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国营厂坐地起价?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口碑发酵,订单暴增。

  高第街的摊位前每天都排着长龙。

  临江府的陈广发和周琴几乎每隔三天就要来一通电话催货,每次都要几百件。

  甚至连周边一些县城的服装贩子都闻讯赶来,堵在作坊门口挥舞着钞票只求能拿到几十件现货。

  “罗老板!再给五十件!我加钱!”

  “先给我!我从莞城跑过来的!”

  小小的民房作坊门口每天都围满了人,热闹得像个集市。

  刘姐和张嫂两个人,加上后来陆续招进来的两名女工,四个人四台缝纫机每天从早干到晚,连喝水上厕所都要小跑。

  可即便如此,生产的速度也远远跟不上订单增长的速度。

  “罗阳,仓库又空了!”刘姐拿着一沓厚厚的订单满脸愁容,“这个月的订单我们已经排满了,下个月的也快排满了!再接单根本做不出来了!”

  罗阳看着那一张张写满需求的订单,心里既高兴又焦虑。

  高兴的是市场对他的产品极度认可。

  焦虑的是他现在的产能已经严重拖了发展的后腿。

  瓶颈!

  又一次遇到了瓶颈!

  这一次是生产规模的瓶颈。

  必须立刻扩大生产!

  罗阳的脑子里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

  他现在手头有钱,有稳定的订单,有成熟的管理模式,天时地利人和,此时不扩张更待何时?

  “刘姐,你再去村里招人!”罗阳当机立断,“再招三个熟手女工!工资待遇跟你们一样,计件多劳多得!”

  “好!”刘姐立刻点头。

  “人手够了,机器也不能少!”

  罗阳第二天又找到了那个卖二手设备的贩子。

  贩子一看到罗阳,跟看到亲爹似的满脸堆笑。

  “罗老板!您可来了!又有什么好关照?”

  “缝纫机,我还要。”罗阳言简意赅。

  “有有有!”贩子连忙点头哈腰,把他领到仓库最里面,“您看这几台都是刚收上来的,成色比上次那批还好!”

  罗阳这次没有还价。

  他直接挑了两台保养得最好的机器。

  “这两台我都要了。你再帮我找找有没有电动的?我高价收!”

  他知道脚踏式缝纫机效率太低,想要真正实现产能飞跃必须上电动缝纫机。

  “电动的?”贩子愣了一下摇了摇头,“罗老板,那可是稀罕玩意儿,整个南海郡都找不到几台,我这儿可没有。”

  罗阳有些失望,但也在意料之中。

  看来去港城引进新设备的事情必须尽快提上日程了。

  他付了钱,把两台新的脚踏式缝纫机拉回了作坊。

  机器和工人都增加了,新的问题又来了。

  原本的民房被七台缝纫机和七个工人塞得满满当当,连转身都困难。

  裁剪台、布料堆、成品区全都挤在一起,乱成一锅粥。

  混乱的布局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

  罗阳把目光投向了隔壁。

  隔壁也是一间格局相似的民房,一直空着没人住。

  他立刻找到了房东,那个笑眯眯的老太太。

  “老奶奶,您隔壁那间屋子也租给我吧。”

  “小罗啊,你这生意做得可真大啊。”老太太看着罗阳作坊里热火朝天的景象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租金跟这边一样,我也押一付三。”罗阳直接掏钱。

  老太太自然是满口答应。

  租下隔壁的屋子后,罗阳找了几个建筑工人,干了一件让村里人都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

  他竟然让人把两栋民房中间的墙给打通了!

  “轰隆——”

  伴随着一声巨响,墙壁倒塌,两间原本独立的民房变成了一个宽敞明亮的大通间。

  村里人都跑来看热闹,议论纷纷。

  “这小老板疯了吧?好好的房子给砸了?”

  “真是瞎折腾!有钱烧的!”

  罗阳对这些议论充耳不闻。

  他亲自指挥工人重新规划了整个生产车间的布局。

  入口处是原料区,专门存放布料和辅料。

  然后是裁剪区,一张巨大的裁剪台放在最中间,宽敞明亮。

  接下来是缝纫区,七台缝纫机一字排开,每个工位之间都留出了足够的空间。

  最后是质检和包装区,靠近另一个出口,方便成品出库。

  整个生产流程形成了一条清晰、高效的流水线。

  当全新的生产车间出现在众人面前时,所有人都惊呆了。

  刘姐和张嫂她们看着宽敞整洁、布局合理的新车间,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她们从来没想过一个村里的小作坊竟然能搞得比国营厂的车间还气派!

  “从今天起,这里就是我们的新战场!”罗阳站在车间中央对着所有工人说道,“我们的目标是日产一百件!”

  日产一百件!

  工人们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这意味着她们每个人的工资都有可能翻倍!

  所有人的眼里都燃烧着熊熊的火焰。

  罗阳看着这一切,心中豪情万丈。

  一个小小的作坊已经满足不了他的野心。

  一个属于他的商业帝国,其雏形已经在这间被打通的民房里悄然诞生。

  车间扩大,工人增多,产量翻倍。

  罗阳的生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但随之而来的是管理上几何倍增的压力。

  他不再只是一个摊主、一个设计师、一个技术员。

  他现在是一个拥有七名员工,日产近百件成衣的“厂长”。

  每天一睁眼就是数不清的琐事。

  原材料的采购、库存的盘点、工人的考勤、工资的核算、订单的统计、客户的对接……

  所有的事情都压在他一个人身上。

  他就像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忙得脚不沾地,连静下心来设计新款式的时间都没有了。

  有一次,他因为连续熬夜核算工资,第二天去纺织厂进货时竟然在自行车上差点睡着,一头撞在了电线杆上。

  脑袋上撞出一个大包,罗阳瞬间清醒了。

  他意识到自己又一次到达了瓶颈。

  这一次是个人精力的瓶颈。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

  他不可能永远冲在第一线,事事亲力亲为。

  如果他一直陷在这些日常琐事里,那他的事业也就到此为止了。

  他需要一个帮手。

  一个能代替他管理好这个日益庞大的作坊,让他能抽身出来去思考更重要、更长远的战略问题的人。

  他需要一个职业经理人。

  这个念头一出,一个人的身影立刻浮现在他的脑海里。
  http://www.paoshu5.cc/book/45521/2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