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余波与远声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第九十七章 余波与远声

  青霖市城墙上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尽,混合着血腥、焦土与灵能湮灭的特殊气味依旧弥漫在空气中,但一种劫后余生的虚脱感,已开始取代战斗时的极度紧张。士兵和超凡者们靠着垛口或瘫坐在掩体后,默默地处理伤口,补充着少量灵能饮水和高能量口粮。没有人欢呼,只有沉重的喘息和偶尔因触碰伤口而发出的闷哼。民夫和医疗队穿梭其间,抬下阵亡者的遗体,将重伤员紧急送往后方。

  胜利的消息,比运送伤员的担架更早传入城内。它不是通过官方的捷报,而是沿着城墙与内防线的电话线,通过换防士兵疲惫而沙哑的只言片语,如同暗流般在幸存者间迅速蔓延。

  街角的窃语

  “听说了吗?挡住了!秦师长和楚副局长他们,又把鬼潮打退了!”一个裹着破旧头巾的妇人,在排队领取今日份的合成粥时,压低声音对身前的人说,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

  “何止是打退!”旁边一个瘸腿的老兵,似乎从相熟的民兵那里听到了更多消息,带着些许炫耀的语气补充道,“楚副局长……好像又突破了!听说当时天上都出现了金色的巨大人影,一下就把好几个A级的鬼物头目给拍没了!那可是不朽法相!”

  人群中响起一阵压抑的惊叹。对于普通人而言,“不朽法相”是何等境界他们并不完全理解,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将其视为一种强大的象征,一种在绝望中能够依仗的力量。希望的微光,虽微弱,却真实地照亮了这些饱经磨难的脸庞。

  市场的“繁荣”

  这种情绪最直观的体现,是在那个自发形成的“易市”上。此前,这里交易清淡,人们急于用手头一切非必需品换取保命的食物或药品。但今天,市场的氛围发生了微妙变化。

  虽然物资依旧匮乏,但卖家脸上的绝望神色似乎淡了一些,交换条件也不再那么苛刻。有人甚至愿意用一小块保存已久的能量电池,换一把更锋利的匕首或几发保养良好的步枪子弹——这是一种对“未来还需要战斗”的默认,也是一种对“防线能守住”的脆弱信心。

  来自东海行省的商人钱老板,他的“南北货栈”今日也悄然开了半扇门。他依旧精明的眼睛扫过街面,注意到了一些细节:几个原本垂头丧气的猎人,今天挺直了腰板,正在仔细检查武器;一队刚轮换下来的民兵,虽然带着伤,眼神却比往日锐利。钱老板对伙计微微颔首,低声道:“看来这青霖市,一时半会儿还倒不了。下次车队来,可以适当考虑增运一些非基础物资,价格……可以稍微‘公道’点。” 他嗅到了危机中潜藏的一丝新商机。

  不同的声音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盲目乐观。在相对安静的难民营角落,几位老人围坐在一起,忧心忡忡。

  “打赢一次是好事……可下次呢?”一位曾是东离市教师的老人推了推眼镜,“鬼物是杀不完的。这次它们吃了亏,下次来的,只怕会更厉害。朝廷的援军……到底什么时候能到?”

  他的话引起了共鸣。另一位老人叹了口气:“是啊,听说北边也打得很惨。咱们这里,毕竟只是偏师。吴市长再有本事,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城,终究是悬啊……”

  这种深层次的忧虑,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理性判断。短暂的胜利缓解了即刻的死亡威胁,却无法根除对未来的巨大不确定性。青霖市的“日常”,依旧建立在脆弱的平衡之上。

  青霖市战斗的细节,特别是“不朽法相”的出现,不可能完全保密。通过隐秘的渠道,这些信息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外扩散,并在各个层面引起迥异的反应。

  东海行省:谨慎的评估

  东海市,总督府内。一份关于青霖市击退鬼潮的简报送到了总督案头,其中特别标注了“疑似出现S级巅峰能量反应,形态类似古籍记载之‘法相’”。

  幕僚们意见不一。有人主张加大投资:“总督,吴选青和那个楚歌,看来确有过人之处。若能牢牢掌控青霖,不仅可为东海屏障,未来或可成为我方一大助力。应立刻追加一批灵能核心和重武器,雪中送炭!”

  但更多持重者表示怀疑:“大人,切不可因小胜而冲动。北境战事才是国运所系,消耗巨大。青霖虽暂稳,然其地悬远,补给困难,冥川节点实力深不可测。投入过多,恐成无底洞。所谓‘法相’,是福是祸犹未可知,需防尾大不掉。”

  总督沉吟良久,最终批示:“青霖市此战,可见其军民可用。然援助之事,关乎行省全局资源调配,需从长计议。可先以枢密院名义,发一嘉奖令,并象征性拨付少量医疗物资与常规弹药,以安其心。具体后续支援,待北境战局明朗及验证‘法相’情报真伪后,再行定夺。”一份轻飘飘的嘉奖和杯水车薪的援助,正是这种复杂心态的体现。

  龙渊城:微妙的政治涟漪

  消息传至王朝中枢,引起的波澜则更为复杂。在一些非正式的场合,青霖市的胜利成为了话题。

  “哦?东南那个孤城,居然又守住了?还出了个能凝聚法相的年轻人?”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捋着胡须,眼中闪过一丝兴趣,“吴选青此人,倒是有些门道,戴罪之身还能经营出此等局面。若此子(楚歌)真能成长起来,或可稍缓北境压力?”

  然而,更多的是一种不动声色的审视。青霖市的表现,固然可喜,但也可能打破原有的权力平衡。一个过于强大的地方军事集团,尤其还是由一位“戴罪”官员领导的集团,并非所有人都乐见。来自东海行省一系的官员,态度则更为微妙,既希望青霖能牵制鬼物,又不愿其过度膨胀以免影响东海在东南区域的优势地位。

  最终,枢密院发出的官方文书,一如既往的措辞严谨、褒贬难辨:“……览奏,青霖军民浴血奋战,力挫鬼锋,忠勇可嘉,朕心甚慰。着即对有功将士叙功优恤……望尔等再接再厉,固守待援,以纾朕忧。” 至于实质性的援军或物资?文书末尾仅以“北境战事正酣,举国艰难,望卿等深明大义,自力更生”轻轻带过。这纸文书,对青霖而言,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

  其他幸存者势力:暗流涌动

  在更广阔的废土世界,一些零星的幸存者据点、流浪的超凡者团体、乃至某些心怀鬼胎的势力,也通过各自的渠道听闻了“东南孤城”和“不朽法相”的传闻。

  “听说了吗?东南边,那个叫青霖的城市,好像出了个了不得的人物……”

  “能正面击退鬼潮?还出现了类似古代传承的法相?看来那里或许藏有上古遗迹或者强大的传承秘密。”

  “派人去接触一下,看看有没有合作,或者……交易的可能。”

  这些议论和行动,如同暗流,开始悄悄向青霖市汇聚。未来,这些外部势力可能带来机遇,也可能带来新的麻烦。

  外界的纷扰议论,传回青霖市内,已被高耸的城墙和严密的防线过滤得微不可闻。吴选青看完龙渊城发来的嘉奖令,只是淡淡地放在一边,对周震说:“虚名无益,抓紧时间清点战损,修复城防,督促苏软软加快‘暴风’机甲的生产进度,才是正理。”

  楚歌则早已沉浸在巩固新境界的修炼中,对外界的褒贬毫无兴趣。苏软软的实验室里,灯火通明,她和她的团队正在争分夺秒地分析楚歌提供的“不朽法相”数据,希望能将这些宝贵的感悟应用到新装备的研发上。

  城墙之下,秦虎正沙哑着嗓子,指挥士兵加固那段在战斗中受损最严重的墙体。他看着城外依旧晦暗的天空,啐出一口带血的唾沫,骂道:“妈的,让那些坐在后方的老爷们扯皮去吧!老子只知道,鬼东西肯定还会再来!都给老子打起精神来,下次,要让它们崩掉更多的牙!”

  夕阳的余晖(透过冥川节点的红幕,只剩下昏黄的光晕)再次洒落,将城墙的影子拉得很长。青霖市,这座承受了无数次冲击的城市,在短暂的喧嚣过后,再次沉静下来,如同暴风眼中那片刻的宁静,默默地舔舐伤口,积攒着力量,准备迎接下一次,或许更加猛烈的风暴。远方的声音,无论是赞誉、质疑还是算计,都只是这宏大生存乐章中,一串微不足道的音符。
  http://www.paoshu5.cc/book/45615/9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