曲。

  第七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过工坊的窗棂,照在那台崭新的织布机上时,李诫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他带着工部的工匠们熬了六个通宵,指尖磨出的血泡破了又结,终于将这台凝聚着安倍山心血的新式织布机打磨得尽善尽美。

  “启禀摄政王,新式织布机改良成功,请您移驾视察!”

  李诫的声音带着掩饰不住的疲惫和兴奋,透过层层宫墙,传到了安倍山的耳中。

  安倍山正与史向明商议着河套的防务,闻言立刻放下手中的军报,眼中闪过一丝期待:“好!正好让众卿也开开眼界!”

  他转身对史向明笑道:“走,去看看咱们的‘摇钱树’。”

  史向明也早已听闻这新式织布机的神奇,连忙跟上安倍山的脚步,脸上露出好奇的神色。

  两人带着一众大臣来到工部工坊,刚进门,就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

  工坊里整齐地摆放着数十台老式织布机,织工们埋头苦干,梭子在经线中来回穿梭,发出单调的 “咯吱” 声。

  而在工坊的正中央,那台新式织布机如同鹤立鸡群,乌黑的檀木机架泛着油光。

  踏板处的黄铜连接件在阳光下闪着亮泽,与周围的老式织布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眯着眼睛打量了半天,忍不住皱起眉头,语气中带着几分质疑:“摄政王,这新式织布机看起来和以往的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啊,不过是多了个踏板而已,真能有那么大的用处?”

  其他几位大臣也纷纷点头附和,显然对这台看似普通的织布机充满了疑虑。

  安倍山闻言,脸上露出一抹胸有成竹的笑容,他转头对李诫吩咐道:“李侍郎,按咱们之前说好的,让大家见识见识这新式织布机的厉害。”

  “臣遵旨!”

  李诫连忙应道,转身对身后的随从使了个眼色。

  很快,一位身着粗布衣裙的女工跟着随从走了过来,她约莫二十出头的年纪,双手粗糙却灵活,眼神中带着几分紧张,还有几分跃跃欲试。

  “回禀摄政王,人带来了。”

  李诫躬身说道。

  安倍山上下打量了女工一番,问道:“你会操作这新式织布机吗?”

  李诫在一旁连忙说道:“请摄政王放宽心,昨天新式织布机做好以后,臣就安排她熟悉了一整天,操作绝对没问题。”

  安倍山这才点了点头,目光转向女工,温和地问道:“你平时用老式织布机,一天能织多少布?”

  女工低着头,小声回道:“回摄政王,若是顺手的话,一天能织一匹半;要是不顺手,一天也能织一匹布出来。”

  “嗯,好。”

  安倍山悠然自得地走到一旁的椅子上坐下,指了指那台新式织布机,“那你就照平时一样,用这台新机子试一下,开始吧。”

  女工深吸一口气,走到新式织布机前坐下。

  她先是熟练地将丝线穿过综眼,然后脚轻轻踩下踏板。

  只听 “咔哒” 一声轻响,机杼缓缓开合,那原本需要用双手来回拉动的梭子,此刻竟随着踏板的起落,在经线中灵活地穿梭起来,速度比用手快了不止一倍。

  虽然是第一次正式操作,但好在提前熟悉过,女工的动作越来越熟练,越来越利落。

  梭子飞舞,丝线交织,一幅素色的棉布在她手下渐渐成形,速度快得让人眼花缭乱。

  众大臣都屏住呼吸,围在一旁静静观看,眼中的疑虑渐渐被惊讶取代。

  有人忍不住低声议论:“这梭子怎么自己动起来了?”

  “你看她的手,根本不用去管梭子,只需要引线就行,太神奇了!”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转眼就过了半天。

  安倍山抬手看了看日晷,对女工说道:“好了,先停下来吧。”

  女工依言停下动作,额头上已布满了细密的汗珠,但脸上却带着兴奋的笑容。

  李诫连忙上前,拿出尺子仔细丈量起来。

  他的手指在棉布上滑动,眼神越来越亮,最后忍不住大声说道:“回禀摄政王,总共织了一匹半多一些,还差一点点就到两匹了!”

  “什么?”

  “半天时间就织了一匹半多?”

  “这也太快了吧!都赶上以前一天织的了!”

  众大臣闻言,顿时炸开了锅,脸上写满了震惊和不可思议。

  刚才那位质疑的老臣更是张大了嘴巴,半天说不出话来,他走上前,亲自拿起棉布摸了摸,又看了看织法,喃喃道:“不可思议,真是不可思议啊!”

  安倍山看着众人震惊的表情,心中无比得意,却故作沉稳地站起身,环视着众人,缓缓说道:“诸位都看到了,这新式织布机的效率,比老式织布机高了将近一倍。”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本王打算将这新式织布机推广开来,让全天下的织工都用上它。到时候,不仅能让百姓穿上更便宜的衣服,更能为朝廷赚取源源不断的钱财,用来支持兵工厂的用度,支持大唐的军队建设!”

  众大臣这才恍然大悟,纷纷点头称赞:“摄政王英明!”

  “有了这新式织布机,我大唐的纺织业定能蒸蒸日上!”

  安倍山微微一笑,目光落在那台新式织布机上,沉吟道:“既然是本王提出的构想,不如就叫它‘禄山机’吧,可好?”

  “好!好啊!摄政王英明!就叫‘禄山机’吧!”

  众人异口同声地应道,眼中充满了敬佩和信服。

  阳光透过窗棂,照在 “禄山机” 上,仿佛为它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

  安倍山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台织布机,更是自己带领大唐走向殖民道路的第一步。

  有了它,兵工厂的资金难题将迎刃而解,安倍山在大唐的未来,将更加光明。
  http://www.paoshu5.cc/book/45509/5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