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网 > 万万没想到,竟被古人围观了日常 >第581章 假如李世民和朱棣互写历史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581章 假如李世民和朱棣互写历史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电影看完了后,刘晓希就点开短视频。

  还是看点轻松些的内容调节一下心情比较好。

  这是一个监控视频。

  视频里

  一个几岁的小朋友背着书包,站在父母的床头。

  她爸妈正盖着被子呼呼大睡。

  小姑娘来到她爸的面前,奶声奶气的说,“爸爸,我要去上学了。”

  祖辈们抬头看向视频的瞬间,看着监控上显示的时间是凌晨12点半。

  一时间,各朝人士有些懵,不明白这娃是不是睡懵了。

  还不待说什么,就看到这小姑娘默默背着书包离开了她爸妈的房间。

  没一会儿,手上拿着一口锅和一个汤勺回来了。

  祖辈们:??

  不理解,但还是继续看。

  然后就看到了这小孩,把锅盖在她爸脸上,另一只手拿着汤勺敲。

  随着‘梆’的一声响,她爸瞬间弹了起来。

  祖辈们:...

  随着一个个笑声响起,各时空的祖宗们实在没忍住。

  真的,他们就没见过这么皮的女娃,男娃倒是没少见。

  各朝代的小孩子们都看得张大了嘴。

  “呀,她不怕她爹揍吗?”

  “要是我爹,肯定揍我。”

  ......

  现代时空,刘晓希已经笑嘻嘻的点开评论区。

  【轻轻敲死沉睡的父亲...】

  各朝代的父亲们吓得一激灵,目光瞬间就盯上了自家的娃。

  长辈们看着自家的娃,也都纷纷开始教导模式,意思就是不能跟着学。

  “狗娃,你要是敢这样,别怪爹揍你屁股。”

  【妈耶,好恐怖的熊孩子】

  刘晓希十分赞同这话,“是啊,光是想想结婚后生个娃,半夜不睡觉在你头上敲锅,算了,还是单身好。”

  各朝人士嘴角一抽。

  老祖宗们想说,不对,要是人人都这样想,那岂不是人类要绝后了。

  可是这话仔细一想,又有道理,白天累死累活一整天,睡着正香,晚上还要应付熊孩子,这一下也遭不住。

  古代未婚男女们纷纷表示,“其实我们真可以晚两年再成亲,不着急。”

  【她不敢敲妈妈,因为会真揍她,敲爸爸就不会】

  祖辈们又好笑又无奈,所以这熊孩子,还会挑软柿子捏。

  刘晓希也说,“真的,我要是有个孩子这样,我指定要揍,谁还不是个宝宝呢,就不惯着你。”

  老祖宗们想了想后世这一代的年轻人,好吧,可能真有不少是这样。

  —

  现代时空

  刘晓希连续滑过几个视频才停下来。

  视频里,博主朝着镜头打招呼,“嗨,大家好!今天来聊一个有趣的话题,‘如果李世民和朱棣互写对方的历史,会是什么样?’够有意思吧...”

  现在,历朝历代的普通人都知道李世民和朱棣是谁。

  老祖宗们心想,有意思,怎么会没意思呢。

  汉朝皇帝们还一脸的吃瓜看戏。

  刘彻吹了吹冒热气的茶水,一脸促狭,“他俩互写彼此的历史?有点意思。”

  嬴政也好奇的抬头扫了眼光幕,他的关注点在于为何是这两人。

  杨坚转头冲独孤伽罗挑挑眉,“这两人,还不知道会闹出点什么。”

  李渊有种不好的预感,别问是什么,问就是直觉。

  大宋皇帝和清朝皇帝,看没提到自家,也一副放松的模样看视频。

  朱元璋“嘶”了两声,烦躁的抓了下头发,“老四和李世民?这两怎么搅合在一起了。”

  作为两位主角的李世民和朱棣,面容也有些龟裂。

  特别是朱棣,他是了解过历史的。

  他有些无语的坐在龙椅上,看着视频里的博主直叹气,“好奇个什么劲儿啊,唉。”

  他的三个儿子和孙子就不一样了,还好奇的看热闹。

  现代时空

  刘晓希已经点开了评论区。

  【这就相当于你和同桌相互改对方的卷子】

  各朝老百姓们还真思考了下,相互改卷子是什么场景,他们没经历过啊。

  但读书人们就不一样了,彼此看了对方一眼,瞬间悟了。

  现代时空,刘晓希笑得直不起腰来,“哈哈哈,全对。”

  夫子们脸一黑,特别是把目光盯向学渣们。

  学渣们:...

  帝王们也反应过来了,尤其是看到回复的那些评论,全是哈哈哈。

  大唐皇帝笑不出来。

  大明皇帝也笑不出来。

  感觉脸上烧得慌。

  李渊头上都是一排句号。

  朱元璋,好吧,老朱现在想静静。

  李世民无语的看着评论区的嘻嘻哈哈,又听着刘晓希那大肆的笑声,他委屈。

  朱棣默默捂住耳朵,他不听、e.也不看。

  【起兵yes,削藩no,奉天靖难gogogo,

  来是e,去是go,玄武门前double kill

  横批:顺位继承】

  刘晓希知道老祖宗们不懂英语,很贴心的念了出来,还翻译了下。

  各时空,一阵阵大笑声。

  先辈们实在没憋住,谁让这些后世孩子e..编顺口溜那么6~

  从民间到皇宫,就没有一处不笑的。

  嬴政弯了弯嘴角,扶苏一来就看到他父皇心情颇好。

  刘邦肚子都笑抽抽了。

  “李世民,哈哈哈哈。”刘彻就差笑得满地打滚。

  姑娘们都顾不上什么笑不露齿,现在一个个笑得开怀。

  李建成和朱标这俩,头顶一排感叹号。

  朱允炆青筋都冒出来了。

  李世民红着脸,“胡说。”

  朱棣脸上也黑红黑红的。

  李渊和朱元璋这两爹,感觉此刻都要促膝长谈了。

  【这两臭不要脸的,我赵光义都要甘拜下风了】

  李世民:??

  要不是他知道赵光义干的那些事,虽然没证据,但这家伙可不是个什么好货。

  朱棣也撇撇嘴,最不要脸的是这家伙好吧。

  各朝人士也差点噎了下。

  赵匡胤更是冷笑一声,他就不该心软,早点送赵光义去见阎王比较好。

  【一句话总结就是,李世民没有靖难,朱棣没有杀兄弟】

  祖辈们:...

  这话其实也没毛病。

  李元吉“呵呵”了两声,眼里都是恨意。

  李建成沉默了下,没说什么,那种情况下,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没什么好说的。

  朱标也没什么想法,一切还是朱允炆太心急了,历史上的削藩,连汉武帝都要实行推恩令才行。

  【两个大孝子,一个给爹封了太上皇,一个给爹延寿了四年】

  李渊:...

  朱元璋:??啥玩意儿?

  相比知道情况的李渊,朱元璋是真坐不住了。

  他指着这条评论,不确定的问马皇后,“妹子,这是什么意思?”

  马皇后:“...可能是你想的那个意思。”

  一阵沉默后,一声咆哮响彻殿内。

  朱标额头跳了跳,也没想到老四还搞这一出啊。

  远在东南沿海剿灭浪人的燕王朱棣,下意识咽了咽口水,他都能想到老头子该是如何的暴跳如雷了。

  永乐年间

  永乐大帝烦恼的走来走去,“老头子没事吧?”

  朱高炽沉默,就他爷爷那脾气,这可不一定。

  比起这两家的闹腾,其他朝代的皇室,那是乐得吃瓜看热闹。

  有热闹不看王八蛋。

  当刘晓希点开下一个视频,镜头里那飞身从大桥上一跃而下的身影,看得祖辈们有些反应不过来。

  隔了几秒,各朝代都炸开锅了。

  娘嘞,有人跳河了!!

  还不等大家吼出声,就看到视频里那跳桥的身影在半空中打开一把伞?

  祖辈们:??

  然后,他们又看到桥上又一个人往下跳,周围的人一点不紧张。

  接着又跳一个、又跳一个...

  在几百米下的河水中,还有人在接应。

  老祖宗们都看服气了。

  合着是跳着玩呢。

  刘晓希也解释了下这是跳伞运动。

  这些古代的祖宗们,是闹不懂这是啥爱好的。

  一想到要从几百米高的地方跳下去,很多人双腿都在打颤。

  老族长抚了附自己的心口,微松了口气,“这平地上都不够玩了啊,咋还要体验一把跳桥的瘾哩。”

  长者们年纪比较大,也比较惜命,“是啊是啊,这么高的地方,摔下去不得缺胳膊断腿,东一块、西一块。”

  古代年轻人们相对还是能理解些的,“可能就是因为没体验过,所以玩一把。”

  长辈们纷纷不看好,“也不怕跳下去,那伞坏了,到时候死了咋办。”

  最重要的,还是给年纪小的娃打预防针,免得不懂事,真找个崖去跳了,这时代可没那什么跳伞。

  古代那些对飞天感兴趣的人,心里微微一动,只怕有机会来后世也会想来体验一番。

  现代时空

  等这个视频结束,刘晓希搜索了大桥的视频,说道:“他们所在的位置是位于黔省的花江峡谷大桥,也是世界第一高桥。

  桥面距离江面六百多米,总造价...”

  视频里,那耸入云端的高桥,看得各朝人士移不开眼,关键是桥上还建有咖啡馆、还有各自配套设施和项目。

  祖辈们都知道,这又是后世的一大基建工程。

  那么高的桥梁工程,让民国不少桥梁设计专家,都好奇不已。

  梁先生扶了扶眼镜,“太不可思议了。”

  詹先生眼里满是兴趣,“这到底是怎么建造的?”

  ......

  古代的桥梁专家们也抓心挠肺。

  不光是古代桥梁和现代桥梁用材和技术的区别,再一个也没办法达到后世桥梁随随便便就能横跨上千米的程度。

  李春惊叹之余也下定决心,“我有生之年一定要去一趟后世啊,看看这上千年的技术之差。”

  兴许还能给他来些灵感也说不定。

  现代时空

  刘晓希也在热情邀请祖辈们,“你们一定要来后世看一看,亲身感受过才知道后世工程的宏伟之处。

  如果你们想要跳伞,我会在旁边加油的。”

  各朝人士默默屏蔽掉后面这句,让他们去后世玩可以,但跳伞,还真没几个胆子大的敢尝试。

  哪怕是再贪玩的纨绔子弟,心中也有点怕怕的。

  说完了大桥,刘晓希继续下滑到新视频。

  这是一个电影解说,大概时长十几分钟。

  这是一部老电影。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

  主人公是一个山里孩子。

  这个村子很穷,少年家里就更穷了。

  可是少年在数学上非常有天分,老师不忍心他被埋没,努力资助少年念书。

  少年也不负众望,还顺利来到首都上学。

  可是求学之路并不容易,学费就要好几千块钱。

  在现代社会,几千块都不是小数目,更别说是在改革开放之际。

  老师拿出自家的全部积蓄,他的母亲和继父也东拼西凑,总算凑齐了学费。

  然而生活的压力和重担,让少年想要放弃念书,因为念书这事,他感觉拖垮了全家。

  在老师、亲人的鼓励下,最终他愈发坚强拼搏,并成功站在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领奖台上。

  剧情发人深省,也是赚足了各朝人士的泪水。

  墨子叹息道:“这是一位极好的老师。”

  孔子也借这个电影来教导弟子们。

  大户人家的少爷、小姐夫人们,是第一次了解到穷人念书竟然这么不容易。

  锦衣华服的少年,一言不发,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

  他那个同窗一有时间就去给人抄书,他还嘲笑过对方,可却从来没想过或许别人也是被生活所迫。

  喝酒听曲儿的纨绔子弟们,只要本心不坏的,此刻心里五味杂陈。

  “算了,以后还是少来吧,多攒几个钱资助一下那些穷书生。”

  “这曲儿也没什么好听的,看光幕正好,还省钱...”

  大户人家的夫人小姐,有不少还拿出自己的私房钱...

  有人被电影里的老师感动,一些秀才还打算去一些民风淳朴的村子支教。

  “不求有多大的效果,也是小生的一点心意。”

  不少村子里的族长、族老们,纷纷聚在一起,他们也怕村里有孩子本来有念书天分,却因为穷被埋没。

  满脸沟壑的大爷,咂吧着嘴里的旱烟,“你们说,这可怎么办啊?”

  旁边差不多年纪的老翁愁得叹气,“念书的开销太大了,供一个读书人出来,不容易。”

  “不管怎么说,如果族里真有人有天赋,就不应该让娃一辈子在地里刨食,咱祖上也不会同意。”

  “是啊,别的不说,族里出一个出息人,以后全族都跟着沾光...”

  ......

  和民间相比,各朝君王也在考虑这事。

  说实话,民间有很多有天赋的人,他们都知道。

  只是条件不允许而已。

  所以,秦朝现在已经在咸阳有了学校,并从民间招生,也设了奖学金和助学金。

  只要家里困难的孩子就能申请。

  其他各郡虽然还没学校,但咸阳的试点嬴政还算满意,接下来地方上也能逐渐推广了。

  不过这事,还要和大臣们商议一番。

  刘邦打算再等等,大汉初立,百废待兴。

  大概他儿子上位后,可以慢慢搞这些。

  刘彻不是很着急,等大军回来后,也要不了多久了,到时候外患解决,再发展内部。

  向民间招生,还有怎么资助穷学生,他得好好想想。

  李世民虽然有想法,可现在世家门阀势力不小,五姓七望盘根错节,至少得等他把这些问题解决了,才能做其他的。

  宋元明清的朝代,帝王们在考虑给书院拨款,用于资助贫困学子,院长和夫子们也在考虑向民间集资…
  http://www.paoshu5.cc/book/45600/58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