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在古代卖咸鱼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刘晓希喝了杯水,继续下一个内容。

  {既然在古代贩卖私盐犯法,那我卖咸鱼可以吗?}

  先辈们:??还怪会想。

  祖宗们:...这脑袋瓜转得还挺快。

  百姓们不免哈哈大笑。

  “想得还挺美,但哪有那么简单,被抓到那可就要关大牢了。”

  “那可是盐,虽然咱从光幕上买盐,但那是系统,官府可不敢抓系统。”

  ......

  君王们也满头黑线,聪明是聪明,但你干点啥不好,非要来他们的时代卖?律法是吃素的不成?

  {网友一:想法很好,但古代交通太糟糕了,想要把大量的咸鱼卖到内地去并不现实,何况还要考虑到地区的饮食差异,卖不出去那就白折腾了。

  不过古代的私盐贩子有卖咸菜类似的东西,百姓买回家后会把菜放水里浸泡,水可以用来做菜补充盐分}

  帝王们:??他们也不太知道民间的情况,还有这种吗?

  不过即便知道了,但他们现在还能说什么,如今百姓们都能通过光幕买盐了,虽然不是经常都可以,但很多人家省点用,也是不太缺盐的,所以私盐贩子的生意都不太好做。

  私盐贩子们现在的生意的确不怎么好,后世的盐可比他们时代好多了,而且还便宜,之前家家户户可都有在小光幕买盐。

  所以他们手头上的盐就砸手里了,这一路颠簸还冒着蹲大狱的风险干这种买卖,自然不甘心降价,即便降价了,百姓们如今也不怎么缺盐。

  当然不管是朝廷还是私盐贩子们也不可能骂系统啊,只能捏着鼻子认了,毕竟他们也是乐意吃后世的精盐。

  百姓们没这些烦恼,他们能得到实惠就行。

  “咸鱼太齁咸了,时间久了,味道也变质了,不可能再吃,不过咱在意的也不过是咸鱼的那一点盐分。”

  “也就是现在好了,后世的盐味道好,还没有杂质。”

  “是啊,白花花哩还便宜,一包省着用能用好久。”

  ......

  {网友二:费那么大劲儿干嘛,直接弄点海带运到内陆卖不就好了,本身自带盐分,味道还不错。}

  百姓们睁着俩圆溜溜的大眼睛,这海带他们也是从光幕里看到后世有卖,干的湿的都有。

  生活在内地的百姓都还挺想尝尝的。

  只是沿海一带的人们还面面相觑,尤其是经验丰富的渔民们,他们祖祖辈辈打渔,从没见过海带。

  商人们也很想知道,这玩意在哪儿有呢,他们经常跑商的,的确可以试试弄些去卖。

  帝王们其实也不清楚,虽然在他们时代吃的是最好的,但还有很多东西他们也没尝过啊,比起后世人这见识就浅了。

  刘晓希记得这海带是舶来品啊,想着就开口了。

  “古代的海带和现代的海带不是一种东西,只是类似于海带的植物,现代意义上的海带原产于脚盆鸡,民国1920年被引进,在我国海域发展的还挺好…

  海带的吃法也很多,比如卤、炖、炒都可以,做凉拌海带丝、海带豆腐汤都行,营养也很丰富...如果你们有机会到东部那个岛上,可以带些回来养殖。”

  听到刘晓希的话,在东瀛打仗的将士们笑了,这还等什么啊,肯定是要带回来的。

  甚至李广他们还打算先去找点来尝尝味道,听起来这么好的东西,肯定是心动啊。

  朱棣也安排了一队人手去寻海带,等回大明就带回去。

  派人去了东瀛的几位帝王,也很高兴,说不定下次既等来了新的国土、丰富的金银矿产,而且大家的餐桌上还会多了一种食物,可喜可乐。

  嬴政这都有些急不可待了,这脚盆鸡的地盘好东西还挺多,看来还是要抓紧派人去了。

  杨坚也看向儿子,眼神里面明晃晃的写着你知道了吧。

  杨勇哪能不知道啊,等他去东瀛,这些东西肯定都要带回的。

  {网友三:首先,想腌咸鱼卖钱,你得有盐吧,若是从正规途径买的盐,然后再腌鱼,这哪有什么利润可言。

  但你腌鱼的盐若不是正规途径来的,你还解释不清,这不就是明晃晃要被蹲大牢嘛。

  前一个环节违法,再加工那也是违法}

  官员们不由得点头赞同,就是就是,买私盐腌鱼,然后把鱼当私盐卖,这不还是在卖私盐嘛,钻空子也不是这么钻的,尤其还是钻律法的空子。

  包拯就觉得还是赶紧打消这个主意的好,大宋律法又不是虚设的,即便是民间一些在干违法勾当的,趁还没被官府查到,还是赶快停手回到正途还来得及。

  百姓们静下心来仔细一想,的确是这样,毕竟律法早就识破了。

  大叔呸了一声,“唉,那些大老爷们都不傻,尤其是官老爷们,即便有时候你真无辜,都可能被抓去蹲几个月。”

  大爷连忙提醒,“小声些,”接着低声道:“这倒是,更不要说你真敢这么干,那可是妥妥的送上政绩。”

  “县太爷为了把后面走私私盐的一锅端,等待你的可能是严刑拷打,若是不招供,继续打。”

  ......

  {网友四:不行吧,古代的私盐倒是比官盐便宜,但咸鱼的价格肯定要比盐卖得更贵,古代穷人怎么可能买得起啊。

  本来买私盐就是考虑到价格便宜,要是贵了,买官盐不也一样}

  古代的私盐贩子们当然知道这个道理,百姓又不傻,腌咸鱼工序更复杂些,不仅是麻烦,不过腌制咸菜倒是有人干,因为菜便宜的太多了。

  百姓们也是很赞同这话的,买私盐是因为没钱啊,真要说起来,他们时代的私盐贩子们还是有很多办法的。

  古代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姑娘、妃嫔们,边感慨边丰富自己的脑子,她们对民间的了解比较少,而且生活富足,也不用跟穷苦人一样考虑这些东西。

  —

  {古代干嘛要重农抑商?}

  百姓们都不需要思考,就能说出不少原因。

  说得最多的就是大家都去经商了,就没人去种地那就会挨饿。

  读书人们摇摇头表示不光是这样,商人到处做生意,他们收拾收拾包袱就能跑其他地方去做生意,毫无国籍观念,全看谁出价高。

  王侯将相们脑子好使,不好使的也坐不上高位了,都能说出重农抑商的一二三来。

  {古代是农耕文明,农业就是基石。

  古人种地可不像现在一样,没有现代化农业设备,生产力低下,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从事农业耕作,加上靠天吃饭,粮食产量也不高。

  若是再遇到自然灾害,减产或是绝产都是可能的,就会引起社会动荡,所以古代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从事农业生产。

  要是人们都去从事商业了,就会造成没人种地,会影响朝廷税收和粮食问题}

  各朝人士也有感于后世的商业发达,要是以前,这些古代的祖宗们哪能想到后世对商业那么宽松啊。

  课堂上,年轻的夫子也在让学生们思考,为何后世没有重农抑商。

  孩子们纷纷开动脑袋瓜。

  小胖子举了举手,“夫子,是因为后世的粮食产量高,也不需要那么多人种地,和咱们时代不一样。”

  白净的小男孩歪了歪头,“后世不以农业为主了,所以这些政策也在变。”

  ......

  扶苏想到如今的咸阳,虽然黔首们可以摆个小摊位,但都需要登记,闲时可以补贴一下家用,但平时还是以种地为主,这些都是在可控的范围内,他们时代还不能让商业太发达,否则就不可控了。

  {另外商人逐利,无奸不商这个词可不是现代才出现的。

  这些商人可不会公平买卖、童叟无欺、对产品质量严格把关。

  当然,一些小商贩还会讲点规矩,但大商人你拿他没办法。

  他们除了低买高卖赚取利润,还会恶意囤积溢价,让供求失衡破坏经济,说白了就是搞垄断。}

  虽然‘垄断’、‘供求’这些词不太懂,但说到奸商,百姓们那可就有话题多了,这只要有交易,肯定就少不得遇到黑心商贩。

  “尤其是粮食收不上来,那些米铺就开始涨价,这些人也不怕遭报应。”

  “之前我不是去买两个碗嘛,正好他二婶的娘家亲戚开了个杂货铺,想着多少沾亲带故,就去他家买,就当照顾照顾生意,想着只买两个碗还不好意思,又买了不少东西,结果比别人家还贵,我再也不去了。”

  “那你这还挺惨,反正我平时都
  http://www.paoshu5.cc/book/45600/35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