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温馨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回到杨家那座位于县城的二进院子时,天色已然昏黄。

  院门口,一盏灯笼早已被细心点亮,在渐浓的暮色中晕开一团温暖的光。

  车子刚停稳,杨夏荷便要自己下车走回房间,她虽疲惫,却不想显得太过娇弱。

  但沈向西哪里舍得,他不由分说,小心翼翼地俯身,一个标准的公主抱,

  便将妻子稳稳地揽入怀中,动作轻柔却带着不容拒绝的坚定。

  “别动,我抱你进去。”沈向西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疼惜。

  杨夏荷苍白的脸上飞起一抹红晕,看着近在咫尺的丈夫坚毅的下颌,心中一暖,

  顺从地靠在他胸口,任由他抱着自己,穿过整洁的庭院,径直走向属于他们的那间西厢房。

  母亲孙氏则抱着刚刚出生、裹在柔软襁褓里的小外孙——沈念军(小名军军),

  动作熟练而轻柔地跟着下了车。小家伙睡得正香,对外界的动静一无所知。

  杨平安利落地从车上拿下不多的行李,紧跟在后,帮着把东西送进二姐屋里。

  这间西厢房,是孙氏和杨春燕提前就收拾妥当的。窗明几净,炕上的被褥铺得厚实暄软,散发着阳光晒过的暖香。

  窗台上放着一盆绿意盎然的吊兰,为房间增添了几分生机。

  靠墙的桌子上,暖水瓶、茶杯、甚至还有一小碟红糖都摆放得整整齐齐。

  整个房间谈不上奢华,却处处透着用心和温馨,是真正为归家的女儿准备的港湾。

  沈向西小心翼翼地将杨夏荷放在炕上,又仔细帮她调整好靠枕,拉过薄被盖好。

  这一连串的动作,他做得无比自然,眼神始终焦着在妻子身上。

  “渴不渴?饿不饿?娘说一会儿就把吃的送过来。”沈向西低声问。

  杨夏荷摇摇头,握住他的手,柔声道:“不急,让你受累了。”

  “我累什么,辛苦的是你。”沈向西反握住她的手,目光里满是柔情。

  这时,孙氏抱着军军走了进来,将小家伙轻轻放在杨夏荷身边,慈爱地端详着:“瞧瞧我们军军,睡得多踏实。

  夏荷,你也闭眼歇会儿,娘去把鸡汤端来,一直用小火煨着呢,就等你回来喝。”

  杨平安放好行李,站在门口,看着屋里这温馨的一幕,嘴角微微上扬。

  他开口道:“二姐,你安心休息。家里啥都不缺,大姐和大姐夫早就把吃的用的都备齐了。”

  他称呼自然,一声“二姐夫”,一声“二姐”,将沈向西和杨夏荷都妥帖地纳入家庭的序列。

  沈向西闻声回头,对上杨平安清亮沉静的目光,心中感激,点了点头:“平安,辛苦你了。”

  “自家人,不说这个。”杨平安笑了笑,“二姐夫,你陪着二姐,我去看看娘那边有什么要帮忙的。”

  说着,他便转身去了厨房。

  厨房里,孙氏正忙着将一直温着的鸡汤和特意做的软烂易消化的饭菜装盘。

  杨平安进来,很自然地接过她手里的活:“娘,我来端,您去歇会。”

  孙氏看着比自己还高出半头的小儿子,眼中满是欣慰。这个家,因为有了平安,才有了如今这般让人心安的光景。

  很快,香浓的鸡汤和饭菜被端进了西厢房。杨夏荷在丈夫的照料下,小口吃着,暖流不仅温暖了胃,更温暖了心。

  堂屋里,杨大河和稍后过来的王建国、和抱着安安的杨春燕也坐着说话,话题自然围绕着新生的军军和产后的调养。

  院子里,晚风轻拂,带来夏日夜晚特有的草木清香。

  夏末的晨光尚未变得灼热,温柔地唤醒了杨家小院。西厢房里,杨夏荷在一夜安稳沉睡后,气色明显好了许多。

  她醒来时,便看到沈向西已经穿戴整齐,正坐在炕沿,目光温柔地注视着她和身边襁褓里还在酣睡的儿子。

  “醒了?感觉怎么样?”沈向西压低声音,生怕吵醒了小的。

  “好多了。”杨夏荷微笑着轻声回应,目光也落在儿子小小的脸蛋上,满是母爱。

  这时,院子里传来了轻微的响动。东厢房的门“吱呀”一声打开,已经换上工装、

  梳着两条整齐麻花辫的杨秋月走了出来,她手里拿着一个洗得发白的布包。

  “爹,娘,我去上班了。”杨秋月声音清脆,朝着正房打了个招呼。

  “哎,路上小心点。”孙氏从厨房探出头叮嘱。

  杨秋月应了一声,脚步轻快地出了院门。

  几乎同时,杨平安的房门也开了,他已经收拾利落。

  而旁边杨冬梅的房门则“哐当”一声被推开,小姑娘揉着惺忪的睡眼冲出来:“平安,等等我!我马上好!”

  杨平安看着咋咋呼呼的四姐,无奈摇头:“四姐,你快点。”

  西厢房的另一间的门帘这时也被掀开,只见王建国抱着已经醒来的安安走了出来。小家伙虎头虎脑,一看到院子里的舅舅,立刻在爸爸怀里扭动起来,

  伸出小胖手,含糊又急切地喊着:“啾啾!啾啾”

  王建国哭笑不得,轻轻拍了下儿子的小屁股:“臭小子,看见舅舅比看见爹还亲!” 他还是依着儿子,将小家伙递向杨平安。

  杨平安很自然地接过安安。安安一到舅舅怀里,立刻安心地搂住他的脖子,

  把小脸贴上去,还不忘冲着爸爸露出一个得意的笑容,逗得王建国直摇头。

  厨房里,杨春燕正在灶台前忙碌,孙氏则忙着准备小菜。食物的香气弥漫在整个院子里。

  沈向西从西厢房出来,看到这热闹的清晨景象,脸上也不由自主地带上了笑容。

  这种充满烟火气和生命力的家庭氛围,让他感觉无比踏实。

  “向西,起来了?夏荷和孩子怎么样?”王建国走过来,熟稔地跟连襟打招呼。

  “都挺好,夏荷气色好多了,军军还在睡。”沈向西回道。

  孙氏端着切好的咸菜出来,对杨平安说:“平安,看着点安安,别让他闹,准备吃饭了。”

  “没事,娘,安安乖着呢。”杨平安抱着小外甥,稳稳当当地。

  一家人陆续围坐到堂屋的方桌旁吃早饭。杨夏荷也被沈向西细心搀扶着出来坐下,面前是孙氏特意给她准备的鸡汤。

  杨冬梅风风火火地收拾好自己跑出来,嘴里塞了块

  馒头,含糊不清地催杨平安快点。

  饭后,杨冬梅拉着杨平安就要走:“平安,快走啦,要迟到了!”

  杨平安把安安递还给王建国,小家伙立刻不乐意地扁嘴,眼看金豆子就要掉下来。

  “安安乖,舅舅放学回来给你带好吃的。”杨平安熟练地哄着,又从口袋里(实则从空间)摸出一颗小小的、红彤彤的野果子,塞到安安手里。

  安安立刻被新奇的东西吸引,攥着果子,忘了哭闹。

  杨平安这才拿起书包,对家人道:“爹,娘,大姐,大姐夫,二姐,二姐夫,我走了。”

  “路上小心。”家人纷纷叮嘱。

  沈向西看着杨平安沉稳离去的背影,心中再次感慨这个小舅子的不凡。他转身,轻声对杨夏荷说:“我扶你回屋再歇会儿?”

  晨光正好,庭院里,王建国抱着在研究果子的安安和杨大河说着话,杨春燕和孙氏收拾着碗筷,

  沈向西细心呵护着妻子……杨家新的一天,在温暖与忙碌中开始了。

  早饭的暖意和喧闹渐渐散去,杨家小院迎来了白日的分别与忙碌。

  最先动身的是杨大河。他换上那身半旧的公安制服,身板笔挺,眼神锐利,早已不见昔日的病容。

  “我上班去了。”杨大河对孙氏交代一声,又朝西厢房方向扬声道,“夏荷,好好休息。”

  沈向西闻声从西厢房出来:“爹,您放心,路上慢点。”

  杨大河点点头,目光扫过整洁的院落,大步流星地出了门。

  紧接着,王建国和沈向西也到了归队的时间。王建国利落地换上军装,整个人更添了几分英武。他将还在依依不舍盯着舅舅空房门的安安交给杨春燕。

  “春燕,我回部队了,晚上尽量早点回来接你们。”王建国低声对妻子说,又摸了摸儿子的小脑袋,“安安,在家听妈妈和姥姥的话。”

  安安似乎知道爸爸要走了,小嘴一瘪,但还是乖巧地挥了挥小胖手。

  沈向西也穿戴整齐,他走进西厢房,俯身在杨夏荷额上轻轻一吻,

  又凝视了熟睡的儿子片刻,眼神温柔得能滴出水来。

  “我回部队了,有事就让平安或者大姐捎信给我。”他低声叮嘱,“好好吃饭,别急着下地走动。”

  杨夏荷拉着他的手,柔声道:“知道了,你路上小心。”沈向西用力握了握她的手,这才转身出门。

  县机械厂技术科的办公室里,相比车间的喧嚣,显得安静许多。

  阳光透过玻璃窗,在摊满图纸的办公桌上投下明亮的光斑。

  杨秋月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正对着一份新产品的设计草图凝神思考。

  她如今已是厂里的正式技术员,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那股不服输的钻劲,早已摆脱了临时工的身份,赢得了同事的尊重。

  她穿着干净的工装,头发整齐地梳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和秀美的脖颈,专注的神情让她平添了几分知性之美。

  高和平拿着一份刚收到的技术资料从外面进来,目光自然而然地先落在了杨秋月身上。

  看到她蹙眉思索的模样,他眼底闪过一丝欣赏和温柔。

  他放轻脚步走过去,将资料放在她桌角。

  “秋月,”他的声音温和,带着知识分子特有的清朗,

  “这份资料你先看看,是关于新机床工差配合的,可能对我们手头这个项目有启发。”

  杨秋月闻声抬起头,看到是他,脸上立刻浮现出一种只有面对他时才会有的、混合着羞涩与喜悦的动人光彩。

  他们早已确定了恋爱关系,虽然因为高母的阻力尚未公开,但在相对单纯的技术科,明眼人都能看出两人之间的情愫。

  “和平,你回来了。”她声音轻柔,自然地叫了他的名字,接过资料,

  “正好,我对着这张草图有点想法,但总觉得这里,”她纤细的手指指向图纸一处,“传动结构是不是可以再优化一下?”

  高和平很自然地俯身靠近,目光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

  两人头挨得很近,能闻到彼此身上淡淡的肥皂清香和墨水的味道。

  他认真地看了看,思索片刻,点头道:“你的想法很有道理。

  这里确实可以考虑增加一个缓冲环节,减少齿轮冲击。

  我们可以试着计算一下……”

  他拿起铅笔,在旁边的草稿纸上飞快地写下几个公式和参数,边写边低声解释着。

  杨秋月专注地听着,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阳光笼罩着他们,构成一幅志同道合、并肩奋斗的温馨画面。
  http://www.paoshu5.cc/book/45612/5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